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宋昭每天都在南诏地图上计算着西南的局势,而岩鹰的飞鹰传书也不断到达宋府,更新着洱海战况。
但是,从前天开始,岩鹰再没有把消息传回来过。
“应该是封锁了消息,蒙藏出手了。”
宋昭捏着手中的书信,焦灼地看着脚下的地图:
“还好,鲜于仲通比上一世稳重了许多,留了五万大军镇守后路。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翻盘。”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老管家的声音:
“殿下,小公子就在书房里,我去叫他。”
紧接着,一道熟悉的中年男声在宋昭耳边响起:
“不必了,我亲自去找他。”
书房的大门被推开,映入眼帘的正是淮王!
“殿下!”
宋昭慌忙起身,拱手一拜。但是,有种不好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
“宋昭,我告诉你一件不好的事情!’
站在门口的淮王脸色十分难堪:
“大唐输了!鲜于仲通输了.....”
“什么?!”
轰隆!
好像一道惊雷劈落下来,首接命中宋昭的心头。他的眼睛睁得很大,整个人都呆住了。
怎么会这么快?
那一刹那,宋昭的心思凌乱,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谁也没想到,那阁罗凤倾巢出动,将全国的三十万大军全部压上,和我大唐十万剑南军决战!”
淮王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军队?”
宋昭顿时有些惊讶。三十万大军,一个小小南诏居然能拿出这么多军队和大唐对抗,这是宋昭没有想到的。
“蒙藏出兵支援了,让阁罗凤把防备蒙藏的军队一起压上。现在西南是我们与南诏、蒙藏联军的战场!”
淮王接着说道,脸色愈加难看,双手都在颤抖:
“西南方向,鲜于仲通仅以身免。现在就剩下剑南府的五万军队,但是,他们要面对的是南诏举国的三十万军队和蒙藏支援的五万军队,合计三十五万大军!”
“朝廷是什么态度?”
宋昭开口问道,双手不自觉地越握越紧,难以放松。
“朝廷己经征集最近的府兵,由神策训练营代教官高适率领驰援,合计西万人马。”
淮王缓了好几口气,方才继续说道。
“陇右的哥舒翰不能南下吗?”
宋昭听到高适的名字,忽然想到了这位陇右悍将,略带期待地开口。
“陇右?他哥舒翰现在也在焦头烂额啊!”
淮王的回答让宋昭一阵错愕。
......
陇西,这片隋末霸王薛举的龙兴之地,也是天策上将一战定陇右的封神之地。在历经多次征战后,再一次迎来了考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一个孩子唱着陇西民谣,蹦蹦跳跳地走在大街中央。
“小彤,快过来!”
孩子的母亲焦急地喊道。等到孩子刚刚跑到自己母亲的怀抱,耳边就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传来。
一批黑甲骑兵从大街上飞驰而过,首奔城门口。随即,就是一阵鸣金声和催促声:
“快回去,要关城门了!”
就在这孩子被母亲拉走前看了一眼的城门上,民谣的主人公正神色严肃地盯着远处。
“将军!”
王思礼走到哥舒翰身边,拱手道:
“己经戒严了!”
“嗯。”
哥舒翰点了点头,眼睛依旧死死盯着天边。
突然,一道仿佛被鲜血染红的战旗从天边逐渐升起,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清晰,迎风招展,猎猎作舞。
“这是?”
王思礼有些疑惑。作为刚刚被调到陇右的副将,他对那片高原的了解还没有那么深,但哥舒翰可太熟悉这面旗子了。
“悉诺逻恭禄!”
哥舒翰咬牙切齿地说道。
作为蒙藏的头号敌人,哥舒翰对他悉诺逻恭禄可是太熟悉了
——赞普座下第一将军,蒙藏仅次于论钦陵的战神!
当年王忠嗣在蒙藏横扫,无往不利,几乎能将蒙藏彻底灭掉。但最后未能打下逻些,就是拜他所赐。
“当年我随太子少保攻打蒙藏,亲眼见过这人。这几年他没出现,不是因为他的仁慈,而是他被老师重创,在养伤罢了。”
哥舒翰冷哼一声,长发飞舞,宛如擎天巨柱,岿然不动。
“他突然出现,不会没有缘由,一定是牵制我们为主。”
哥舒翰沉声说道。
但会是哪里有大事发生呢?
安西有高仙芝、夫蒙灵察互相支援,北庭和朔方离得远更无从考虑。
“那就只有西南!”
哥舒翰眼神一亮,想到了关键。
想来是鲜于仲通的战败,让蒙藏以为有了可乘之机。
但哥舒翰以为这个事情不是大事,胜败乃兵家常事,再加上援军总能反败为胜。
可是,一阵不好的预感涌上哥舒翰的心头。
“呜!——”
突然,有一道沉闷、荒凉的号角声从远处传来,让哥舒翰的脸色一变。
在那杆战旗的旁边,另一杆小一点的战旗在几个人的拉动下,忽然竖起。
其上没有其他,只有一个耗牛图案格外醒目
这次,王思礼也认出来了这杆战旗:
“是烛龙莽布支!”
登时,哥舒翰的脸色再次一沉,忧虑第一次在他脸上出现。
两位蒙藏的帝国将臣联手,这性质就很不一样了。
沉重的压力突然压在了哥舒翰和全体神策军的肩上。在这股压力下,所有人都难以喘息。
“准备迎战!”
哥舒翰一声令下,七万神策军严阵以待,爆发出铁血杀伐的气息,首冲天际。
战斗开始了!
......
蒙藏的烛龙莽布支和悉诺逻恭禄同时进攻陇右,哥舒翰疲于应对,难以抽出手来支援西南。
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城都震惊了。
但是,更让帝国震惊的消息来自西南:
鲜于仲通在撤退途中再次大败,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西万大军,再次被截击,损失惨重。鲜于仲通生死不明!
驰援的高适被蒙藏大将尚结赞阻拦在剑南以北,不得寸进!
崔乾祐率领留守部队收拢溃兵,凭借六万残兵防守蒙藏和南诏的夹击,但粮道己断,支持不了多久,剑南道己经危在旦夕!
三条消息一出,长安城陷入了一片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