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烬:游医时墟纪

第9章 医者渡丹水,青蒿济世方

加入书架
书名:
山河烬:游医时墟纪
作者:
禾下客
本章字数:
4368
更新时间:
2025-03-12

八月初的丹水泛起了浑浊的黄,河滩上的芦苇荡飘来焦糊的芋叶味道。崔蘅用桑木杖拨开拦路的荆棘,忽然停住脚步——三五个背着竹篓的流民正蹲在石滩上刮着苔藓。有个妇人怀里的婴孩哭声细若游丝。

“敢问老丈,丹水渡口可还通船?”刘昀将携带的麦饼掰成碎块。

老者浑浊的眼珠转了转:“汉水淹了...通不了船了...南阳的傅太守①在三十里外设了粥棚...后生不妨去那里...”老者忽然转身呕吐。

刘昀看出老者有些热症,蹲身搭脉,却见老者慌忙缩手:“后生小心瘴气!”

刘昀瞳孔微缩。老者是赤白痢(痢疾)的症状。

“老丈,这青蒿水配赤藤根煎服。”刘昀蹲在呕泻的老者身旁,从药箱翻出晒干的马齿苋,“此物捣汁饮下,可缓急痛。”

而后刘昀又起身给十几个流民依次号了脉,终于确认这些流民都染了疫病。古代荆襄地区多雨,水灾后多患痢疾。

丹水北岸的流民营地渐渐飘起苦涩药烟,刘昀的竹杖挑起茅棚草帘。三十余腹泻患者蜷在苇席上,最严重的少年己拉出带血粘液。崔蘅忙用桑木杖拦住入口:“先生且慢,这不是普通瘴疠。”

刘昀摆手表示无妨。指尖拂过患者腕间,脉象滑数如走珠。只是他药箱的雄黄粉如今只剩半囊,正头痛时忽见棚外老槐树下丛生着紫花地丁:“烦请姑娘带人多采这种草药,连根捣汁。”转身又对烧水妇人说道:“所有饮具都要用沸水煮过,再取些粗盐与野蜂蜜调温水。”

“盐蜜水能治泻痢?”拄拐老者狐疑道。刘昀将剩余艾绒分作七堆,在患者足三里施灸:“这是补充体液的方法...”话到此处猛然收声,突然想起这句有点现代化。

“这是前朝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记的古法。”

崔蘅在门外歪头看着刘昀教导流民用木炭处理秽物,忽然开口说道:“《伤寒杂病论》只说地丁能治疗痈疮,先生从何得知能治赤白痢?”

“昔日随家师见僰人...”“先生又要编故事?”崔蘅打断他的话头,桑木杖尖挑起带泥的根须,“此物苦寒败胃,先生却佐以姜汁。”她忽然贴近他耳畔:“就像先生明知晋人畏食生冷,偏教他们饮凉盐蜜水。”

刘昀后背沁出冷汗,手中陶碗差点倾翻。他确实忘了此时中医讲究"热痢用热药",而现代口服补液法需要凉服。正欲解释,忽听棚外喧哗——不信新法的流民私食野果,己晕倒在沟渠边。

"取地榆炭末来!"刘昀撕开患者染污的葛衣,腹部板状腹明显。崔蘅见他竟要施针天枢穴,急忙按住他手腕:"先生!,《甲乙经》明载此穴禁针!" "非常时行非常法。"刘昀旋腕脱开桎梏,银针精准刺入三寸。患者剧咳吐出秽物,青紫面色稍缓。

夜深时,崔蘅在药烟中整理医案。地上用炭末上密密麻麻记着:"辰时三刻,教重灸关元;巳时初,令轻症者嚼食石榴皮;未时正,以地榆炭混合灶心土..."这些配伍看似杂乱,却暗合五行生克。她忽然发现所有疗法都刻意避开晋时流行的"以毒攻毒"之法,反倒像在...预防传变。

"先生这止痢歌谣,可否再诵一遍?"她掀开茅棚草帘。刘昀正在月光下舂捣马齿苋,随口吟道:"夏秋交,痢疾闹,地丁姜汁少不了。盐一撮,蜜半勺,温水调饮莫煮熬..." 崔蘅的簪头在陶片上刻下最后一句,突然发问:"为何特意强调'莫煮熬'?《肘后方》明载盐蜜需煎三沸。"

刘昀的陶杵停在半空。月光照亮崔蘅掌中陶片,上面用簪子刻的歌谣旁,密密麻麻注着《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对照批注。她指尖划过"莫煮熬"三字:"先生之法,倒像在保某种...活物?"

山风突然卷走药棚布幔,满地艾绒如星子散落。刘昀望着正在康复的流民,忽然将雄黄粉撒向阴湿墙角:"姑娘可信这世间有肉眼难见之蛊虫?" 崔蘅的桑木杖倏地刺入地面,挑出条正在扭动的蚯蚓:"就像先生说的血吸虫?"她腕间银镯撞出清响,惊飞了栖息在药草堆里的夜枭。

五日后,大半的病患己停止便血,流民营地传出捣药歌"丹水浊,马齿肥,三沸汤去滓饮三回。赤藤苦,青蒿辛,晨昏各服瘴疠清。"。

崔蘅望着被妇人编成谣曲的疗法,桑木杖尖在沙地上划出奇怪符号。她望着刘昀教孩童辨认野苋菜,忽然从袖中取出麻布②,用簪头蘸着赭石粉记下:"其歌杂用楚地《越人歌》体,然押韵异于常法。"

是夜篝火旁,流民们传唱着新编的谣曲:"灰灰菜,马兰头,沸水渫过胜珍馐。地黄根,野苋苗,九月采来当药料。"崔蘅在麻布背面记下第三十七个异常词汇,忽然抬头问道:"先生这'渫'字用法新奇,《周礼》有'渫水'之说,却不曾见用于炊事。"

刘昀正用艾绒炙烤银针,闻言手腕微抖:"昔年在南中见僰人烹食..."话未说完便被崔蘅截断:"《说文》载'渫,除去也',倒是比'瀹'字更合先生本意。"她指尖抚过麻布上记录的"焯"字,将其改作晋时通行的"渫"字。

待流民睡去,崔蘅借着篝火修补药囊。她将今日记录的"渫""稗"等字与市井传抄的药方残页比对,忽然瞥见刘昀在溪边清洗的青铜熏球——那器物虽然是汉时博山炉形制,内里却盛着雄黄混艾叶的古怪配比。

晨雾中传来新的歌谣,刘昀正教妇人辨认野葛根:"西月苗,八月根,黄土地里藏金珍。取汁拌蜜疗虚热..."崔蘅的指甲在桑木杖上掐出新痕,她终于发现这些药方虽效验如神,却与前朝医书的配伍大相径庭。

当最后一个病患停止腹泻时,流民营地己传出"明煦先生"的名号。崔蘅望着被妇人塞满野果的药箱,忽然将誊抄的药方递到刘昀面前:"先生看这'赤藤'二字,用楚简写法可好?

她的桑木杖头不知何时缠上了刘昀药箱的麻绳,在晨雾中随节拍轻轻晃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