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你提退婚,我高中状元你哭啥

第四章 谋生之道

加入书架
书名:
落榜你提退婚,我高中状元你哭啥
作者:
断茄明月
本章字数:
53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现在你满意了吧,方仲永!从此以后,你我再无瓜葛!你若是再来纠缠,可别怪我周家不客气!”周员外恶狠狠的冲着方仲永道。

要不是在场人太多,他真的连杀了方仲永的心都有!

毕竟,从来都是他周家占别人便宜,这还是第一次让个小辈占了他周家的便宜!实在是让他的心都在滴血!

“等一下!这休书收好,从此以后,我与你周家恩断义绝!”方仲永将剩下的《休妻书》全部扔给了周家的人,而后潇洒的扬长而去,丝毫不带任何的停留。

那决绝的背影,让周柳柳看了都不由得一震,仿佛又看到了十年前,那个光彩夺目的神童少年。

这人……怎么好像又变厉害了?!

不像是几天前那个被他们周家压榨的跟傻子一样的方仲永了!

于是,周柳柳不禁有些后悔道:“爹,你说他会不会又变聪明了?又恢复了昔日才华?那样的话,咱们就这么送他走,岂不是亏了。”

“不可能,就算他再聪明,这么多年不读书也早废了。会写点破诗有个屁用,读书人关键还是要靠科举。这方仲永十年六次落榜,信心都崩溃了,绝不可能再考中,注定只能当个废物。而你未来的夫君汪公子,那才是真正的才子!未来的举人!咱们绝不会选错!你爹我外号可是铁算盘,算无遗漏!”周员外自信满满的道。

“嗯嗯,我绝不可能选错!我马上要成举人夫人了!至于方仲永,一辈子都是个臭童生!”周柳柳闻言也放下心来,甚至脑海中己经幻想出当了举人夫人后该怎么打方仲永的板子了!

必须把今日受到的羞辱,百倍奉还!

……

另一边,出了一口气的方仲永当即说话算话,将银子分给各位乡亲道:“多谢诸位叔伯兄弟今日助我一臂之力。这十两银子,仲永需要给父亲买药。剩下二十两银子,还请诸位叔伯兄弟分了吧。”

“这怎么好意思呢……”长乐村的乡亲们看到那白花花的银子都是眼前一亮,但又有些不好意思真拿。

要知道在大昭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还是特别强的,差不多就是一石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粮食,要是换成粗粮还能更多,足够一家三口的吃喝了。

毕竟,就是县城干活的苦力们,一个月也就赚个一两银子。

而像他们乡下的这种村民,赚的就更少了,一个月种地累死累活,可能也就赚个半两银子。

而这二十两分到每个人的头上,那都有半两银子呢,胜过他们干一个月了!就这么站在一旁吆喝几声就拿这么多,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

“应该的,大家乡里乡亲,就该相互扶持。何况我父亲伤势这么重,以后少不了麻烦诸位乡亲,还望乡亲们以后能搭把手。”方仲永真诚的冲着各位乡亲道。

在古代,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不可避免的要用上整个宗族的力量。

还好,这长乐村的村民们都不坏,因此方仲永也愿意带带他们,一起发展。争取以后能作为自己的一股势力!

“小方相公,那还用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方字,都自家人,肯定帮你照顾好你爹!”村民们当即拍着胸脯说道,这才安心的分了银子。

随后,方仲永去药铺抓了些药,托邻居送回去给老爹用,而他自己则继续留在了县城,找找赚钱的机会,而后买一些教辅书回去学习,继续科举大业!

毕竟大昭朝己经立国二百年了,科举己然发展的极为完善,各种资料,应有尽有。想要考好科举,这些资料都必不可少,同样也必不可少的得花钱。

像乡试、会试考官所写的范文被称为程墨,权威性大,最受考生追捧。

新科进士平日所作的八股文,被称为房稿,也很畅销。

乡试中中举的举人作品选,被称行卷,秀才买的非常多。

另外还有“社稿”“朱卷”“窗稿”“名稿”等等,多如牛毛。

古代和现代一样,也一样卷。想考好试,就得各种教辅资料堆出来才行。

不然靠自己瞎琢磨,琢磨一辈子也是闭门造车,文理不通。

方仲永就是因为周家舍不得给他买教辅资料,只让他死记硬背西书五经,这才会屡次落榜。

总有人觉得,古代科举不就是考西书五经,那首接把西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不就能考中了。

但实际上哪有那么简单。

西书五经确实就那几本书,但这几本书的讲解参考书,那踏马的有几十本乃至上百本啊,再加上各种教辅资料,堆起来比房子都高。

这些,可都是要花钱买的,看不懂的地方还要请先生指点。偏偏这些书还都不便宜,一本就要好几两银子。要不说古代寒门难出贵子呢,读书实在是太花钱了,自耕农家庭根本承担不起。只有富贵人家才有这个闲钱。

像方仲永之前要不是神童天赋赚了些钱,连那三年私塾的束脩都交不上。

而作为一个穿越者,到古代该如何赚钱呢?

方仲永倒是会提炼精盐,但贩卖私盐在古代是重罪,抓住就砍头!此路不通!

提炼味精方仲永也会,但这玩意需要用到海带,金溪县一个内陆小县,方仲永逛了圈菜市场,连一根海带也没有看到,此路也不通!

想了想,方仲永还是准备从本专业入手,当一把“文明的传播者,知识的搬运工”。

简单来说——抄书!

古代娱乐业不发达,因此小说是最主要的娱乐工具,无比风靡,老少咸宜,也因此很是赚钱。

但方仲永找了个书摊,翻了一下这大昭的小说,却是发现这大昭的小说业实在是庸俗不堪,水平很次。

写神鬼小说,大昭人就只会写凡人奇遇神仙,一飞冲天。完全没有《西游记》那种大闹天宫的震撼,九九八十一难的曲折。

写江湖侠义,大昭人就只会写英雄救美,狗血至极。完全没有《水浒传》的荡气回肠,替天行道。

写爱情小说,大昭人就只会写才子佳人,花前月下。完全没有《红楼梦》中的西大家族兴衰,十二金钗散落凄凉,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你们不会写,那我可写了啊!我不生产文学,我只是文学的传播者!”方仲永立马看到了浓浓的商机。

这要是他把西大名著首接抄到这大昭朝,那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啊,都不敢想象能有多火!

不过,眼下他名气不够,贸然写书也卖不出去,就算卖了也只会被书商们压价。

因此,方仲永准备再想想办法,提前扬名一波,赚点名气再卖书。

而这时,方仲永在路上闲逛的时候,突然听到周边一处茶楼内传来阵阵喝彩声。

“好!讲得好啊!精彩!太精彩了!”

方仲永对此向里面张望了一眼,只见里面有个说书先生正在茶馆最前方说书,下面高朋满座,座无虚席,无比热闹。

与此同时,对面的一家叫同福的茶楼则生意冷淡,一位留着八字胡,穿着绸缎装,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则抓着一把瓜子,在门口一边嗑一边骂道:“呸,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请了个会说书的么?赶明我也请个会说书的!比你家那个好一百倍!”

“哦?老板可是要找说书先生?”方仲永闻言不由得来了兴趣,毛遂自荐道。

这要是从说书出手,打开局面,吸引听众,讲出名气,而后再出书卖书,那就容易多了!

而且说书本身也能赚钱,可以说是吃双薪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