模板麦迪,女明星都是我的经验包

第114章 新的开始

加入书架
书名:
模板麦迪,女明星都是我的经验包
作者:
差不多的烟
本章字数:
10802
更新时间:
2025-07-09

文件静静躺在掉漆的木桌上,封面的图标在昏黄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窗外,高原的风呜咽着,卷起沙尘拍打窗棂。陈东指腹用力着那枚金色包装丝带戒指,紫色橡皮泥早己硬化,粗糙的棱角硌着皮肤,带着一种顽固的提醒。

他最终没有翻开那份意向书。只是拿起桌上那叠皱巴巴的、给山区孩子们画的基础战术草图,一张张抚平,仔细叠好,压在文件下面。动作很慢,像是在完成某种交接。

首都机场的喧嚣扑面而来,带着空调恒温的、消毒水气味的空气,瞬间将云南高原粗粝的风沙和红土气息隔绝。陈东穿着一件普通的深色夹克,拖着简单的行李箱,左腿在光滑如镜的地砖上行走时,那丝难以彻底消除的凝滞感依旧存在。没有迎接的鲜花,没有簇拥的镜头,只有篮球中心派来的助理小林,一个沉默干练的年轻人,接过他的行李。

“陈指导,车在外面。”小林的声音带着恭敬,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车子驶向京郊。道路两旁现代化的高楼飞速掠过,最终拐进一片被高大围墙圈起来的区域。崭新的训练基地,巨大的综合馆外墙覆盖着反光玻璃,在初夏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草坪修剪得一丝不苟,塑胶跑道散发着新鲜的味道。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精心控制的、属于顶级设施的“新”和“空”的气息,与云南那个尘土飞扬、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露天球场截然不同。

张振华在基地主楼门口等着。依旧是那件半旧的夹克,脸上长途奔波的疲惫褪去,换上了沉静。

“欢迎回来,陈指导。”张振华伸出手,握得很实,“地方怎么样?刚启用不久,设备都是最好的。”

陈东的目光扫过光洁得能照出人影的大理石地面,掠过远处崭新篮球架反射的刺眼光芒,最后落在张振华脸上:“很好。人呢?”

“都在里面。”张振华引着他往里走,穿过明亮空旷的走廊,脚步声在寂静中回荡,“名单您看过了。老中青三代,有在NBA板凳末端挣扎的,有在CBA呼风唤雨的,也有刚提上来的‘希望之星’。”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核心老化,中生代顶梁柱状态起伏太大,新人……心气儿高,底子薄。战术体系混乱,防守习惯性松散,进攻依赖球星单打和个人能力爆破,整体性几乎为零。”他推开一扇厚重的、印着国家队队徽的门,“U17世青赛小组垫底,不是意外,是必然。”

门内,是更衣室。比国王队的更衣室更宽敞明亮,深红色的柜子排列整齐,中央摆放着舒适的皮质沙发。空气里是淡淡的、高级清洁剂和皮革混合的气味。十几个穿着统一国家队训练外套的身影或坐或站,在陈东和张振华进来的瞬间,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空气瞬间凝滞。

陈东站在门口,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脸。有熟悉的老将,眼神复杂,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有正当打之年的中生代,脸上写着对未知的忐忑和对权威本能的试探;更有几张年轻甚至稚嫩的面孔,眼神里跳跃着毫不掩饰的好奇、激动,或许还有一丝隐藏的、对传奇人物的轻视。

“这位是陈东指导,你们的新任主教练。”张振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简洁,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没有掌声,只有一片压抑的寂静。一个染着黄毛、身形高瘦的年轻前锋靠在柜子上,嚼着口香糖,眼神斜睨着,毫不掩饰地打量着陈东那条似乎不太利索的左腿。一个体型壮硕的中锋抱着手臂,面无表情,眼神放空,仿佛置身事外。角落里,一个戴着眼镜、皮肤白皙、气质明显与其他球员不同的年轻人,正低头飞快地划着手机屏幕,像是在回复什么重要信息。

陈东的目光在那个嚼口香糖的年轻人脸上停留了一秒,又掠过那个划手机的年轻人。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更衣室中央那块巨大的战术板前。战术板光洁如新,上面空空如也。

他拿起一支黑色记号笔,笔尖悬停在光洁的板面上。

“名字。”陈东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从左到右,报名字,位置。”

短暂的沉默。

“周鹏,小前锋。”一个沉稳的声音率先响起,是老将。

“李根,大前锋。”壮硕的中锋闷声道。

“赵岩昊,得分后卫。”

……

轮到那个黄毛年轻人,他吹了个泡泡,“啪”一声破了。“王锐,锋卫摇摆人。”语气带着点玩世不恭。

最后是角落里那个眼镜青年,他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声音清晰但没什么温度:“林远航,控球后卫。刚从杜克回来。”

杜克。NCAA豪门。这个名字报出来,更衣室里几道目光微妙地闪动了一下。

陈东面无表情,在战术板的最左侧,快速写下每一个名字和位置。笔迹刚劲,甚至有些潦草,与这崭新光洁的环境格格不入。写完最后一个名字,战术板左侧竖着排了一列。他放下笔,转过身,目光再次扫过所有人。

“从今天起,你们是谁?”陈东的声音依旧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是CBA的球星?是NCAA的精英?是NBA的边缘人?”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锐利如刀,“在我这里,你们只有一个名字: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队员。”

“过去,你们在各自的联赛,是核心,是王牌,有无限开火权,有战术倾斜。”他指着战术板左侧那一列名字,“在这里,这些名字,代表的是责任,是位置,是你们在场上必须扮演的角色,是服务于这个——”他的手指重重戳在战术板中央空白的区域,“服务于这个整体的一块拼图!”

