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秋风带着凉意吹进军嫂辣卤厂,李玉儿盯着财务报表上的红色数字,眉头拧成了疙瘩。外贸订单的回款被卡在海关,新设备采购款却迫在眉睫,账上的流动资金眼看就要见底。顾卫国擦着刚退役的步枪,枪油味混着焦虑弥漫在屋里:“玉儿,要不我把军功章熔了换钱?”
“去你的!”李玉儿拍开他的手,却忍不住苦笑,“军功章是荣誉,可设备款是真金白银。”正说着,军嫂小王哭丧着脸跑进来,手里攥着医院的缴费单:“李姐,我男人在训练中受伤,手术费还差三万块……”
军嫂互助组的红灯连夜亮起,二十多个军嫂挤在服务社后仓库,缝纫机和算盘的声音交织成焦虑的交响曲。张太太(己成为积极分子)数着刚赚的工资:“我这月奖金五百,全捐了!”王秀莲抱着个布包闯进来,里面全是晒干的辣椒:“这是我种的,卖了能换俩钱!”
“姐妹们,”李玉儿敲了敲桌子,眼里闪着光,“钱要凑,但不能乱凑。我提议成立‘军嫂互助基金’,咱们抱团取暖!”老周班长的老伴儿举起纳了一半的鞋垫:“对!我纳鞋垫卖钱,算基金第一笔收入!”
义卖活动在菜市场掀起热潮。李玉儿带着军嫂们支起十几个摊位:王老板的辣卤试吃摊、张太太的的确良围裙摊、小王嫂子的手工鞋垫摊……最抢眼的是顾卫国摆的“军功章合影摊”——和军功章拍张照,捐十块钱。
“顾参谋,跟军功章合影要钱啊?”马所长假装严肃地走过来,却往箱子里塞了一百块,“算我入股!”一个拄拐杖的老兵颤巍巍地捐了五十:“当年我受伤,也是军嫂们照顾的,该!”
赵班长(己成功承包门市部)听说后,开着小货车送来一车货架:“李姐,支架免费借,算我对基金的贡献!”更意外的是孙丽,她抱着一大摞绣好的平安符跑来,上面还带着针扎的血点:“我手艺不好,但一针一线都是心意,卖了给小王嫂子凑手术费!”
三天义卖下来,账本上的数字让所有人都红了眼眶——共筹集到五万八千元!李玉儿先给小王嫂子转了手术费,又拿出一部分给辣卤厂应急,剩下的全部存入“军嫂互助基金”账户。小王嫂子从医院打来电话,声音哽咽:“李姐,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多亏了你们……”
消息传到边防,王连长带着战士们寄回一个沉甸甸的包裹,里面全是他们用子弹壳、罐头盒做的手工艺品:“嫂子们,我们在前线没法回去,这些小玩意卖了凑基金!”新兵王小龙在信里画了个笑脸:“我们把节省下来的罐头钱也捐了,就当提前预订明年的辣卤!”
“军嫂互助基金”正式揭牌那天,军区政委亲自来剪彩,锦旗上写着“军民鱼水情,军嫂一家亲”。张太太作为基金管理员,捧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基金己经有十万块了!”孙丽在一旁小声问李玉儿:“李姐,我能不能申请基金学做电商?这样能帮基金赚更多钱……”
深夜关店,李玉儿看着基金账户里不断增加的数字,顾卫国递来杯热辣卤汤:“玉儿,你说这基金能一首办下去吗?”
“当然能,”李玉儿看着窗外的月光,眼里闪着坚定的光,“就像边防的雪山永远不化,军嫂们的情谊也永远不变。以后不管谁遇到困难,我们都能抱团取暖。”
顾卫国握住她的手,汤杯的热气氤氲了两人的笑脸。李玉儿知道,这次借钱渡的不仅是资金难关,更是军嫂们用爱与信任筑起的温暖长城。那些凑来的每一分钱、纳出的每一双鞋垫、捐出的每一件手工艺品,都化作了最坚实的后盾,支撑着彼此在拥军路上坚定前行。而这“军嫂抱团暖”的故事,终将成为岁月里最动人的歌谣,唱给每一个需要温暖与力量的灵魂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