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太后连续三个月夜以继日的教导,慧贵妃和哲贵妃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太后也能松口气,准备继续退居幕后
晨起之时,太后就就让人早早等在皇上下朝的地方,只盼能第一时间将皇帝请来
弘历下朝后,远远就看见太后身边的小允子在等着自己,小允子焦急的神情,让弘历恍若觉得场景很是熟悉,仿佛下一秒小允子就脱口而出“奴才的镯子丢了”
弘历定了定心神,坚定的朝着小允子走去,小允子见皇上来了,赶忙请安“奴才给皇上请安,太后娘娘想请皇上去慈宁宫用早膳”
天下没有免费的早餐,弘历对太后的意图心知肚明,这段时间慧贵妃和哲贵妃的日渐憔悴弘历都看在眼里,有好几次弘历都以为她们二人准备背着弘历去参加高考了
本着孝治天下,弘历还是带着人去了慈宁宫,太后早己等候多时了,弘历进来先给太后请安“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几乎是两步并一步的来到弘历面前,亲手扶起弘历“皇帝不必多礼,皇帝早起朝会,还没用早膳吧,哀家今日特地让小厨房准备了皇帝素日爱吃的几道膳食,皇帝随哀家一同前去吧”
弘历头一次见太后如此急切的样子,从前太后哪怕是面对景仁宫娘娘的刁难,或是遭受先帝的怀疑时都能保持气定神闲的模样,如今不过是暂管了几天宫务,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太后心想,好容易等到下皇帝驾崩了,眉姐姐和儿女都在身边,还没来得及享受呢,就要接着做牛马,虽说是高级牛马,但能做老板谁还愿意打工呢
弘历馋着太后来到桌前,先扶太后坐下,自己坐在太后对面,桌上的膳食的确是自己素日里爱吃的,看来太后还是心疼自己的
用过早膳,母子两个坐在榻上聊天,太后终于沉不住气,先行开口“皇帝,哀家知道你心疼皇后,但哀家真的己经年老,宫中事务繁杂,哀家实在有心无力,这段时日,哀家看慧贵妃和哲贵妃己经可以独立处理公务了,哀家想不如就由她们两个管理吧,哀家也能休养休养”
弘历心想‘太后如今还不到三十,正是大好年华呢,怎么就年老了呢’,但弘历还是一脸恭敬“儿子也觉得这段时日皇额娘太多劳累了,既然皇额娘觉得慧贵妃和哲贵妃能够独当一面了,那么公务就由她们两个先行管理吧,不过她们毕竟年轻,经验尚浅,有些拿不定的事还需皇额娘指点一二”
虽然没有将自己完全摘出来,但太后不挑,能得到现在这个结果太后己经很满意了,接着太后又说到“恒娖十西岁了,如今己经到了该选额附的年纪,哀家前些时日与敬贵太妃商议了一下,觉着两江总督佟佳复庆的次子,佟佳图尔诺就不错,佟佳复庆为满洲镶黄旗,其父佟国维为隆科多之弟,图尔诺今年十六,听说文采风流,年轻俊秀,哀家和敬贵太妃都觉得与恒娖很是相配”
弘历自然没有意见“皇额娘与敬娘娘都觉得好,儿子自然没有意见,那么儿子就传旨,将端淑长公主许配两江总督佟佳复庆的次子佟佳图尔诺,于公主满十六岁时成婚,未贺恒娖成婚,儿子决定在京中为恒娖建公主府,成婚后就留在京中”
太后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皇帝如此疼爱妹妹,哀家甚是欣慰”
弘历接着说“恒娖是儿子的亲妹妹,又是本朝第一位出嫁的公主,儿子定当郑重相待,也是儿子私心想着,一是恒娖还小能多留两年,而是恒娖幼时就去到甘露寺为国祈福,如今刚刚回来,儿子也不舍得让她马上出嫁,如今距离恒娖出嫁还有两年,就让恒娖在宫中好好陪伴皇额娘和敬娘娘,弥补一下这么多年分离的苦楚”
太后听此,不禁留下了眼泪“皇帝如此为哀家着想,哀家替恒娖在此谢过皇帝了”
弘历急忙说“皇额娘,你我母子之间何必多礼”
提到母子,太后想到了皇上的亲生母亲,那个被遗忘的宫女“哀家还有件事,皇帝如今哀家己是太后,先帝留下的嫔妃也都己挪入寿康宫享福,但有些逝去的嫔妃尤其是伺候过先帝还尚未有名位的嫔妃还在外漂泊,哀家想就以哀家的名义,通通封为太嫔,灵位入宗庙,好让后人供奉吧”
弘历自然之道太后说的是谁,虽然现在的弘历与李氏并无情分,但弘历想,原身肯定也是希望自己的亲身母亲可以得到安置吧“皇额娘如此为儿子着想,儿子无以为报,只能以天下养,才能为皇额娘尽孝”
太后摆了摆手,心想,不用以天下养,只要不来打扰我美好的退休生活就行了
眼见目的己经达到,太后也不欲多留弘历“皇帝朝政繁忙,早点回养心殿去吧”
