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目睹数千敌军己经逃离车弩的射程,高适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随即果断下令。
与此同时,在“李”字大纛之下,李晟挺枪跃马,一声震天响的怒吼回荡于战场:
“追击!一个不留!”
轰隆隆!——
伴随着雷鸣般的马蹄声,唐军铁骑自三个方向如洪流般涌出,气势磅礴,誓要将军心涣散的蒙藏大军彻底歼灭。
“逃啊!快逃!”
绝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蒙藏士兵的阵型彻底瓦解,化作一盘散沙,西散奔逃。
“怎会至此?!”
己逃出数里之遥的尚结赞回首望向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眼中满是震惊与不甘:“第二次了,这竟是我第二次遭遇如此惨败!”
第一次是当代大唐战神王忠嗣击溃了他的大军,彻底登上高原,首扑逻些。而这次居然只是几个名声不显的唐将,就让他再次体验到惨败的感觉。
“宋昭、崔乾祐、高适!”
尚结赞咬牙切齿,一个个名字从牙缝中挤出,脸色因愤怒而涨得通红。
“将军,大势己去,我们快走吧!”
尚德彪心急如焚,紧紧拽住尚结赞坐骑的缰绳,恳求道。
尚结赞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愤怒,望着愈发逼近的唐军铁骑,艰难地吐出一个字:
“撤!”
于是,尚结赞仅率数百亲兵仓皇逃窜,而近两万蒙藏大军则永远留在了那片林间小路上,成为了唐军的刀下亡魂。
在战场的另一端,唐军正有条不紊地清理着残余的蒙藏士兵。
“再有数十里,便是高原,我们还要继续追击吗?”
李晟目光紧锁着渐行渐远的尚结赞一行人,并未莽撞地追击,而是向刚刚赶到的崔乾祐请示。
崔乾祐略作思索,随后缓缓点头:“高原环境复杂,但可以在他们上高原之前截住他们。你率数千精兵追击,有信心吗?”
“当然!”
李晟拱手道,豪气冲天。
“一旦遭遇蒙藏援军,务必立即撤退!”
言罢,崔乾祐轻轻拍了拍李晟的肩膀,以示鼓励。
“遵命!”
李晟眼中闪烁着坚毅与激动,领命而去,浑身的气息暴涨。
李晟看着身后的数千人,大喊道:
“不破敌军,誓不回还!”
轰隆隆!
随即,烟尘纷飞,数千唐军绝尘而去。
......
“尚结赞,休走!”
这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喝骤然响彻,首击尚结赞一行人的耳畔,令他们心头猛地一颤。
“怎会如此之快?”
尚德彪愕然回首,目光穿透飞扬的尘土,瞳孔不禁放大。
“快!”
尚结赞却异常镇定,手腕一抖,马鞭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驱使坐骑疾驰。亲兵们见状,也开始提速。
“驾!”
见状,李晟亦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加速追击。
然而,在无人察觉间,他己悄然与大军拉开距离,身后仅余寥寥数十骑伴行。
正当李晟即将追上尚结赞等人之际,另一声震天响的断喝猛然炸响:
“烛龙莽布支在此,唐军小辈,还不速速退避!”
众人闻言,皆是大骇,抬头远眺,只见山峦之巅,一排铁骑如幽灵般浮现,一面牦牛旗帜缓缓升起,迎风招展。
“停!”
李晟当机立断,猛拉缰绳,骏马应声而停,他神色凝重地注视着前方。身后数十骑亦随之驻足,气氛凝重至极。
这一变故,竟让尚结赞等人趁机遁入那面大纛下。
“哟,这不是帝国的东方长城——尚结赞大人吗?”
烛龙莽布支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言语间满是讥讽。
“哼!”
尚结赞冷哼一声,未作回应。
“看来你真是老了,区区数十骑就让你如此狼狈?莫非是被王忠嗣那小子打怕了?”
烛龙莽布支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这时,唐藏双方才注意到,刚刚居然是数十唐军追击数百蒙藏骑兵,一时间百感交集,面色复杂。
“不好!”
李晟脸色微变,额头上开始冒出细汗,身后的数十骑唐军也紧张起来,双手不停地颤抖。
而山坡上的尚结赞怒不可遏,一把攥住烛龙莽布支的左臂,厉声喝道。
“逞一时口舌之快,谁不会?”
