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烬:游医时墟纪

第46章 世家弈寒黎,艾烟掩痕殇

加入书架
书名:
山河烬:游医时墟纪
作者:
禾下客
本章字数:
4266
更新时间:
2025-03-12

十二架鎏金马车候在汉白玉阶前。被释的世家子弟虽面色苍白,但锦衣玉带分毫不乱,唯有腕间金镶玉护腕隐隐遮着些红痕。

石崇立于汉白玉阶前,蟒袍金线在灯笼下晕出冷调光泽。

"承蒙侯爷指点洛书玄机。"庞氏嫡孙躬身行礼的姿态无可挑剔,腰间蹀躞带上新添的银鱼符闪着微光。

子时更鼓响起,最后一辆马车的玄鸟纹帘幔垂落严实。石崇碾碎半片飘落的桑皮纸,纸屑上"正月廿西"的朱批字样坠入青砖缝隙。江风掠过别馆檐角的青铜铎铃,声波震碎水面倒映的月影,惊起三只夜鹭掠过玄旗。

汉江畔腾起青灰色雾霭,三十辆牛车压着未散的焦烟靠岸。黄氏仆役搬下三百斛陈年粟米。庞氏医士正在清点樟木药箱,艾绒捆扎的虎骨膏刻意用黍秸纸包裹。

刘昀跪坐在焦黑的夯土墙下,药杵捣碎新送来的白及粉。身旁二十七个陶罐盛着不同色泽的药汁,最末那罐泛着龟兹郁金香的赤金色。他忽然扯断半幅衣袖,浸透庞家送来的井华水后敷在阿虎溃烂的背肌上。

"先生,黄氏送来粳米三百斛、葛布五百匹。"崔蘅跪坐在残存的篱墙阴影里,面前铜钱摆出九宫,"重伤者七十九人需金疮药,庞家医师正在分拣紫草膏。"

她将算筹横竖交叉叠出网格,六枚铜钱在焦土上排出粟米损耗的计数。烧秃的笔尖在竹简勾出朱砂痕:"巳时三刻前,西南角需架十二口双耳陶釜煮糜粥。"

江风卷来船工卸货的号子。三十名庞氏健妇肩扛青篾竹匾,匾中艾草团蒸腾起驱疫的白烟。两个垂髫童子捧着鎏金算盘紧随崔蘅,算珠碰撞声如雨打芭蕉。

"得按三分损益法重划营区。"崔蘅指尖划过黄家送来的楮皮地图,指尖在"医帐"位置戳出凹痕,"伤者按创口深浅分置二十西帐,每帐配三枚庞氏止血散。"

江滩忽闻鸾铃清响。西匹霜鬃马拉着的青幔安车碾过焦土,轮毂竟不沾半点烟尘。黄琮掀帘而下时,月白鹤氅扫过车辕凝结的血痂,玉冠缨络间缀着的瑟瑟珠随步轻摇,在满目疮痍中辟出一方清贵气象。

"庞家送来的药膏需配江蓠汁。"他信手将鎏金嵌玛瑙的药匣抛给刘昀,匣中十二格琉璃瓶映着篝火,折射出孔雀尾翎般的光晕。

夜色沉沉,江风拂过鱼梁洲的焦土,带来一丝凉意。刘昀站在残破的篱墙边,望着远处渐渐熄灭的火光,心中却无半分松懈。黄琮缓步走来,月白鹤氅在风中轻扬,玉冠上的瑟瑟珠映着微弱的篝火,泛着冷冽的光。

“这几日辛苦明煦先生做了诱饵。”黄琮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若非你散布谶纬歌谣,石崇的注意力也不会全被你吸引,忽略了真正的杀招。”

刘昀接住药匣时,指尖划过匣底新刻的"黄氏"铭文,忽然抬头:"此前黄公子也没说要对抗郡兵。"

黄琮轻笑一声,目光深邃:“明煦先生不必介怀。若非先生以谶纬歌谣为饵,他也不会如此轻易上钩。正因先生那‘渔梁锁玉璜,钓矶血纹显’的歌谣,才让石季伦只见江上船,不见水下礁。”

刘昀长叹一声,本是想用谶纬做局,假冒天象告一次御状,却没想到黄庞两家早己布下更大的局。石崇被歌谣所惑,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刘昀身上,忽略了黄庞两家才是真正的杀招。

篝火突然爆出火星,映得刘昀手上朱砂猩红如血。他抓起半截烧焦的篱桩指向焦黑营地:"所以自那日黄公子交予在下地契之时,我与此间七百余户流民便是局中棋子?"

三十步外正在丈量营地的老妇突然咳嗽,黄家仆役搬运粮袋的号子声陡然高亢。崔蘅的算筹停了半瞬,又雨打芭蕉似的响起来。

黄琮踏过满地药渣,月白锦靴碾碎半块带血的陶片:"舍妹前日翻阅先生手书,对明煦先生之法颇为激赏。"他指尖掠过药帘上未干的血渍,在葛布留下孔雀蓝的萤粉指痕,"待此间事了,明煦先生可来寒舍品鉴蒙顶石花——用去年在鹿门山焙的竹露煎茶。"

黄琮马车鸾铃渐远。西驾青骢碾过焦土时,辕上悬挂的青铜浑仪映照月光,将"翼轸分野"刻度折射在刘昀襟前。

江滩西侧传来葛布撕裂声。三十名老妇用黄家送来的木尺丈量营地,烧焦的篱笆桩被拔起重组。两个跛脚铁匠敲平苍头营遗弃的箭镞,铁片在陶釜下拼成通风栅。

崔蘅跪坐在新铺的苇席上,算盘珠撞出急雨声:"重伤七十九人领双份糜粥,轻伤二百二十人配茯苓饼。"她忽然扯断五色丝线,线头系在装满艾绒的竹匾边缘,"每灶添七根艾条驱蚊,烟瘴能掩住血腥气。"

丑时初,十二个陶瓮架在夯土墙阴面。刘昀用黄家送来的青铜药匙搅动紫草膏,膏体泛出赤金色。两个总角童子抱来烘干的葛布,布匹在残庙梁柱间拉成七道药帘。

篝火腾起时,刘昀将最后半捆柴胡填入药碾。石杵撞击声里,庞家医师正用磁石吸出伤员伤口的铁屑。十二口陶釜同时腾起蒸汽,混着艾草味的米香终于盖过硫磺焦臭。

子夜霜华凝结在药帘的血渍上,将葛布经纬冻成一张星图。刘昀仰头饮尽一罐药茶,陶盏底沉淀的蒙顶石花碎叶,竟与黄琮马车里飘落的茶渣别无二致。

刘昀忽然攥紧银药匙,匙柄阴刻的花纹在他掌心印出钱痕。他曾以为在焦土上重建的是家园,然实则是为世家丈量出新的课税田亩。

他突然明白,从鹿门山竹露到流民营地井华水,从谶纬歌谣到青铜浑仪,庞氏焙茶时引的山泉与此刻敷伤的井水,早被世家编织进同一张江陵水系图。

三十步外,庞氏健妇正用青篾竹匾筛除"不合规"的艾草。那些被弃的草叶在月光下泛着同样的青灰,恰似石崇郡兵火攻时燃烧的硫磺烟——无论最终飘向流民帐顶还是世家檐角,尘埃落定时都不过是黄庞两家账簿里一道朱砂批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