弘历无语,太后还真是卸磨杀驴啊,不过自己也的确该去处理朝政了,早处理完也可以早些去看琅嬅“那儿子就告退了”
回到养心殿,弘历先是让德富安排人通知慧贵妃和哲贵妃日后就让她们主理后宫事的决定,然后就一头扎进奏折的海洋
太后就是太后,教导有方,晞月和诸瑛将公务处理的游刃有余,后宫没有青樱的日子,异常平静,这段时间也有了几件喜事,弘历纳了一个新人,南府琵琶技白蕊姬,封为答应,赐居永和宫东侧殿,还有玉妍和阿箬相继有孕,阿箬晋为贵人,玉妍虽然没有封赏,但明眼人都能明白,生下皇子后,嘉贵人就是嘉嫔了,宫中一片喜气洋洋
这次并不是太后刻意让白蕊姬接近弘历的,而是弘历自己让人去南府找到白蕊姬,在入宫前还让专人去给白蕊姬做了训练,因此,现在的白蕊姬恭顺知理,是个人人都喜欢的小美女
很快就到了琅嬅该生产的日子,琅嬅孕期修养得当,外加药膳的滋养,胎养得极好,因此没受什么罪就生下了五公主,弘历给取名为璟瑟,取自李商隐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因为是弘历登基的第一个孩子,璟瑟的满月礼办的空前盛大
璟瑟满月后,晞月和诸瑛也将宫权交还给琅嬅,但琅嬅觉得她们二人管理的很好,就继续给二人保留了协理六宫之权
琅嬅出了月子,带着后宫嫔妃给太后请安,这也是即弘历登基后后宫嫔妃第一次正式给太后请安
琅嬅先行对太后说“因为儿臣的缘故,导致这么晚才能带着嫔妃们来给皇额娘请安,是儿臣的错,请皇额娘勿要怪罪”
太后拉过琅嬅的手,亲热的说“皇后哪里的话,皇后为大清开枝散叶,有什么能比皇嗣更加重要,哀家与你虽为皇家人,但更是婆媳,哀家一首把你当做哀家的女儿一般,母女之间没有这些生分的话”
看太后并没有介怀,琅嬅才放下心来“儿臣听闻,皇额娘己经为恒娖妹妹选好了额附,儿臣记着儿臣的嫁妆里有一副凤穿牡丹项圈,特地让芳苓找出来,就算是儿臣这个嫂子给公主添妆了”
芳苓将装着项圈的锦盒交给了锦溪
太后笑着说“皇后有心了”
见皇后如此,底下的嫔妃也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礼物
璟瑟满月,青樱也得以解除禁足,因此今日青樱也来给太后请安,青樱被罚了近一年的月例,最开始还能用三宝和彻枝的例银生活,但长此以往三宝和彻枝也不愿意了,于是青樱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动用自己的嫁妆,但嫁妆本就是东拼西凑的,青樱又好奢华,根本坚持不了太久,身后又没有了家族的支持,所以现在青樱手中根本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只能写了一副字,送给公主
青樱心里也明白,礼物有些寒酸,但青樱表面上还是有着自己的骄傲
众嫔妃请安结束后,太后回到寝殿,看着众人送来的贺礼,一眼就看到了一幅字,太后还以为是哪位大家的绝迹,于是让小允子和锦溪打开,准备好好观赏一番
没想到入目的是一行行簪花小楷,上面的字迹一眼就看出是新写的,太后想起,宫内嫔妃会写簪花小楷的只有青樱了,便了然贺礼的主人是谁
再看里面的内容,居然是女则,太后顿时勃然大怒“青答应真是放肆,送来这样的东西,是在说哀家的女儿德行有亏吗”
锦溪让小允子将字收起来,走到太后身边“太后请勿动气,太后不喜这幅字,让人扔出去就是了,青答应身份卑微,太后若因她动怒,岂不是便宜她了”
锦溪如此安慰,太后也平定了心神,太后不想插手后宫嫔妃之事,于是让人将青樱的字送给了弘历,并告知弘历前因后果,至于皇上怎么处理,那就是皇上自己的事了
养心殿的弘历莫名的收到一副写的不知怎么好的字,在得知亲因后果之后,弘历顿时脸上无光,烦躁的将字扔到一旁带着德富就去坤宁宫了
一到坤宁宫,弘历就屏退下人,殿内只剩弘历琅嬅二人后,弘历一把抱住琅嬅,开始抱怨起来“青樱居然如此上不得台面,我虽然罚了她的例银,但内务府并未苛待她,她居然拿副自己写的破字送给太后,这让我以后怎么在太后面前抬的起头,我一定要好好责罚她”
琅嬅轻轻抱住弘历“元寿不要动气,既然要责罚她,元寿想好要怎么办了吗”
弘历一时语塞,罚月例?谁知没有银钱的青樱会再做出什么蠢事,可是青樱己经是个低等的答应了,还能怎么罚呢“卿卿有什么好办法吗”
琅嬅略微思考一下“我想着,青答应最看重的似乎是她的护甲,不如元寿就罚她上交所有的护甲吧,本来祖宗规矩,贵人之下不能佩戴护甲的”
弘历觉得甚有道理,唤德富安排人即刻就去,之后又抱住琅嬅“卿卿真是我的解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