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笑了笑,这不正好符合自已让他们内卷的想法嘛。
卷起来吧。
都卷起来吧。
朱权有能力压制一切,成了制定规则的人,压根不怕天下乱。
“着户部酌情拨一部分给钱阁老,让他加大马力的造船!下去吧。”朱权吩咐道。
“遵旨,臣告退。”王纯卅领命,然后和礼部尚书退下了。
王纯卅刚转身离开还没走两步就看到钱多多也拿着一份奏折追上来了,“陛下,陛下,陛下!”
王纯卅疑惑不解,“钱阁老,你跑什么?”
“杭州,杭州八百里加急,吴王朱允熥,疑似反了!”
钱多多喘着粗气回了一句,然后追上了朱权。
王纯卅脸色一变,让礼部尚书自已先回去,自已则跟着钱多多又追上了朱权。
“陛下,杭州出事了。”王纯卅喊道。
朱权脸上的笑意直接消失,“杭州?那不是吴王的封地吗?”
难不成朱允熥还敢反?
那应该是不可能的,毕竟朱允熥先前可是来跟自已举报有人想让他造反。
钱多多递上奏折,“锦衣卫的密报,有生铁运往吴王府,疑似打造兵器铠甲,近日进出吴王府的人形形色色的很多,其中还有工匠,秘密召集的。”
闻言,朱权接过钱多多手上的奏折。
打开细看。
“朕可不信这个侄儿会造反。”朱权一边看一边说。
朱允熥已经被养废了,文不成武不就,压根没有什么优势。
除了他是朱标这个嫡长子的嫡子以外,他没有任何优势。
要兵没兵,要钱没钱。
如果自已没有奉天靖难的话,那么朱允熥倒确实是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可是现在都永乐二年了,怎么会还有人想扶朱允熥上位呢?
主权甚至怀疑这份奏折就是个假的。
赤裸裸的假奏折,是锦衣卫在诬陷吴王府。
自已不仅仅有兵有人,自已还有象征着天下正统的传国玉玺,神机营的威力天下皆知,朱允熥得多傻才想着造反?
更何况,先前朱允熥举报的时候,自已已经让人把相关人等流放岭南种荔枝去了。
朱允熥还能翻得起什么浪花?
真真是可笑至极。
“殿下,不可不防啊,吴王毕竟是懿文太子的嫡子,有这个身份在,他有谋反的资本,而且当年懿文太子薨了之后,御史刘三吾奏请先帝将皇位留在嫡长子这一脉,先帝后来才立了皇太孙,而没从诸王当中择立太子,若非陛下奉天靖难,清君侧,靖国难,现在储君或皇帝就是懿文太子的血脉啊。”
王纯卅拱手说道。
王纯卅特意提了一嘴朱标嫡长子的事情,希望朱权重视一下嫡庶啊。
朱权就算有传国玉玺,就算有兵马,但是朱权非嫡非长,这是朱权抹不去的污点啊。
“就凭他一个嫡出血脉,就能抹平他和朕之间的差距吗?”朱权合上了奏折,不经嗤之以鼻。
钱多多接过奏折,“陛下,锦衣卫的密报,您看要怎么处理?是否要传旨到吴王府,要吴王回京辩解一下?”
朱权摆摆手,“不用管,该干嘛就干嘛吧,朕也想看看朕的这个侄子要干什么,朕看这倒是像一个局。”
说朱允熥谋反,朱权是不相信的。
朱允熥没那个能力,更没那个头脑,只能说朱允熥是被利用得还差不多。
亦或者这事儿跟朱允熥都没关系。
“那是否要通知锦衣卫,严密监视吴王府?”钱多多询问道。
朱权嗯了一声,“就这样吧。”
“是,不过内阁还接到了燕王的奏折,他说他想带兵继续往北打,不想就班师回朝,陛下认为要如何回复?”钱多多又问。
听到这话,朱权笑了笑。
“朕的征北大将军啊,还真是打起仗来停不下来,准他所奏吧。”朱权没意见。
朱棣想打就打吧。
反正现在朝廷有钱,有人,有兵马,不打干嘛呢。
“陛下,要三思啊,臣以为当驳斥燕王,一旦他带兵北上,万一拥兵自重,在外称朕建制怎么办?燕王带领的可是您的御林军啊,是我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啊。”钱多多赶忙劝道。
朱权拍了拍钱多多的肩膀,“你也知道他带的是朕的御林军啊,只要燕王敢反,御林军就能把他押回来,御林军的指挥权,从始至终都在朕手里,他带着御林军,御林军也不会跟他谋反的,朕有绝对的信心。”
“是……”
钱多多虽然不理解,但还是没跟朱权唱反调。
只猜测朱权有控制御林军的手段。
“下去吧。”朱权摆摆手,继续前往立政殿。
“臣等告退。”
王纯卅和钱多多拱手退下。
钱多多看向王纯卅,“王阁老,你说陛下是怎么了?难不成陛下要做第二个李隆基?”
做个千古半帝?
刚开始励精图治,有了成绩之后就开始飘了?
王纯卅笑呵呵的说道,“陛下运筹帷幄,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中,陛下敢这么笃定吴王不会谋反,那陛下就肯定有陛下的道理,陛下的手段,不是你我能够揣摩到的。”
“不是,王阁老,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担心啊?现在大明日报掌控着舆论走向,这个被陛下握在手里。
大明最精锐的御林军,能够面对大明所有军队的单挑或群殴的神机营,可也是被陛下握在手里啊。
还有这户部、商部、吏部,通通被陛下抓在手里,陛下若是要学李隆基,可没有合适的儿子上位啊。
更何况,陛下还年轻,他若是这么荒废下去,宗庙倒覆之危,黎明倒悬之急就在眼前啊,水深火热的日子又要来了。
你难道想不到吗?你是怎么做到一点儿也不担心的?身为人臣,不思为君分忧,匡君辅国,那能行吗?”
钱多多一脸着急。
妥妥的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样子。
王纯卅摆摆手,“钱阁老,陛下有开疆拓土之志,怎是那李隆基可比?陛下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陛下不猜忌臣子,乃人臣之福,臣子不用担心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之灾,君臣和睦,不是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