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来日方长

第2章 断线的风筝

加入书架
书名:
等不到来日方长
作者:
晨雾清染
本章字数:
10512
更新时间:
2025-07-07

2012年6月19日,青禾镇的石板路还带着些许夜露的凉意,林深的行李箱滚轮碾过砖缝时,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林母站在院门口,往他书包侧袋塞一袋晒干的茉莉花,嘱托道:“北京天干,泡水喝。“她的手在书包拉链上停顿两秒,里里藏着他偷塞美院招生简章。

封面是他自己画北京胡同的素描,在胡同角坐着一位戴斗笠的剑客,看起来非常的潇洒。

“路上别贪玩,“林母继续叮嘱道,围裙上残留的面粉蹭到他T恤,“到了给你爸打电话,他昨天还说……“

“知道了,唠唠叨叨的烦死了。“林深有些不耐烦打断。他目光掠过院角悬挂在树杈的秋千。

秋千上面的木板,微微发黑,残留着岁月的痕迹。那是七岁时,林深和徐千梦一起做的秋千,细数年头己经过去8年之久。

绳子绑着由红绳串着的纸船,他想起当时问徐千梦为什么要挂这玩意在上面。

徐千梦说可以用来当风铃,可是过去这么久风吹过无数次纸船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

昨夜暴雨打落了三只纸船,把他们浮在泥地的水坑里,纸船的褶皱里沾着露水,船身的“深“字被雨水洇开,只剩下模糊的笔画。

“叮”

手机发出震动,林深拿出手机看到了,陈奕柃发来消息:“绿皮车第七节车厢有插座,靠窗第三个座位下面惊喜。“

林深急匆匆离开家,过了会就到了火车站。当他找到座位,掀起坐垫,露出用胶带固定的充电宝,外壳用马克笔写着“剑隐专用“。

他轻轻一笑,真不知道那小子是怎么做到这件事的,收齐充电宝,找到了自己座位坐下,看着车厢里寻找座位的人,摸出手机,回复了陈奕柃消息:“谢了,柃哥。“

对方回复消息极快:“少废话,路上拍点好看的,我要看看你们那边的风景。“

下午三点,北京西站的阳光晒得行李箱微微发烫,林深满头大汗拖着行李箱出了火车站,买了一瓶饮料。

刚打开瓶盖,喝了口水,就听到手机的轻响,林深看到陈奕柃发来的微信导航,走向地铁站。

地铁里总共换乘三次,每次到站都收到对方的实时提醒,最后一条信息是:“东单站换5号线,别坐扶梯,走左边楼梯,墙上有彩蛋。“

他眉头微皱,实在想不到陈奕柃啥意思,这是怕自己丢了,自己看起来有那么傻吗?

林深离开地铁站,按照陈奕柃的指示走左边的楼梯。

走到楼梯转角时,期待的看了过去。从砖缝里找到浅刻的“砚“字,旁边用记号笔写着“2012.6.18“,看上去是昨天晚上来写的。

他的嘴角不经意的上扬,心里暖暖的,不过,这小子是真傻,大半夜跑到地铁站就刻了这么一个玩意。

手机再一次震动,低头看去,陈奕柃又发来消息:“别看太久,彩蛋是会过期的。“

“这日期什么意思?“林深打字问道。

“没什么,“陈奕柃几乎秒回信息,又补充了一句,“老北京的墙砖都有故事,小伙子别深究。“

出地铁时,徐建国的车,停在胡同口,他穿着黑色的西服,远远望去,有一种属于上位者自带的威严感。

白色轿车,宝马的标记挂着一片树叶,风轻轻吹过,徐建国看了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举起手高喊道:“深儿!“

林深闻声看了过去,恰好看到徐建国下楼梯时差点被台阶绊住。

他的手腕上带着[瑞士]的手表,手里拿着一瓶罐冰镇可乐。

徐建国一边走着,一边说道“你爸今早还说,让我带你去后海吃铜锅涮肉,那儿的麻酱蘸料一绝。“他伸出手,把可乐递给林深。

“呲!”

林深接过可乐,拉开易拉罐开启可乐像喷泉一样快速涌出,看样子是刚才晃的不轻。

他想起自己父亲在电话里说“北京的银杏快黄了“。

“我爸……“他犹豫着开口,“他最近忙吗?“

徐建国顿了顿,摸出薄荷糖盒塞进嘴里:“项目上的事多,不过听说你要来,特意让我把你的房间收拾了,还专门给你留一个阁楼画画。“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到车的方向,徐建国站在一旁,视线始终没有从林深身上移开,林深上车时,他小心嘱托道:“小心点,别碰到头了。”

林深合上车门,看到车上挡光板上挂着一张照片,那是年轻时的林父和徐建国站在天安门广场,身后是尚未完工的高楼。

“咣当”

徐建国上了车,脚踩油门,车子发出了轰鸣声。

一路上两人没有多说什么,很快来到了徐建国家里。

劲松胡同19号的红漆门推开时,就听到二楼的房间里传来的小提琴声。

“千梦在拉小提琴呢。”徐建国解释着,把林深拉到一旁石桌怕你“来,咱爷俩聊会天。”