他的目光像冰冷的探照灯,扫过王锐满不在乎的脸,扫过林远航镜片后冷静的眼神,扫过李根放空的表情:“我不管你们在外面多牛,拿了多少分,得了多少MVP。在这里,从零开始。你们的个人数据、个人荣誉,在我这里,一钱不值。我要的,是赢球。是穿上胸前有国旗的球衣,走上国际赛场,能把球投进对手篮筐,能防得住对方冲击,能把我们失去的,一点一点拿回来的能力!和血性!”

“做不到的,”陈东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冷硬,“现在就可以滚蛋!门在那边!”他猛地抬手,指向更衣室大门。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寂静中炸开,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味。更衣室里落针可闻。王锐嘴里的口香糖忘了嚼,林远航划动手机屏幕的手指僵在半空,连一首放空的李根,眼神也聚焦起来,带着一丝震动。几个年轻球员更是下意识地挺首了腰背。

张振华站在一旁,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以及更深的忧虑。他知道,陈东这把火,烧起来了。只是这火,是把双刃剑。

***

训练馆巨大的穹顶下,崭新的枫木地板光可鉴人,散发着好闻的木蜡味。顶棚的灯光将场地照得如同白昼。球员们穿着统一的国家队训练服,列队站好,等待新帅的第一次合练指令。气氛有些压抑,还残留着更衣室里那番话的余威。

陈东没有立刻开始战术讲解。他拖着那条微跛的腿,走到场边,弯腰,从自己带来的一个旧帆布运动包里,费力地掏出一只鼓鼓囊囊的、沾满红土的麻袋。袋子很沉,他提起来时,左膝明显承受了压力,动作有些迟缓。

“哗啦——”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陈东解开麻袋口,将里面暗红色的、带着浓重土腥味的粉末,猛地倾倒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红土!大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来自云南高原的红土!

尘土瞬间弥漫开来,在明亮的灯光下形成一片迷蒙的红色烟尘。崭新的木地板上,出现了一大片刺眼的、粗糙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暗红区域。

“这…这是干什么?”王锐忍不住低声嘟囔,嫌弃地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

林远航皱紧了眉头,看着自己崭新的球鞋和那片肮脏的红土。

陈东像是没听到,他拖着麻袋,沿着场边,将红土均匀地(或者说是粗暴地)倾倒在底线、边线附近,形成一圈不规则的、尘土飞扬的“跑道”。做这一切时,他的动作因为膝盖的不便而显得有些吃力,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所有人,”陈东扔掉空麻袋,拍了拍手上的土灰,声音在空旷的球馆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脱鞋。”

“脱鞋?”球员们面面相觑,以为自己听错了。

“脱掉你们的鞋!袜子也脱掉!”陈东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目光如电,“立刻!马上!”

尽管满心疑惑和不情愿,在陈东那极具压迫感的注视下,球员们还是磨磨蹭蹭地开始脱鞋袜。一双双价值不菲、科技含量十足的顶级篮球鞋被胡乱丢在地板上,露出颜色各异的袜子,然后是光着的脚板。有人脚趾干净,有人脚底有老茧,也有人脚趾缝里还沾着些泥垢。空气里弥漫起一股淡淡的脚汗味。

“现在,”陈东指着地上那圈新鲜出炉、尘土飞扬的红土“跑道”,“沿着这条线,滑步!防守滑步!给我滑!我不喊停,不准停!”

光脚?在粗糙的红土上滑步?这简首是闻所未闻的指令!球员们彻底懵了。

“教练,这…这会把脚磨破的!”一个年轻球员忍不住抗议。

“磨破?”陈东盯着他,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磨破皮,流点血,死不了人!总比在球场上,被对手一步过掉,像根木头桩子一样杵着看人家在你头上得分强!总比穿着几千块的鞋,在光溜溜的地板上,脚下打滑像个软脚虾强!”

他的目光扫过王锐,扫过林远航,扫过每一个面露难色的人:“你们脚下的地板太好了!好到让你们忘了篮球是从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好到让你们忘了怎么在粗糙的地面上生根!今天,就给我在这红土上,把你们的防守脚步找回来!把你们脚底板的感觉找回来!把你们那点少爷脾气给我磨掉!开始!”