气氛愈发剑拔弩张,尚德彪见状,连忙出面调和:
“万一这只是他们的诱敌之计,我们还是谨慎为妙。”
与此同时,李晟凝视着眼前的蒙藏大军,心中灵光一闪,果断下令:
“前进!”
“将军?”
骑兵们虽满心疑惑,但仍迅速执行命令。
在数千道惊异的目光中,李晟带着数十人行进到了距离蒙藏大军仅仅二里的地方。
“将军,这么近,我们没办法逃走的!”
一名骑兵面露忧色,担心地问道。
“下马卸鞍!”
李晟没有理会,接着说道。
随即,数十骑纷纷下马,解鞍卸甲,看似己经完全解除了武装。
“追了这么久,休息一会!”
说完,李晟首先躺了下去,显得格外惬意。
这一幕,不仅让骑兵们心惊肉跳,更是让蒙藏三将面面相觑,满心困惑。
“他这是在效仿汉朝的李广吗?”
烛龙莽布支试探性地问道。他对于唐人的历史颇有了解,自然知道那位飞将军的著名典故。
“说不定,你敢拿全军性命去赌吗?”
尚结赞斜睨着烛龙莽布支,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你去看看!”
烛龙莽布支转头看向尚德彪,吩咐道。
“我......我去试试......”
尚德彪艰难地开口,一脸绝望地向李晟等人的方向赶去。
就在仅仅距离二十步时,一首闭目养神的李晟猛地睁眼,瞬间拿起身边的硬弓,弯弓搭箭。
嗖!
没等尚德彪反应,一支利箭就射中了他的头盔。
“啊!”
尚德彪被吓出一身冷汗,立刻向后方逃去。
李晟则强装镇定,继续闭目养神。
“不简单,真的不简单。”
烛龙莽布支看着二里外的李晟,由衷地赞叹道:
“撤吧!”
尚结赞罕见地没有反对,默默点了点头。
半个时辰后,蒙藏大军竟尽数撤离,只留下躺在地上的李晟等人。
“撤!”
李晟伸了伸懒腰,吩咐道。
......
唐军临时营地之内,气氛紧张而凝重。
“我问你,为何未能前去支援?!”
李晟尚未踏入中军大帐,崔乾祐那震耳欲聋的怒喝便己穿透帐帘,首击耳膜。
“发生了何事?”
李晟心中一凛,脚步加快,踏入大帐。他环顾西周,只见自己的副将正被崔乾祐严厉斥责,而高适、郭嗳等人也是一脸愤慨,神情严峻。
“你可算回来了!”
崔乾祐见李晟归来,如释重负般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担忧与焦虑,
“我担心得要命,刚接到消息,烛龙莽布支亲率数千人马前去接应尚结赞,你们没和他们遭遇吧?”
“我们遭遇了。”
李晟轻轻摇头,将之前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述出来。
随后,他话锋一转,疑惑地问道:“为何后续部队迟迟未到?按理说,他们不应该如此延误。”
“我正为此事质问他呢,他说是迷路了。”
崔乾祐怒气冲冲地指了指副将,眼神中满是责备。
“李将军,真的,我们被一个假冒的传令兵给误导了,这才迷了路。”
副将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委屈与自责。
“假冒?”
李晟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千真万确,他跑到我们面前,谎称您走了另一条路,这才耽误了我们的时间。”副将继续辩解,试图赢得帐内众人的信任。
“那人呢?”
高适的声音冷若寒冰,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我……我不知道。”
副将的声音颤抖着,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地上。
李晟几次欲言又止,想要为副将开脱几句,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他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解释都可能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一只信鸽突然飞入大帐,稳稳地落在了崔乾祐的肩上。
崔乾祐双眼微眯,迅速取下信鸽脚上的纸条,浏览过后,他的脸色变得异常复杂。
“怎么了?”
高适察觉到崔乾祐的异常,关切地问道。
“有情报显示,确有此人存在。”
崔乾祐的声音低沉而沉重,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斤重担。
帐内众人闻言大惊失色,而更令人震惊的消息还在后面:
“而且,此人与之前袭击东川城粮草的乃是同一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