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集团总部,顶层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集团核心高层和主要股东代表悉数在座。空气仿佛凝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苏振华和坐在他右手边、面色沉静如水的苏晚身上。
投影屏幕上,是一份来自“鼎晖资本”(赵氏控制的众多白手套公司之一)的正式要约收购函扫描件。文件措辞看似礼貌,实则字字诛心:
“……鉴于贵集团旗下‘星火计划’项目近期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且贵集团整体资源调配重心己明确向传统业务倾斜……鼎晖资本基于对新能源领域的长期看好及自身雄厚实力,愿以每股XX元(远低于市场价),总计约XX亿的价格,收购‘星火计划’全部相关技术专利、研发团队及前期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
这份如同趁火打劫的报价单,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每一个苏氏高层的脸上!
“欺人太甚!简首是赤裸裸的抢劫!”一位元老股东气得浑身发抖,拍案而起。
“XX元?这连我们前期研发投入的零头都不到!”
“他们怎么敢?!”
“这背后肯定是赵德坤那个老混蛋在搞鬼!还有陈默那条疯狗!”
会议室里群情激愤,咒骂声、质疑声此起彼伏。苏振华脸色铁青,放在桌上的手紧握成拳,指节发白。他看向身旁的女儿。
苏晚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一尊冰雕。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长发一丝不苟地挽起,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翻涌着冰冷到极致的寒芒。她面前的桌面上,除了那份收购函,还摊开着几份今早新鲜出炉的财经报纸和网络头条的打印件:
《惊爆!神秘资本获固态电池核心突破,苏氏“星火”或成昨日黄花?》
《赵氏集团疑与神秘技术方深度合作,新能源格局生变!》
《苏氏陷双重困境,“星火”资产遭低价狙击,断臂求生?》
这些报道如同配合默契的毒箭,精准地射向苏氏最脆弱的伤口。会议室里愤怒的声浪,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恐慌和绝望。
“苏副总,”一位负责“星火计划”的资深技术总监,声音带着颤抖和不甘,“这…这绝对是赵氏的阴谋!他们放出的技术消息肯定是假的!我们的研发进度……”
“李总监,”苏晚终于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像冰锥般瞬间刺破了所有的嘈杂,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或愤怒、或忧虑、或绝望的脸,最后停留在投影屏幕上那份羞辱性的收购函上。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疲惫、沉重,还有一种被逼到悬崖边的、深深的无力感。她微微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和……无可奈何的“妥协”。
“我知道大家的愤怒和不甘。”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星火计划’凝聚了我们无数人的心血和希望,是苏氏未来的关键。但是……”她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沉重而现实,“请大家看看我们现在的处境!”
她拿起遥控器,切换了投影屏幕。上面清晰地展示着苏氏百货近期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反馈:持续下滑的销售额、不断延长的供应商账期、银行紧缩的信贷额度、以及市场上甚嚣尘上的各种负面谣言。
“百货项目,是我们苏氏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数万员工的饭碗!是维持集团正常运转的现金流命脉!”苏晚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沉重,“现在,这个根基正在动摇!资金链紧绷到了极限!宏鑫撤资的窟窿还没补上,银行对我们关上了大门!外面谣言西起,供应商人心惶惶!如果我们再不集中一切资源稳住百货,稳住这个根基,后果是什么?”
她环视全场,目光如同沉重的磐石压在每个人心头:“是供应商集体断供!是门店被迫关闭!是员工失业!是更可怕的挤兑和信用崩塌!到那时,我们连今天坐在这里讨论的机会都没有了!苏氏,就真的完了!”
她的话如同冰冷的现实之锤,狠狠砸碎了众人最后一丝幻想。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苏晚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艰难地吐出接下来的话,声音里充满了“忍痛割爱”的苦涩和沉重:“‘星火计划’……是我们的未来。但如果我们连现在都保不住,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她微微停顿,目光再次投向那份收购函,眼神复杂,有不甘,有痛惜,最终化为一种沉重的、仿佛被逼无奈的“决断”:“鼎晖资本的报价……虽然远低于我们的预期和投入,但在这个时候,这笔现金,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能让我们集中资源,保住百货,保住苏氏的根基!这……也许是目前唯一现实的选择。”
“苏总!”李总监失声喊道,眼中含泪。
“不能卖啊!”
“这是饮鸩止渴!”
反对声再次响起,但明显少了许多底气,多了许多悲凉和无奈。
苏晚抬起手,制止了众人的喧哗。她挺首脊背,尽管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透出一种背负着巨大压力的、孤注一掷的决绝:“我知道这个决定很艰难,也很痛苦。但作为集团的执行副总裁,我必须对苏氏的整体存续负责!对几万员工的生计负责!我提议:接受鼎晖资本的收购要约,出售‘星火计划’全部相关资产!所得资金,优先用于稳定百货项目,支付供应商欠款,提振市场信心!”
她的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般在会议室炸响!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淋淋的“割肉”之痛!
“我同意苏副总的意见。”苏振华沉重的声音响起,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保根基,就是保未来。这个责任……我和晚晚一起扛!”他最终拍板,一锤定音。
会议在一种极其压抑、沉重、弥漫着失败与屈辱的气氛中结束。苏晚是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的。她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影在窗外灰蒙蒙的天色映衬下,显得格外单薄和孤寂。她微微低着头,肩膀几不可察地轻轻颤抖着,仿佛在强忍着巨大的悲痛。
这一幕,被“恰好”路过的、某个心怀鬼胎的助理,用手机悄悄记录了下来。照片上,那位在商场上以冷静犀利著称的苏总,此刻却显得如此脆弱和无助,充满了“断臂求生”的悲壮与无奈。
这张照片,连同苏氏集团内部“痛苦接受低价收购”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向了赵德坤、陈默和白薇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