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汐端坐在桌前,她的面前摆放着一份流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各种表演项目。
她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节目单上的每一行字,仿佛要把它们都看穿似的。
她手中握着一支笔,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一些重要的信息。她的字迹工整而娟秀,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那么认真和专注。
与此同时,瑶年厌鹤工作室里,花年和李遇迟也正忙碌着。他们两人相对而坐,中间的桌子上铺满了纸张和画笔。
花年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不断地提出各种新奇的想法,关于灯光的布局、色彩的搭配以及效果的呈现等等。他的话语像连珠炮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从他的口中蹦出。
李遇迟则静静地倾听着花年的想法,他的手中握着一支铅笔,在纸上迅速地勾勒出花年所描述的灯光布局。他的绘画技巧十分娴熟,每一条线条都显得那么流畅自然,仿佛那些灯光己经在他的笔下活了过来。
突然,李遇迟不小心撞到了道具架,发出一阵声响。大家都被这动静吸引过来,花年皱了皱眉,但还是赶紧上前查看情况,确认没有大碍后,大家又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就在大家重新投入工作不久,场地的负责人匆匆打了
来电话,一脸焦急地说:“不好了,原定的灯光设备出了问题,没办法按时送到。”
众人顿时停下手中的活,气氛变得紧张起来。白妤晚放下手中的纸笔,冷静地问:“那有没有备用方案?”
负责人无奈地摇摇头。花年咬了咬嘴唇,眼神坚定地说:“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道具和简单的灯光材料,重新设计一个灯光方案。”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花年迅速和李遇迟重新测量场地,根据现有条件构思新方案。
白妤晚和沈念汐则开始统计现有的材料,列出清单。
就在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时,白妤晚突然一拍脑袋,想起自己认识一个灯光师朋友。
她急忙拿出手机联系对方,没想到朋友刚好有空,且有合适的灯光设备可以借用。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些。可新的难题又出现了,朋友的设备在城市另一头,距离较远,时间紧迫,运输成了问题。
李遇迟灵机一动,想到自己有个在物流公司工作的哥们。他马上拨通电话,一番沟通后,对方答应加急帮忙运输。
众人继续为活动做着其他准备,等设备一到就能迅速安装调试。
就在大家期待着设备快点送达时,突然外面狂风大作,紧接着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暴雨倾盆,这无疑让设备运输难上加难。众人的心又悬了起来,白妤晚望着窗外的雨,眉头紧锁。
李遇迟不断给物流的哥们打电话询问情况,得到的回复却让人担忧,道路积水严重,车辆行驶缓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离活动开始越来越近。就剩最后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