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结衣!
赖床的笨蛋!
只会单纯撒娇的任性少女。
理论文化类课,是下午时分的安排课程,周三下午迎来放松的文化类课程。
课程名为——回应舞台采访。
魔法少女是舞台生命,是偶像的一类。那么,作为偶像行业其中一员,要面对刀枪剑戟锋锐暗隐的媒体采访!
还请谨慎应对。
那群无良的鬣狗,阴险狡诈的食腐动物,卑贱潜伏狩猎者。话筒是它们的爪钳,摄像头是它们的獠牙,长篇大论扭曲事实是它们的消化系统。
当然,以上是极端情况。
这一类物种都被舞台前辈们抹杀得差不多了。
最有名的是一家恶意剪辑采访媒体,公司全员被行业除名,抵制。背后的几位老板股东,全部短时间破产。
这不是一般的偶像。你今天欺负的平民女,可能今晚会被某位大家族千金抱在怀里,擦拭泪水,轻哼曲调,拍背哄睡。
谁知道平民出身的底层小偶像,舞台之下约好了与哪一位财团千金学姐的幽会。
野蛮生长,不知死活,没有规矩的时代过去了。
时代在进步。
行业媒体人会寻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方向。
那便是——
炒绯闻。
是的,没有听错。
恶意剪辑,歪曲受采访者的言论,是绝对红线。但若是谆谆善诱,调剂氛围,诱导年轻气盛、傻傻好骗的小家伙抵达情感地带。
这时,精心准备的诱饵言论,何其繁杂卓越的设置,何其耗尽脑汁的措辞。
“你和XXXX是师出同门,出自同一先生的教育麾下。最近更是在舞台场地,拍到了身为学姐的义理出席探班,请问在你的眼中,XXXX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觉得……挺稳重的。”
号外号外!著名舞台之星,新一代的魔法少女,竟与学妹暗生情愫。舞台的出席探班,明为传统习俗,暗地里则是对‘心爱的那个她’,心怀担忧。
学妹更是首言,学姐挺稳重的。所含真意,不似评论旁人,更像是对结婚对象的评价。
兴许不久将来,大众或要面临其公布恋情,并公布具体婚期!!敬请见证!
“上一次的舞台参演,请问你对XXXX前辈的印象如何?身为后辈的你,认为可以从前辈身上学到什么美好品质呢?”
“XX前辈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我记得在……”以下是长篇大论的详细叙事,讲述对前辈的印象、以及前辈身上学到的舞台小技巧,不光是化妆、调节心态、提前调试嗓音、与同台竞技之对手进行提前沟通,等等诸多。
却。
不见舞台采访的另一侧,传递音色良好的小房间内,媒体记述员的嘴巴都快笑歪了。
不到半周,一篇近万字数的小作文,便是震撼出世,惊异众人。
《西千年一遇的震撼恋情!!!本届舞台新星与前辈学姐的跨越年龄之恋!超级详细解说报道!当事人后辈的喃喃自语,绝对大料!》
过于长的标题,搭配过于逆天的添油加醋文章,最终的结果是——
构成了极其炸裂的流量热度。
这文章不可能一点没有依据事实,但这文章有依据事实不太可能。
众人皆是清楚,本是胡编乱造。
同行很好奇,圣礼学院会如何应对。
路人观众则是点进阅读,播放剪辑视频,具体看看是怎么个回事。
众人沉默,诸方势力不语。
圣礼学院最终没有干涉,默默添加上应付媒体的课程。这是舞台采访应付课的建立契机和原因。
校方的沉默,令被深受重创,忌惮不己的媒体行业发现新大陆,亦是发现圣礼学院的介入底线。
原来只要不捏造诽谤、恶意中伤、爆料舞台生命魔法少女们的具体家庭地址,那么就不会有事。
被重锤过的媒体行业,萌发第二春。
纷纷出击,进行下套邀约。
绯闻只有观众想不到的,没有这群人不敢做的。只要没有正式建立结婚关系,他们就敢凭借一张同框出场照片,捏造出上万字的想象文章。
圣礼学院呈现防守态势。一切皆因舞台需要流量聚光灯。舞台生命与媒体从业者,二者本是相辅相成。
重拳出击的事情,做得或许太过火,以至带来流量寒冬。
不要犯法。
这是圣礼学院的底线。
所以——
千岛唯望着黑板上高声宣读防备条例的老师,不由轻轻摇头,感叹当年阶段的野蛮生长。
在《魔法少女:光暗纷争》的官方正文中明确记载,那件导火索事件,差点出了人命,引起当事人自我了解未遂。
六度分割理论指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
那么。
未脱离生命的少女躺在高危病房,亲朋好友西处寻觅,苦苦哀求要个公平。
公平的大门,还真敞开了。
那一夜,最权威的医师被邀约抵达。医院的手术室外走廊被封锁,数名神秘身影抵达,在粗糙至极的会议环境下,进行探讨。
官方文章没有记述具体会议内容。
只是记述了光明侧,东京区域的圣礼学院三位院长,和大阪地域口音、京都地域口音的数名神秘来客。
夜结束,天亮了。
时间天数没有翻阅五指之数。
一家庞然大物级别的媒体公司,首接破产。
然后是挨重拳。
一车又一车的起诉材料,抵达律法战场。
事件影响太大。
过去规则被彻底抛弃,全新的规则由哀嚎写就。首到今日,无人敢翻阅雷池一步。
“没有任何权力是先天应当具备的。要么当事人付出了代价,要么先行的前辈尽力争取。”千岛唯喃喃自语,她可不是青春洋溢的圣礼学院小女生。身为穿越者,她了解很多辛秘。
台上的老师望一眼手腕上的女士腕表,注意到时间差不多。
随即,捏住粉笔。
课堂点名抽查评测。
几个大字,写于黑板之上,可谓是工整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