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困报警,我的泰坦机甲曝光

第519章 万米之上

加入书架
书名:
女儿被困报警,我的泰坦机甲曝光
作者:
海上月伤
本章字数:
8192
更新时间:
2025-05-27

而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地面人类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

近百亿的人口,究竟该何去何从?

会议开始,作为“流浪计划”的总负责人,顾渊率先发表了讲话。

“各位,相信大家都已经收到了消息。现如今的地面环境正在持续恶化,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无法在地面上继续进行工作。”

“现在,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类目前的生存问题。”

顾渊的话音刚落,很多人都陷入了沉默。

并非他们不愿讨论,而是实在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见无人应答,顾渊的眼神扫视了一圈会场,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其实,早在研发出延缓环境恶化技术的时候,顾渊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今天这一步。

因此,他也早已准备好了后续的预备方案。

被天网星人武器污染后的地面,已经彻底失去了修复的可能。

即便挖空了土地,海平面也会随之上升。

那些被腐蚀殆尽的山体,除非有陨石从天而降,否则也无法通过人力来移山填海。

“各位,我提议将全部人类迁居到地下!”

顾渊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迁居到地下?”

“没错,各位同志。地面上人类已经无法继续居住。”

“目前‘流浪计划’还处于中期阶段。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就曾有过向地下探索的先例。”

“大家都知道,地下是温度极高的岩浆层。”

“但我们完全不需要触及那个阶段,而是可以建立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地下保护层。”

“作为‘流浪计划’正式启动前全人类的一个保护基地。”

顾渊介绍完计划后,果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随后,团队中来自各国的科研人员负责将这一计划传达给世界各国。再加上东大官方的推动,全球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配合研发地下保护层,人类需要在七天内迅速迁居地下。

经过精确的计算与预测,7天后蓝星将全面陷入沙尘风暴与极端天气的肆虐之中。

到那时,地面环境将变得极其恶劣,人类将无法继续在地面上生存。

计划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了实施。

回到基地后,顾渊将负责建造地下保护层的相关数据交给了团队成员。

在上千人的团队面前,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顾渊连夜赶制出来的计算稿纸。

稿纸上详细记录了工程机甲的研发方案。

以蓝星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全球各国齐心协力的力量,研发出上万具机甲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而接下来的地下保护层建设,也将依赖于这些工程机甲的强大功能。

大家仔细阅读着稿纸上的内容,顾渊为人类指明了一条生存之路。

当看到最后几张稿纸时,所有的字体都被红色标记了出来。

一些关键之处,顾渊更是用星号进行了特别标注。

众人一番阅览之后,心中的震惊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初顾渊首次制造出机甲时的情景。

“工程机甲的功效竟然如此惊人!只要我们成功制造出这种类型的机甲,进入地下生活将指日可待。”

“各位,我们只有7天的时间。”

“在这7天里,我们不仅要迅速制造出工程机甲,还要立即启动地下保护层的建设工作。”

顾渊强调了情况的紧迫性。

顾渊的设想确实极为大胆。

要知道,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地面之上。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人类和世间万物都被牢牢地束缚在地面上。

“顾渊教授,请问地下的环境真的适合我们人类居住吗?”

一位来自漂亮国的教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地下的环境,无论是湿度还是空气质量,都与地面上大相径庭。

面对众人的疑问和猜想,顾渊微微一笑。

毕竟,对于当初的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跨越。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蓝星非常庞大。其中陆地面积仅占百分之三十,而海洋面积则占据了百分之七十。”

“我们人类居住在陆地上,对海洋的了解却仅有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三。”

“但是,大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对陆地的了解,也同样只有百分之三。”

顾渊的话瞬间点醒了许多人。

他的话确实不无道理。蓝星的直径约为六千多千米,而人类历史上挖掘地底的深度也不过才一万多米。

说百分之三,也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

实际上,人类对地底的一切都知之甚少。

“顾渊教授,我明白了!”

“我懂了,顾渊教授!”

“这真是令人震惊!真是难以置信啊!”

王之文教授顿时欣喜若狂,眼中闪烁着无尽的光芒,那感觉就如同看到了机甲翱翔天际时的喜悦。

身旁几位最具资历的老教授也纷纷开口附和。

“顾渊,我们人类真是多亏了你啊。”

众人仍不解其意,他们大多都看不懂顾渊最后的几张草图。

“难道是打通地底的机器?”

众人心中纷纷猜测。

但结果当然并非如此。只见几位教授有些颤巍巍地走到顾渊面前。

他们的心中已经被深深的震撼所感染。

顾渊将草图摊开在众人面前,上面刻画着一个巨大的核心装置。装置周围一条条细密的线路,就像人体的经络一般,沟通着地面上下。

“什么懂了?”

仍有很多人感到疑惑不解。

“就由我来替顾渊教授解释吧。”

“关于大家所关心的地下环境是否适宜人类居住的问题,大家其实不必过于担忧。”

“要知道,我们的地下环境虽然比地面上稍差一些。”

“但在地下保护层的建设之初,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因此,大家完全无需担心。”

“而我们刚刚觉得顾教授将人类迁居到地下的最妙之处在于,地下防御层计划与流浪计划之间竟然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迁居地下是流浪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王之文教授神色异常兴奋地说道。

“不可或缺的一环?”

