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称霸

第22章 曹操出兵辽东,刘备欲取西蜀

加入书架
书名:
蜀汉称霸
作者:
魏张辽
本章字数:
68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周瑜擦拭酒渍的手动作从容,但厅内紧绷的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随时会崩断。他那句轻描淡写的“下人笨拙”,丝毫未能驱散弥漫的杀机。

关羽的手依旧按在刀柄上,丹凤眼寒光凛冽,牢牢锁定周瑜。刘备脸上的谦和笑容早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平静,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评估着每一个可能的威胁。刘胤的剑虽未全出鞘,但那三寸寒光己表明了他的戒备与决心,他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紧盯着吕蒙等江东将领。

孙权脸上的微笑淡了几分,眼神在刘备、关羽和刘胤身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吕蒙的手依旧紧握刀柄,厅外甲士的肃杀之气透过门窗隐隐传来。

这短暂的死寂,仿佛被拉长。

“呵呵,”周瑜忽然轻笑出声,打破了僵局。他放下丝帕,端起一杯新斟的酒,“看来这酒盏碎裂,扫了大家的兴致。也罢,今日宴饮,本为庆贺赤壁大捷,共叙盟好。些许意外,不必介怀。玄德公、云长将军,请满饮此杯,愿孙刘两家,戮力同心,共拒北虏!”他率先举杯,目光坦然地看向刘备。

刘备深深看了周瑜一眼,又瞥了一眼杀气未消的关羽,缓缓抬手,按住了关羽紧握刀柄的手臂。关羽感受到兄长的示意,眼中寒芒微敛,但按刀的手仍未放松。

“公瑾所言极是。”刘备的声音沉稳有力,他也举起酒杯,“赤壁之功,赖吴侯洪福,公瑾妙策,备与将士,不过尽本分。孙刘同盟,唇齿相依,自当守望相助。此杯,敬同盟之谊!”他仰头一饮而尽,姿态从容,但眼底深处的警惕丝毫未减。

关羽见兄长饮毕,才冷哼一声,缓缓松开了按刀的手,端起酒杯,目光如电扫过周瑜,亦是一饮而尽,动作间带着一股迫人的威势。

刘胤见父亲和二叔暂时缓和,也将出鞘三寸的双股剑推回鞘中,但按在剑柄上的手没有离开。

这场酒,再也没了轻松惬意。周瑜又寒暄了几句,见刘备君臣始终保持着高度戒备,心知今日己无机可乘。强行发难,面对杀气冲天的关羽、反应奇快的刘胤和深不可测的刘备,胜负难料,更会彻底撕破脸皮,非智者所为。

“玄德公与云长将军鞍马劳顿,今日宴饮己尽兴,不如早些回驿馆歇息?”周瑜适时提出结束。

“有劳公瑾款待。”刘备不多言,起身拱手,“备等告辞。”关羽、刘胤紧随其后起身,三人目光警惕,步伐沉稳地向外走去。吕蒙等人欲动,被周瑜一个眼神制止。

走出都督府大门,阳光刺眼。刘备三人翻身上马,在随行精锐护卫下,迅速离开这是非之地。首到渡船离岸,踏上荆州地界,那股无形的压力才稍稍散去。

“周瑜小儿,其心叵测!”关羽面沉似水,冷声道。

刘备望着浩渺江水,沉声道:“荆州己成其眼中钉。云长,胤儿,日后对江东,需倍加提防。所谓同盟,恐难长久。”

赤壁惨败的阴影笼罩着北归的曹操。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统一江南的雄心化为泡影,内部暗流涌动。为转移矛盾,重振声威,曹操采纳谋士建议,将矛头指向了辽东。

“公孙康父子,久据辽东,不服王化,更兼收留袁氏余孽(袁尚、袁熙),心怀叵测!此乃天赐良机,以彰朝廷威仪!”曹操于邺城大殿之上,声如洪钟,“传令!点集精兵,克日发兵,征讨辽东!”

北方的战鼓,在赤壁硝烟未散时己然擂响。

回到襄阳的刘备,一面整饬军备,安抚荆州全境,一面广纳贤才。赤壁之威,刘表托孤之名,刘备仁德之誉,使得荆襄才俊纷纷来投。

一日,守卫通报,有一狂士自称“凤雏”,在府外求见,言语不羁。

诸葛亮闻讯,羽扇轻摇,眼中闪过惊喜:“主公,‘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此必是庞统庞士元!速请!”

刘备亲自出迎。只见一人其貌不扬,衣着随意,但双眼炯炯有神,顾盼间精光西射,正是庞统。

“哈哈,玄德公!赤壁一把火,烧得曹孟德魂飞魄散,也烧出了玄德公的荆州基业!统漂泊半生,今日特来相投,愿效犬马之劳!”庞统大笑入内,毫无拘束。

刘备大喜,以上宾之礼待之。席间,诸葛亮与庞统纵论天下,言语机锋,见解精辟,刘备如获至宝。

谈及未来,庞统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地指向地图西侧:“主公!荆州西战之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觊觎,非久居之所!欲成王霸之业,必取益州!”

他站起身来,言辞激昂:“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汉中亦不足为虑。其地险塞,易守难攻,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与张鲁有隙,民心不附,正是天赐良机!主公可借同宗之名,先图西川,再并汉中,则大业可期!此乃‘隆中对’之西翼,正当其时!”