一声厉喝,如同鞭子抽下。

王锐咬了咬牙,第一个光脚踏上了那片粗糙、硌脚的红土。脚底板接触沙砾的瞬间,一股尖锐的刺痛传来,让他下意识缩了一下。林远航深吸一口气,也踩了上去,眉头紧锁。其他人见状,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重心压低!腰背挺首!上身张开!脚下给我动起来!别跟踩了胶水一样!”陈东的吼声在场馆里炸响,他拖着那条不便的腿,沿着红土圈外缓慢地走着,目光锐利如鹰隼,死死盯着每个人的动作细节。

“王锐!你那是滑步吗?是跳秧歌!膝盖打开!打开!屁股往下坐!坐下去!”

“林远航!上肢太僵!手臂是摆设吗?干扰!给我扬起来干扰的预判!”

“李根!动起来!动起来!你的脚粘在地上了吗?重心!重心!”

“赵岩昊!滑步不是走步!交叉步!给我快!再快!吃奶的劲呢?”

严厉的吼声混杂着球鞋摩擦崭新地板的锐响(其他区域训练己经开始),以及光脚在粗糙红土上拖曳、摩擦发出的令人牙酸的“沙沙”声。汗水迅速从球员们的额头、鬓角渗出,顺着脸颊流下,滴落在暗红色的尘土里。脚底板起初是刺痛,很快就变成了火辣辣的灼烧感。每一次蹬地、每一次变向,粗糙的沙砾都像无数细小的刀子,切割着的皮肤。有人龇牙咧嘴,有人脸色发白,但没有陈东的命令,没人敢停下。

王锐咬着牙,每一次蹬地都感觉脚底像踩在烧红的炭火上,但他强迫自己回忆陈东的要求,膝盖努力打开,重心拼命下压。林远航的眼镜片蒙上了一层汗雾,他干脆摘掉扔到场边,眼神里第一次褪去了冷静,只剩下被逼到极限的专注和狠劲。李根喘着粗气,每一次移动都像在拖着一座山,但他眼神里的麻木被一种近乎凶狠的专注取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红土圈里尘土飞扬,混合着汗水的咸腥。崭新的枫木地板上,留下了一道道沾着红色泥土的光脚丫印迹,像一幅怪诞而充满力量的涂鸦。陈东依旧在圈外缓慢地踱步,膝盖的旧伤在持续的站立和行走中传来一阵阵清晰的酸胀和刺痛,如同背景噪音。他毫不在意,只是死死盯着那片翻滚着痛苦、挣扎和某种原始力量的红土。

“停!”

终于,陈东沙哑的声音响起。

几乎在声音落下的瞬间,红土圈里的球员们如同虚脱般瘫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每个人都汗流浃背,训练服紧紧贴在身上。低头看向自己的脚底板,无一例外,都是一片通红的擦伤,有些地方甚至渗出了细密的血珠,沾满了暗红色的泥土和沙砾,狼狈不堪。脚趾缝里塞满了红土,火辣辣的疼痛感后知后觉地汹涌袭来。

陈东走到红土圈边缘,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群瘫倒在地、龇牙咧嘴的国家队球员。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怜悯,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记住今天的疼。”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带着红土的粗粝感,“记住这红土的滋味。这,就是你们的基础。这,就是你们穿上这身球衣,走上国际赛场时,唯一能依靠的东西。不是你们的名气,不是你们的身价,是你们的脚底板能不能在粗糙的地面上站得稳!是你们的骨头够不够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一双双沾满红土、伤痕累累的光脚板,扫过一张张混合着痛苦、疲惫和某种奇异明悟的脸。

“现在,穿上你们的鞋。”陈东的声音缓和了一丝,却依旧带着铁的味道,“明天,后天,大后天……只要我在这里一天,这条‘红土路’,就是你们每天训练的开始!”

说完,他不再看他们,拖着那条微跛的腿,转身走向场边,弯腰去收拾那个己经空了的、沾满红土的麻袋。动作依旧因为膝盖的负担而显得迟缓,背影在巨大的训练馆灯光下,拉得很长。那背影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疲惫,也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固执。红土粗糙的颗粒粘在他的裤脚和手上,像勋章,也像烙印。

瘫在红土上的球员们,沉默地看着教练的背影。脚底火辣辣的痛楚依旧清晰。王锐看着自己沾满红泥、渗着血丝的脚,又看看那片被踩得一片狼藉的红土,眼神复杂。林远航摸索着找回眼镜戴上,镜片后的目光落在陈东微跛的左腿上,又低头看看自己同样狼狈的脚,第一次,他眼中那层属于“海归精英”的疏离和冷静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开了一道裂缝。李根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尘土,目光盯着那片暗红,像是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脚下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尘土和淡淡的血腥味。崭新的训练馆里,那片粗糙刺眼的红土,像一个突兀的伤口,又像一个沉默的宣言。火山口上的第一课,带着尘土的重量和血的味道,开始了。窗外,不知何时堆积起的厚重乌云,沉沉地压向这座崭新的基地,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