王之文教授的提醒让许多专家也开始陷入了沉思。

“我们目前的流浪计划之所以还处于中期阶段,就是因为还缺少了驱动蓝星核心的动能装置。”

“而这个动能装置,为了更好地持续不断地为流浪计划提供能源,将被安装在地下保护层内。”

“以此为基点,再建立动能基站!”

顿时,众人纷纷恍然大悟。

他们终于明白了将人类迁入地下的诸多好处。

在确认了当前人类必须进入地下避难的现实后,众人纷纷以顾渊所提出的地下保护层计划为核心,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起来。

建立地下保护层,最为关键的一环无疑是工程机甲的建造。

在之前第一代和第二代机甲的技术积累上,如今的东大,对于机甲技术的掌握已然相当全面。

工程机甲与战斗机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将攻击动能设备转化为供给大型开采和施工的能源系统。

因此,依据顾渊所绘制的草图,加上全球各国的协同合作,仅仅在第一天的时间里,一万具工程机甲便迅速问世。

这些工程机甲的体型比战斗机甲大了整整两倍,而且具备多种形态变化,能够在特殊的地段和环境下执行不同类别的工程任务。

顾渊等人原本计划只要八千多具机甲就能开展地下保护层的建设工作,但现在机甲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于是,在第一天的半夜时分,地下保护层的建设工作便正式启动。

随着大型载人机甲的陆续进入,帝王型号的建筑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人们驾驶着机甲深入地下,当挖掘到地下千米深处时,他们停了下来。

无论是从环境还是深度来看,这个地方都是建立地下保护层的最佳选择。

因此,他们在这里设定了地下防御层的界限。

人类有五天的时间来建立地下防御层的基础模拟人类生存仓,以确保在地表环境灾难来临时,能够有效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

人类之所以只有五天的时间,是因为他们不仅要在五天内完成地下保护层的搭建,还要将所有人类疏散到地下。

而多出来的那一天,顾渊等人还有一项特殊任务等待他们去完成。

在这五天里,工程机甲的数量不断增加,几乎将人类所能利用的资源全部投入其中。

地下保护层的建设进度也在一天天地推进。

经过外围的改造,地下保护层内已经形成了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拥有城市和基本的人类生活设施。

湿气和含氧量都达到了人类适宜居住的标准。

终于,在第四天的半夜时分,地下保护层的基础模型已经搭建完成。

第五天,全人类开始大规模输送。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工程机甲纷纷派上用场。

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数百亿人类已经完全被输送到了地下保护层内。

地表上生存的绝大部分生物和动物,也被人类保留了基因库,一同带入了地下保护层。

当所有人类都输送完毕后,顾渊等人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地下保护层与地面的通道缺口开始封闭,以防止灾害对地下保护层造成危害。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顾渊对着身后的一群小队成员说道。

这是一支人数接近一万的特殊小队。

他们所驾驶的机甲与之前的工程机甲截然不同,模样更加巨大,外壳也更加坚硬。

这些机甲就像是战斗机甲和工程机甲的组合体,它们的诞生是为了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在人类安全的时候,它们要抵挡地表上的恶劣环境,为蓝星组装适配流浪计划的相应措施。

而顾渊这次设计的这套机甲,被命名为“末世机甲”,专门用来应付各种恶劣的自然灾害。

在傍晚时分,当落日还未完全落下时,顾渊等人便出动了。

一万具机甲从地下保护层内奔涌而出,横空出世。

由于它们的特殊存在,地下保护层为它们预留了一个特殊的转换接口。

在顾渊等人外出执行任务时,转换接口完全关闭,断绝了与外界的空气连接。

而当顾渊小队回归时,转换口再度打开,实现了完美的错开。

“末世小队!我们的任务就是执行流浪计划的后续阶段!”

“流浪计划的后续阶段,为了让蓝星能够驱动起来,在宇宙中航行,我们需要给蓝星穿上大型的机甲外衣。”

“因此,我们需要抵挡外界的恶劣环境,在极端天气和灾害面前,完成剩余的任务!”

“你们中可能会有人牺牲和丧命。”

“你们怕不怕!”

顾渊高声说道,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年轻面孔。

“不怕!不怕!”

众人的声音响彻云霄,以此来表达他们心中的热血与决心。

“好!”

“我宣布,末世行动正式开始!”

“所有人分为一百个小队,前往固定的地点按照图纸选取合适的施工地点。”

随着顾渊的话音落下,众人的机甲通讯系统里都收到了一封加密信函,上面详细列出了这次计划的任务和要求。

顾渊亲自率领着三个小队,朝着一个既定方向单独进发。

事先通过卫星监控分析,顾渊深知,要给蓝星装载上大型机甲,其工程量之浩大,简直难以想象。

流浪计划所需的内核能源,源自地下保护层的动能基站。

这个动能基站,就好比人造的蓝星心脏,是驱动蓝星前进的“发动机”。

而顾渊等人当前的任务,就是在蓝星的外围,构建起一圈由机甲组成的科技屏障,将蓝星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这样的工程量,若非顾渊设计的末世机甲问世,恐怕真的比登天还难。

在顾渊等人踏上征程之后,时间悄然来到了第七天的夜晚。

“各位成员务必小心,我期待着第一次返回时,能看到你们毫发无损。”

“小队之间要相互扶持,战友的生命,就是你们自己的生命。”

顾渊最后叮嘱了一句,随后众人纷纷启程,向着世界各地的不同方向进发。

顾渊带领的小队,翱翔在数万米的高空之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