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小殿里,被太医施针救醒的王芸如尸体一般躺在床上。
她的耳侧,顾清正在拜托太医:“大人,本宫的这位二嫂身子弱,麻烦你为她开些调理的方子才好。”
太医应下:“娘娘,二夫人心中郁结,难免身子不如意。臣会给二夫人开个调理方子,只是心病还需心药治啊。”
太医走开,顾庭痴迷地看着眼前的佳人,轻声道:“娘娘太过良善啊。”
顾庭也深知当年的王芸对顾清有多恶劣,如今顾清不计较也就罢了,还帮着找太医。
顾清苦笑道:“她如今是我二嫂,只有身子康健,方能照顾好二哥。我。”
她说着,拿起帕子按了按眼角,未尽之意,在场谁人不知。
顾旻更是听得难受,若不是在宫中,他真想抱住他的轻儿。
就连老夫人都感叹,若是沈轻不被皇帝看中,继续做她的儿媳该有多好。
唯有躺在床上的王芸气到快要吐血。
沈轻能关心她?
就是沈轻重新投胎,这都不可能!
可惜,无论是多年前,还是如今,两位表哥都看不清她的真面目。
而她自已,当初还能大着嗓子质问,如今身体差到,光躺着喘气都是费劲。
等到太医开好药方子,顾清又特地找来轿辇,将王芸抬着走去皇门口。
路过的许多臣子家眷,谁人不夸一句元贵妃娘娘慈和啊。
宫门口,顾惜抱了抱娘亲,“姑姑,明日惜惜再来见你。”
顾清不计形象地蹲了下来,回抱住她:“好,惜惜晚上要好好睡觉,明日再来。”
两人的告别真挚,而坐在马车上的王芸冷眼旁观。
回到顾府后,王芸被丫鬟们抬着回了云生院,而顾旻则第一次跟着一块来了。
王芸一被放在床上,顾旻就将所有丫鬟下人都赶了出去。
“你要说什么?”王芸倚靠在床榻上,冷冷问道。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呵。”
顾旻盯着眼前的女人,她已经全然没了从前的俏丽,取而代之的是虚弱的身体,蜡黄的脸色。
可他没有半点同情,这一切都是王芸自找的。
他不想再同王芸多待,就开口道:“我希望你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王芸抬头,看向他,嘴角歪斜,突然笑起来,渗人的笑意后,“什么是不该说的话?嗯?我如今都快死了,还有不能说的话?我爱如何说,就如何说!”
顾旻冷笑:“我以为你如今做了母亲,总该有些脑子。没想到你还是如从前一般恶毒又蠢笨。”
言罢,他就甩袖离开。
他今日前来,也不过是为了不横生枝节,警告一句。
若是王芸当真不识相,怕是顾庭和老夫人就第一个了结了她。
顾旻离开,躲在房间暗处的顾余跑了出来。
她抓住王芸的手:“娘,你跟爹爹在打什么哑谜?你们有什么大秘密吗?”
她记得上一世好像也有这么一出,但是那时她太小了,根本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世,她不想再迷迷糊糊地活着,再者说了,她若是能知道爹爹的秘密,或许也能利用一番。
王芸摇头:“没有什么秘密,你出去吧。”
顾余却是不肯离开,纠缠道:“娘,你就告诉我吧!”
王芸直接抬头对着外头唤道:“嬷嬷快来,将余儿带走吧。”
顾余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带离,临到门口还在大喊着:“娘,你就告诉我吧!我想知道!”
王芸最后劝道:“余儿,知道越多的人,死得越快。有些事,不该是你探究的,你就不要去知道。”
云生院里的是是非非会通过底下人传到顾旻的耳中,而文生院里,顾惜正在偷偷告诉顾许,关于今日见到娘亲的一切。
顾许听得羡慕:“唉,我也想见她。”
顾惜从袖子里捞了捞:“喏,姑姑托我给你带的。”
顾许打开一看,是顾清为他写的小布条:许儿日日可乖?读书上进否?习武努力否?待妹妹好否?盼汝回。
顾许瞧地欢喜,兴致勃勃地跑到书房里,拿起一张小书签,就在上面写道:许儿每日都乖,读书勤奋,习武刻苦,待妹妹很好。盼汝回。
顾惜将这小书签放好,拍着胸脯保证,明日一定给哥哥送到。
接下来的日子里,宫中整整停灵哭丧了二十七日。
而顾惜也就这么入宫哭丧了二十七日,期间每日做哥哥和娘亲之间的小信使,偶尔也帮着夹带私货给爹爹顾旻。
此外,在顾惜不知道的时候,顾清还偶遇了顾庭和陈禹几次,进而让这两个男人对她更加死心塌地。
只是到了夜晚,顾清难免对着月亮惆怅了片刻:“谁都有机会见,唯独见不到李重了。”
他们一同长大,情分还是不一般的,更何况,她的大把家产在与李重在合作呢。
纤罗为她捏着肩膀,也跟着叹道:“等以后就好了。”
顾清闭着眼睛,幽幽道:“是啊,以后一定会有机会的。”
回到家的顾惜,开始有些不习惯见不到娘亲的日子了。
这二十七天可真是将她惯坏了,所幸没过多久,宫中就传来了皇帝懿旨。
太后崩逝,元贵妃积郁成疾,宣娘家侄女入宫陪侍。
而这娘家侄女指的是谁,自然不言而喻,就是顾惜了。
可这明摆着的事实,公府之中,顾楹和顾余却是不服气。
顾楹自觉她是长房嫡长女,镇南公顾庭的女儿,比顾惜更尊贵。
就算她的郡主之位,被顾惜抢了去,她也决不肯屈于顾惜之后。
所以,这入宫陪侍元贵妃的机会,她是非要不可。
至于顾余,她倒是知道自已身份地位都不如顾惜。
但那是皇宫啊,上一世顾惜入宫后,同几位皇子都有了来往,后头更是嫁入皇室。
顾余对此羡慕不已,虽则她打算着这一世嫁给陈睿,但若是皇子看上了她,她也是愿意的啊!
所以,她也在家中闹着要入宫去。
老夫人起初是言语压制,直言这元贵妃只喜欢顾惜,你们就莫闹了。
但后头,顾楹和顾余闹得太夸张,其中三岁的顾余甚至站在湖边,说要去死。
老夫人气得头昏脑涨,将两个丫头强制性地全部禁足在院子里。
可这事儿,不知为何,就这么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