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他需要发妻平安健康、需要嫡子聪颖伶俐,就连他的嫡女都绝对不能落于人后。
比起只希望永璜、永璋健康,弘历对于永琏和他血脉相连的亲人们期望是格外高的。
好在富察琅嬅从来都没有让他失望,面对自己的发妻,弘历心中是非常看重她的,这种看重和面对其他人的真心也好假意也罢都是不一样的。
只要有琅嬅在,弘历才感觉自己有了家,有了一份切实的依靠。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己经渐渐离不开她了。所以更不希望富察琅嬅为了这种事情将自己累垮,她接连生产后身子本就不好,本就受不得劳累,晚上的丧仪能不去还是不去的好。
但这位妻子一向贤德,一定有很多理由拒绝自己。
想到这里,他不管富察琅嬅同意不同意,态度有些坚决甚至强硬地开口:“今夜的丧仪就让青樱主持,她比晞月靠谱一些又出身大族,总不会出错,你就好好在后头休息,不要操心了。”
富察琅嬅面色一僵,她与弘历成亲多年,可有时候也不懂弘历究竟是什么意思,疑惑却又不能问、更不能反驳,于是只好落寞地同意。
她虽面上不显,心中却有些惶恐,思绪纷杂但有一点是格外清楚的,就是——弘历对她的要求,甚至说是弘历对他的嫡福晋、皇后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高过了一个正常人的极限。
但富察琅嬅没办法,弘历是皇帝,是天下之主,自己是她的妻子,就要尽好辅佐之责,自己只有成为一个尽职尽责、让世人称赞的完美皇后,才配的起弘历如今愈发可见的野心。
所以她生怕皇帝觉得自己无用,怕他觉得自己连这点苦都吃不了,担当不起中宫之责,给他丢人。
弘历见她瞬间就黯淡下去的脸有些烦躁,他不明白富察琅嬅心里头在想什么。
自己明明是在关心她,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的妻子,她为什么这样惶恐?
难道成亲这么多年,她还不懂自己吗?
“罢了,你好好休息。”弘历心中很伤心,语气都失落下来,此时也有些生气,但更多的是疲惫,累了好几天自然也没力气去哄人,于是首接起身离开。
“皇上——”
富察琅嬅见他这样心中也有了几分怒火,想问问皇帝心中到底有没有自己这个妻子,但是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她是将来的中宫之主,这样赌气的话绝对不能从自己口中说出来。
否则,只会让天下人指责她不懂规矩,甚至连累到富察氏。
富察琅嬅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呆呆地瞧着弘历离开的方向开口:“莲心,你说....我是一个合格的福晋吗?”
“自然是的。”莲心不懂主子为什么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她心里觉得是,于是回答的不假思索。
“那你觉得,在皇上心中我是一个合格的福晋吗?”富察琅嬅又问。
“这....”莲心不敢做皇帝的主,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莲心不敢回答,富察琅嬅也不敢在心中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她有时候都不敢告诉自己弘历心中有自己。
他那样多情、那样温柔,对待所有的妾室最起码都会维持表面的深情,时间久了,富察琅嬅都不清楚他爱的究竟是谁。
罢了,只要她还有着嫡福晋、中宫之主的体面,一切就都不重要。
晚间丧仪结束。
众人走在休息的路上气氛无比凝重。
无他,只因今夜皇上让青樱代主子娘娘主持,高晞月却事事冲在前头大出风头。
她们两个虽然名位相同,但终究还有一个先来后到的顺序。
青樱心中气急,却也知道不能在这种时候发作,于是出来后就冷着一张脸,快步离开。海兰见她离开急急追了上去,二人没一会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高晞月首接翻了个白眼,一句话也不多说坐上自己的软轿离开。
这两个都走远了,陈婉茵有些担忧地开口:“两位侧福晋这样争抢,是不是不大好?”
金玉妍笑容明媚,娇滴滴地开口:“这二位又不是头一天这样了,姐姐不会还没习惯吧?”
“夜深露重,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苏绿筠没心思讨论这两个的恩怨情仇,首接打断了两人的讨论,她累了一天只想回去逗一逗自己的永璋和璟惗然后好好休息。
金玉妍悄悄翻了个白眼,与二人道别后也离开了此地。
苏绿筠叹气,不明白为什么她们累成这个样子还能这样斗志昂扬。
该不会是因为自己生了永璋后身子虚了吧?不行....还是要好好保养才可以。
次日的仪程果然是富察琅嬅主持白天,夜晚为大行皇帝抄经。青樱或高晞月白日哭丧,夜晚主持丧仪,谁知道这二人依旧谁也不让谁,但是青樱总是更吃亏一些。
事情传到熹贵妃耳中,她面无表情地跪在佛前念经:“随她们去。老人走了,新人的争斗就开始了,紫禁城只有这样不断轮回下去,才能保证自己的鲜活。”
这话说的讽刺极了,崔槿汐轻叹一声走上前:“娘娘还在想皇上的事情?”
熹贵妃放下手中的佛经,眉宇中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只有疑惑:“我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他这么做的理由了。”
崔槿汐扶着她起身,二人走到榻边,熹贵妃扶着头坐下,她名义上虽然己经西十,但实际上今年不过二十九。她的脸上没有一丝丝皱纹,仿佛岁月真的格外怜惜她,除了气度,熹贵妃入宫十三年,竟然没有一点变化:
“我不该让胧月出那个风头,否则准噶尔也不会记恨她。皇帝拿灵犀做筏子打得我措手不及,无非是怕我让卫临在胧月身上动什么手脚,好以此为借口,免得她远嫁。”
崔槿汐适时递上一盏热茶,心中却依旧有些不解:“那皇上.....”
“因为他是皇帝。可讽刺的是在他心里确实最疼爱胧月,所以不愿意背负将女儿远嫁的痛苦和懊悔,但为了江山社稷,他又没得选。”熹贵妃说到这里,心中恨意更甚:
“这才让胧月自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