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来到8月8日。
陈真海三人搬到了台县其中一套一楼带院的房子里。
这套小三居室,房本面积58平方,但是实际使用有79左右,加上前后都有院子,原房主大部分的家具都没有带走。
而且房子整体比较干净,一看就是原房主住的时候很爱护。
院子里还种了葡萄,己经结果了。
之所以选择搬过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住过来,才能第一时间知道拆迁的消息,而且也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
至于乡下养的家禽,就先拜托邻居小雨妈妈帮忙喂着。
孙大壮身体还没好利索,也没法出去打工,陈珊珊建议是给两百块帮忙喂一下。
他们三人也只是带两身换洗衣服和一部分生活用品过去的。
家禽确实不方便带过去。
孙大壮当然没收这钱,陈真海送过去的时候双方推却了几次,最后也没收。
反正等之后买点吃的喝的用的等等送过去,肯定不让人家吃亏的。
他们三人也是借口出去打工,偷偷搬出去,左右县城也没村里人在那,也不怕被认出来。
也就搬过来不到4天,好几次看到有人过来秘密考察。
旁人可能没在意,陈珊珊一家人基本是天天守在院里往外瞧。
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看来离通知很近了。
果然8月11日一早,社区工作人员,敲锣打鼓地通知、粘贴拆迁告示。
并且告知了优先签署拆迁协议的会有万元奖赏,少一天签就少一千元一天,十天内有效。
工作人员前脚走,社区住户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商量。
陈姗姗一家后脚带着准备好的房本、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等到拆迁临时办事处签字。
“你们先仔细看看拆迁补偿的细则,是要现金还是房子补偿?另外你们户口不在这儿,所以额外的户主补贴是没有的。”
工作人员态度还算客气,通知刚发下去,就有住户来签字,也是给他们开展拆迁工作起了个好头,所以说话的语气很好,解释的也很仔细。
这个事,他们早就商量过了,全部要钱。
毕竟有钱才能生钱啊,虽然后世古镇附近的商铺租金都会涨,但是最快也要等五年以后,太久了。
陈姗姗有更好的投资地址,这半个月她脑子可没闲着,06年全国的房价都不够,就连海市那边也才5000左右一平方。
可她拆迁款加一起也就只够买一套北上的,可要是在临城市就不一样了。
临城市是三西线城市,房价也就500-2000左右,最主要的是她对这里最熟悉,哪个小区在后世涨的最多、哪里拆迁,虽然不能说百分百了解,但是能知道个大概。
尤其是她还记得临城市最成功的商业街——锦华街。
开盘价2500-3000元/平方的商铺,宣传的时候那叫一个高大上,不到半年所有铺子全都销售一空。
可05年8月开市,因各方面的原因,没客流,造成大批买主低价转让,还没人接盘。
06年的时候甚至有人半价转卖。
原开发商卖完商铺就跑了,商业街无人管理,也就是06年年底戏剧性的一件事发生了。
某位买了商业街中心位置的浙商大佬,找到商业街不火的问题是因为街中心是单向的。
街头连接解放路的这边客流量还可以,街尾是封闭的,拦路墙挡着的,就一点生意都没有。
这位浙商大佬找到相关人员协商沟通后,在10月打通了这条路,正好连接的地方是另一个综合百货市场。
就像堵死的血管突然通了,不仅锦华街火了,连带着综合百货市场生意也更火爆了。
锦华街走的是中高端路线,百货市场是中低端路线,互补互利,双赢。
自此之后锦华街的商铺价格蹭蹭地往上涨,08年全国房价下跌的时候,这里的价格依然是缓慢增长的。
陈姗姗就是要赶在这个时间差低价买。
“谢谢,我们全部要现款。”
“我个人建议可以留一套住宅,其他的要现款。”
工作人员也是好心建议。
“谢谢姐姐,我们想好了。”
被叫姐姐的工作人员,看起来30左右的样子,被十八岁的小姑娘叫姐姐,比干巴巴夸她好看还高兴。
毕竟哪个女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
接下来那办事效率都快了很多。
让其他同事跟着陈真海夫妇去丈量核实房子面积,陈姗姗这边签署相关文件。
陈真海夫妇对丈量的工人也不吝啬,塞烟递水、说好话那也是一个没落下。
为了这个,私下里没少跟陈姗姗对练。
好在结果是好的,工人手一抖就这儿多几十公分,那多一点的。
别小看这几十公分,最后生生多出了20多平方面积出来。
这一天也就他们一家来,但是核实好之后,天也黑了。
陈真海要请他们一起吃饭,工人们摇头,烟酒啥的,塞衣服包里就行,要是被人看到跟业主出去吃饭。
那可就说不清了。
他们家一共8套房,也是第一天来签字的,所以补偿一共是8万。
之前总房产面积是512平方,最后丈量拆迁面积是537平。
另外还有果树等赔偿。
他们要的全是现金,所以是按照县里平均偏上的标准999元/平补偿。
最后拿到手的总补偿款是624563元。
农村信用社成立了专项补偿小组,所以转账速度也很快,两个多小时就到账了。
当然拆迁办也给了他们三天搬家时间,若是三天后还没搬走,就按照合同内容强制执行。
这次陈姗姗三人真是飘忽忽的回家的。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减去买房的成本291500元,也就是就赚了33万多,那不跟做梦似的?
谁敢想?
关键还没怎么费力气。
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面,盯着那一串串的葡萄,久久没说话。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嘴。
“咱们上次给祖宗上供的东西还是少了点,明儿咱备个烧乳猪怎么样?”
“买它一车金元宝烧过去!”
“嗯,上茅台酒!”
“......”
某处坐定打坐的祖宗,鼻头莫名发痒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