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反贪局和锦衣卫双重纠察。
朱权又喝了口茶,今天扔下来的重磅炸弹够多了,先歇两天吧。
“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吧。”
朱权打算退朝了。
礼部尚书站出来道,“陛下!臣有奏!”
“你要奏什么?说。”朱权放下茶杯道。
礼部尚书回答道,“陛下龙性早成,却迟迟未曾娶妻纳妾,如今陛下身登大宝,进位九五,必须要大选后宫!
必须要保证大明江山后继有人,要为大明皇室开枝散叶,并且还要早日立后立太子,以固国本,以安民心!”
好家伙。
登基第一天,就劝我立妃?
不过也确实该到那个年纪了,自已先前是一心忙事业。
现在也该放松放松了。
“说到这大充后宫的事儿,这后宫制度乱七八糟,也很拗口,洪武朝的称呼不变,永乐朝开始就变一下吧。
皇后之下立皇贵妃一人,皇后身体有恙或其他原因,由皇贵妃摄六宫事,再设贤良淑德四位贵妃,妃十二人。
以上可各入主一宫,妃之下设嫔二十人、贵人三十人、才人选侍若干,皇贵妃品轶定一品。
贵妃二品,妃三品,嫔四品,贵人五品,才人六品,选侍七品,就这样吧,看着不那么复杂。”
朱权想了想说道。
“臣遵旨,那是否可以安排选秀女?”礼部尚书询问道。
改后宫品级这事儿,没必要跟皇帝唱反调。
皇帝爱咋地在地吧。
反正只要能安排选妃就行。
“呃……安排吧。”朱权点头同意了。
醒掌天下权,睡卧美人膝,才是一个皇帝该过的生活啊。
“那臣这就安排,开始大选十三岁至十六岁的淑女,准备入宫参加选秀。”礼部尚书随即应下,并禀报道。
闻言,朱权一愣。
“多少?你说多少岁?十三岁?”朱权整个人都愣住了。
十三岁啊,那才多大,在未来也就初中生吧。
而且应该是刚上初一的那种吧。
“呃……陛下,这有什么问题吗?”礼部尚书也愣住了。
这难道有啥问题吗?
朱权轻咳一声,“年龄能不能稍微大点儿?这小孩子也太不合适了啊。”
“陛下,女子金钗之年就开始订婚了,到了及笄之年就要出嫁了,碧玉年华正是大婚的好时候,如此年龄安排符合常理啊,陛下觉得哪里有问题?”
礼部尚书疑惑问道。
朱权嘴角微微抽搐,金钗之年就是十二岁。
及笄之年就是十五岁了,碧玉年华那不就是二八年华,是十六岁?
这……
这……
“朕觉得这年龄有点小啊,朕看还是提升一点儿吧,比如提升到十八岁至二十余岁?”
朱权还是有那么点儿不能接受。
这话一出,礼部尚书赶紧跪下劝谏,“陛下啊,身为天子,怎可好呼?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朕什么时候说好了?你当朕姓曹啊。”朱权无语吐槽道。
“陛下,普天之下,焉有十八岁还待字闺中之女呼?更不谈桃李年华之女,陛下这不是好是什么?”礼部尚书反问道。
这话属实让朱权一阵无语。
但也知道礼部尚书说的是实话,这个时候确实基本上没有十八岁还没有嫁人的。
肯定是有的,但凤毛麟角。
十七岁都算是晚婚。
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好吧,你有理,那就十六或十七,你看怎么样?”朱权退了一步。
十六十七,只要养个一两年就行了。
问题不大。
自已现在对那事儿还不是很着急,毕竟自已好歹两世为人。
礼部尚书摇头,“不行,不过陛下既然点名要十七岁之女,那就这样吧,将年龄限制调整为十三岁至十七岁,陛下以为如何?”
朱权微微摇头,“十五到十七。”
朱权再退了一步。
礼部尚书依旧不同意,“陛下!您不能以您的年龄来尽可能的选同龄之女啊!十三至十七,不能再变!”
朱权出生于洪武十一年,今年是洪武二十八年,朱权这具身体现在也才十七岁而已。
“朕选妃子,应该按照朕的意思来!就这么办吧,不必在议。”朱权摆摆手,不想再讨论年龄的事情了。
礼部尚书却不乐意了,“陛下!身为帝王,岂可以自身之喜恶来定世间诸事?若如此还有规矩否?无规矩不成方圆!陛下虽然主宰天下,但也不能为所欲为!陛下若是要一意孤行,臣就要带领礼部官员跪到永寿宫,请太上皇做主!届时太上皇降旨,陛下还要忤逆不孝吗?”
闻言,朱权目光一冷,“你在威胁朕吗?”
“臣不敢,臣是按照规矩办事!”礼部尚书直言回答道。
朱权想了想,决定不跟这家伙硬刚了。
万一他真去找朱元璋,以朱元璋的意思肯定会同意的。
到时候自已又是一对麻烦事。
“算了,就按你的意思办,不过朕应该可以提要求吧?”朱权打算换个思路来办这件事。
礼部尚书回答道,“自然可以,陛下若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可以着重选陛下想要的女子。”
“那你就找那种肤白貌美大长腿,胸大腰细屁股翘的。”朱权的脸上又露出了笑意。
这个要求,那种十三四岁的总不可能符合吧。
嘿嘿嘿。
“肤白貌美大长腿,胸大腰细屁股翘?”
礼部尚书嘟囔了一句,这算什么要求?
入宫的女子,哪样不是最优?
“怎么,这也有难度?”朱权询问道。
礼部尚书回答道,“没有问题,臣稍后就着手安排此事,保证此次选秀让陛下满意。”
朱权微微点头,“行,众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没有就退朝吧。”
说完,朱权等了十来秒,没有人站出来。
魏忠贤便高呼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异口同声的行礼,朱权也起身从后殿离开了奉天殿。
百官也陆陆续续起身,你看我我看你,眼中都透露出了无奈。
洪武朝的官儿难当。
貌似这永乐朝的官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