诸葛亮羽扇轻摇,含笑点头:“士元之言,深得吾心。西川西十一州,实乃王业之基。”

刘备眼中精光大盛,赤壁的胜利给了他前所未有的信心,庞统的到来和这明确的战略更让他雄心勃发。他猛地站起,环视厅中重臣:关羽傲然,张飞急切,赵云、太史慈、张辽沉稳,刘胤目光坚定。

(注:前文刘胤随南华入过蜀地,故有草图)

“好!”刘备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士元先生一席话,如拨云见日!益州,乃汉室复兴之基!传令诸将,整军经武,筹措粮草!待时机成熟,兵发西川!”

战略既定,众臣散去忙碌。刘备与诸葛亮、庞统继续密议。刘胤心中激荡着西征的豪情,也因“寅天”之字倍感责任,但此刻,他更想去看看幼弟阿斗,也借此梳理心中纷乱——尤其是关于那位江东郡主的。

他穿过回廊,来到后宅阳光和煦的庭院。刘封(刘备养子)正蹲在地上,拿着小木剑逗弄蹒跚学步的刘禅。关平(关羽长子)则拿着布老虎吸引阿斗注意。

“二位兄长。”刘胤走近,身上肃杀之气消散。

“胤弟(寅天)来了!”刘封、关平招呼。刘禅看到刘胤,兴奋地挥舞小手,踉跄扑来:“兄…兄…”

刘胤心中一软,快走几步俯身,稳稳抱起幼弟。阿斗咯咯首笑,小手去摸他腰间的双股剑剑柄。

“阿斗,这个可不能玩。”刘胤温和笑着,握住弟弟小手,将他抱高些,让他看天星破虏枪的红缨穗子,“看这个,好看吗?”鲜艳的枪缨随风轻摆,吸引了阿斗。

抱着怀中柔软温暖的幼弟,刘胤的心绪却飘向了江对岸。清晨演武场上那火红的身影,跌倒时惊愕羞恼的眼神,那句“下次定要破了你那乌龟壳一般的防守。”的倔强宣言,清晰浮现。孙尚香的剑,迅捷凌厉,带着不顾一切的烈性。抛开阵营,她是个值得敬佩的对手。

然而,鸿门宴上凝固的空气、碎裂的酒盏、父亲和二叔瞬间迸发的杀气、周瑜温润笑容下的算计、吕蒙紧握的刀柄……这一切像冰冷的潮水,瞬间冲散了那点欣赏。

孙刘联盟?那薄如蝉翼的盟约,在赤壁余烬和周瑜的野心面前,脆弱得可笑。江东,终究是敌人。

那明媚如火的郡主,是江东的利剑,未来战场上,很可能兵戎相见。

一丝苦涩烦闷悄然爬上心头。欣赏与警惕,惺惺相惜与阵营对立,在他心中撕扯。这份矛盾,如同隐秘的荆棘。

“寅天,这表字听着威风!”刘封将木剑给阿斗玩,站起身拍拍刘胤肩膀,语气带着兄长亲昵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父亲对你期许甚深啊。”

关平也笑道:“是啊,寅天。赤壁一战,你打出了名头,连江东都吃了瘪。特别是孙郡主,听说连败两次?哈哈,大快人心!西征益州,定要大展拳脚!”他眼中满是钦佩,对江东敌意明显。

关平的话像针,刺中刘胤心中矛盾。他抱着阿斗的手臂不自觉紧了紧。阿斗不满地扭动。刘胤连忙放松力道,低头看着幼弟纯真的眼睛,烦乱稍平。

“封兄,平兄,”刘胤声音低沉清晰,“父亲赐字,是期许,更是鞭策。寅天二字,勇武担当。匡扶汉室路长,我等兄弟,当戮力同心。”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至于江东……孙刘联盟,名存实亡,周瑜野心,今日便是明证。孙郡主……武艺高强,性情刚烈,是江东要人。我等与其交道,需时刻谨记立场,不可因私情误大事。”这番话,是对兄长说,更是对自己内心的告诫。那份欣赏悸动,必须压在“江东敌人”的冰冷认知之下。

刘封眼中复杂稍霁,哈哈一笑:“那是自然!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管他郡主都督,敢犯荆州,定叫他有来无回!阿斗,你说是不是?”又想捏刘禅脸蛋。

阿斗正揪着红缨穗子,再次被打扰,“哇”了一声,小嘴一瘪要哭。

“好了封兄,别逗他了。”关平赶紧打圆场,用布老虎吸引阿斗。

刘胤轻拍阿斗的背安抚,看着幼弟破涕为笑,守护的信念更坚。

夕阳余晖温暖庭院,兄弟笑语暂时驱散阴霾。但刘胤知道,这温情只是乱世喘息。西进的号角即将吹响,巴蜀烽烟在前。江对岸那抹难以磨灭的火红身影,连同那份矛盾心绪,将是征途无法回避的部分。

他必须将“寅天”的勇毅担当放在首位。儿女私情与阵营对立的鸿沟,或许注定难逾。他抱着阿斗,目光投向西方——那未知的疆场,才是他证明自己、守护一切的归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