林深坐在石桌听着小提琴声,徐建国说道:“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写作业,千梦就总蹲在旁边叠纸船,说要让船漂到后海去。有次你数学考砸了,她把纸船全拆了,说要叠成'满分船'。”

“我记得。”林深回应道,注意到石桌上摆着个青瓷茶盏。

它的缺口处用金缮修补,那是徐千梦十三岁时在他家打碎的,她离开林深家的时候也把这个茶盏带了过来。

当时她在厨房偷学做饭,想给林深煎鸡蛋,却把锅烧糊了,慌忙中碰倒茶盏。

“对不起!“她哭着说,“我以后再也不碰厨房了,反正我什么都做不好。“林深蹲在地上捡碎片,轻声说:“这个缺口挺好看的。“

院落里的布置和林深家的院子很像,院角的大树上也坐着一个秋千,唯一不同的是没有红绳串成的纸船。

旁边摆着一个葡萄架,上面挂着满满的纸船,风轻轻吹动,发出清脆的响声。林深看着红绳末端绑着的贝壳状的风铃,若有所思。

徐建国看着林深呆滞的看向葡萄架上的纸船解释道:“她刚来的时候非常不不适应,一首闹腾说,这个院子没有你们家的好看,我当时没有办法,就让她重新布置了一边院子。”

“徐叔叔,带我去看看千梦吧。”林深看向徐建国,苦涩一笑,眼眶

徐建国领着林深上了二楼,林深站在徐千梦房门前,抬手敲门,指节刚触到门板,琴音突然中断。

屋内传来慌乱的响动,像是琴弓掉在地上,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

他听见她在门后深呼吸,像当年考试前那样。每次她紧张时,都会用这种方式平复情绪,吸气西秒,屏息西秒,呼气西秒。

“千梦?“林深试探喊一声。

沉默持续了三十秒,院落里葡萄叶的影子在地上爬行了半米。

林深注意到门板上的“深“字旁边,“梦“字被刻得更深,边缘有新的划痕,像是最近才用小刀补刻的。

徐建国轻轻拽了拽他袖子脸上露出难色:“她练琴时谁都不见,先去对面的院子看看你的房间吧,窗户对着她琴房。“

林深的房间在青砖楼二楼,推开百叶窗时,阳光正斜切着徐千梦的侧脸。她穿着白色连衣裙,裙摆沾着蓝色颜料。

那是他初二时送她的衣服,裙子染上颜料色号“群青“,和她新染的蓝发一模一样。

微风吹过,蓝色的发梢掠过锁骨,脖上戴着枚银色项链,项链的吊坠有点像银杏叶,那是五年前,林深用压岁钱送给她的礼物。

小提琴抵在锁骨下方,琴弓在弦上滑动,却在看见他的瞬间猛地顿住。

林深注意到她耳尖通红,这是她紧张时的老毛病。

西目相对的瞬间,她慌忙合上百叶窗,动作之快,让他林深眉头微皱。

徐千梦平复心情,再一次拉动琴弓,继续演奏。

琴弓上绑着一根红绳,那是她十岁时,林深教打的绳结,用的是林母的红围巾线头。

“林深哥哥,这个绳结叫什么?“七岁的徐千梦蹲在槐树下,用草茎缠着树枝,“看起来像游戏里的血条?“

“这叫平结,“少年接过草茎,示范着绕圈打结,“以后你的琴弓要是断了,就用这个结绑起来。“

“那我要练到永远不断弦!“小女孩仰起脸,阳光穿过槐树叶,在她发顶织出光斑,“这样林深哥哥就永远不用给我打结了。”

“三年前她妈走后,“徐建国递来钥匙串,青铜扣上刻着“劲松19号“。

“这孩子就爱把自己关在琴房,连我都难得说上几句话。“钥匙串在阳光下晃了晃,背面刻着“明远建国“西个字。

那是林深的父亲和他2000年两人赴北京创业前,在青禾镇铁匠铺打的纪念扣。

“你爸总说,“徐建国声音放轻,“千梦这孩子,跟她妈一样倔,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

林深接过钥匙,看出来这孩子有些不开心,提醒到“晚上记得吃饭,公司还有事情要忙,我就先走了。”说完,徐建国转身离去。

“砰”

房门合上,空荡的房间里只剩下林深一个人,夜幕降临,林深在书房里打开电脑,《剑灵》界面上的银杏叶正以每秒三片的速度飘落。

陈奕柃的“书砚“己经在树下等候,脚边堆着七八个空酒坛,每个酒坛上都用像素字体写着“像素特供“。

“怎么才来?“书砚发来消息,“哥给你写了首诗,听着:

“剑客踏月至,书生醉卧秋,酒坛藏星子,银杏补刀,咋样?“

林深笑了,操控“剑隐“坐下:“最后一句押韵吗?像喝多了的书生写的。“

“废话,“书砚发来个醉醺醺的表情,“哥现实里刚干完三瓶二锅头,现在手都是抖的。看见没?“

他操控书生角色转了个圈,动作卡顿得像帧帧播放的老电影,“像素 drunk模式,独家秘制。“

林深挑眉,注意到对方的角色移动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挥笔时总有半秒延迟。

他刚要追问,书砚突然发来个定位:“明天十点,后海见,带你看真正的银杏树,比像素里的漂亮十倍。对了,“顿了顿,又说道,“穿帅点,别给哥丢人。“

阁楼窗外,徐千梦的房间亮着暖黄色的灯。林深瞥见她的剪影在窗帘后晃动,像是在收拾行李。

她的动作很慢,每拿出一件物品都要停顿片刻,思考着看要不要跟某人告别。

突然,一个粉色纸团飞出窗外,落在葡萄架下面,林深快速跑对面的院子捡了起来。

摊开一看发现是张揉皱的琴谱和一张素描,《不再见》的副歌部分被红笔写满“对不起“,

那是林深十岁的时候在胡同口给徐千梦画的素描。

画面里徐千梦端庄的坐在桌子上,发梢沾着槐树叶,画完后林深在右下角写了一行字:“你的侧脸像像素画里的剑客。“

徐千梦坐在琴房地板上,背靠着百叶窗。月光透过缝隙,在她蓝发上织出银色条纹。她摸出锁在抽屉深处的铁盒,看着里面的像素画。

林深九岁时画的像素画:戴斗笠的剑客站在银杏树下,落款“赠千梦“。

当时他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专属琴女,我保护你,你给我加血。“

她的像素画拿了出来,有看到了一张贺卡。

那是她九岁时候偷偷塞在他书包里的圣诞贺卡,内页写着“希望你每天都有糖吃“,却没敢署真名。

第二天她就看见贺卡被放在课桌里,糖纸折的小船压在下面,船身上写着“谢谢“。

掀开贺卡,还有一张水果糖的包装纸,包装纸上有他的字迹:“给千梦,止咳“

初一的时候上体育课跑完一千米后她不停的咳嗽,林深大老远跑到医务室买了这颗糖,在学校里在操场拦住她,把糖塞进她手里就跑去跟同学玩。

她轻轻合上盒子,看了一眼林深的房间叹了一口气:“你说像素世界里的角色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就算删号了,代码也会藏在服务器深处。那如果我去了维也纳,是不是也能成为你记忆里的一串代码?不会打扰你,不会让你失望,只会在你想起过往时,会记得曾经有个蓝发女孩,在胡同里为你拉过跑调的《沧海一声笑》。“

她摸出红绳,用剪刀剪断。那是林深教她打的第一个绳结,如今断成两截,像他们之间始终跨不过的西米葡萄架。

红绳掉在地板上,滚到琴凳下,露出半张纸。

她今早在徐建国的逼迫下写完留学申请书,那张纸上“维也纳“三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是父亲的批注:“这是你唯一的路“。

林深蹲在葡萄架下,望着徐千梦的窗口。夜风穿过胡同,风铃沙沙作响,过了会他恰巧看到徐千梦在窗户旁。

徐千梦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背过身,合上了窗帘。

林深叹了一口气,他摸出手机,给陈奕柃发消息:“你说,现实里的人会不会像像素角色一样,总有一天会消失?“

对方回复很快:“会,但代码永远留在服务器里。就像你存在过的每个瞬间,都会变成0和1,藏在时光的硬盘里。“

徐千梦在窗口看着他低头打字,蓝发被风吹起,遮住泛红的眼眶。行李箱己经收拾好,最底层压着件白色T恤。

那是林深十三岁穿旧的衣服,她偷来当睡衣,领口还留着他的洗衣液味道,是她母亲常用的洗衣液。

琴盒里的机票下,藏着封未拆的信,是林父今早让人送来的,信封上写着“千梦亲启“,邮戳盖着“北京朝阳区“。

千梦:

听说你要去维也纳啦,恭喜。记得带件厚外套,那儿的冬天比北京还冷。

你小时候总说,我的键盘声像琴音,现在想来,确实挺像的。别担心练琴的手会糙,就像你林深哥哥说的那样,剑客的手也会磨出茧子,但剑依然锋利。

北京的后海有片银杏林,等你回来,我带你们去看。

——明远叔

徐千梦指尖抚过信封,突然想起七岁那年,林父离家去北京前,蹲在稻田边对她说:“千梦,以后你就是大哥哥的小尾巴,他去哪儿,你就去哪儿。“一滴泪水滴在信封上,晕开一小团染湿信纸。

凌晨三点,林深被噩梦惊醒,梦见徐千梦的折纸船在像素海里沉没,他跳进水里去捞,却发现自己的手变成了代码。

他摸出手机,陈奕柃的微信步数显示为“0“,朋友圈更新了:“有些代码,注定编不成双人剧本。“

附了张医院走廊的照片,墙面上用铅笔写着极小的“柃“字,他的脚下有滩水渍,看起来像刚咳出的血迹。

与此同时,徐千梦在琴房拉开百叶窗,月光中看见林深房间的灯亮起。她举起琴弓,对着葡萄架轻轻挥动,弹奏了一首无声的《沧海一声笑》。

远处的胡同里,传来末班地铁的轰鸣,像极了绿皮车碾过铁轨的声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