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重生80:虐渣撩汉

第46章 战报频传来,鞋垫纳平安

加入书架
书名:
军嫂重生80:虐渣撩汉
作者:
54377
本章字数:
2874
更新时间:
2025-07-09

入秋的军区大院梧桐叶落了满地,李玉儿刚给服务社上完新货,传达室的老王就骑着二八自行车冲进来,车铃铛摇得山响:“李厂长!加急电报!前线又有新情况!”

电报稿纸在手里发烫,王连长的字迹潦草却急促:“边境局势趋紧,哨所进入一级战备,急需防寒物资及……手工鞋垫。”顾卫国凑过来看,迷彩服上还沾着训练场的尘土:“战士们说,机器做的鞋垫不吸汗,巡逻一天下来脚底板全是泡。”

李玉儿二话不说,抄起大哥大拨通军嫂互助组的电话。半小时后,王秀莲带着菜市场的老太太们杀到,每人手里都拎着针线笸箩:“玉儿,听说前线娃们要鞋垫?老婆子我纳鞋底子的手艺,比缝纫机还结实!”

老周班长的老伴儿抖开一块布料:“看!这是用你给的的确良边角料做的,透气又耐磨!”

小王嫂子举着设计图:“李姐,我琢磨着在鞋垫里加层辣卤厂的隔热棉,既能保暖又能防臭!”

纳鞋垫的“战场”设在服务社后仓库,缝纫机“哒哒”声和针线穿过布料的“嗤嗤”声此起彼伏。李玉儿戴着顶针示范:“注意看这针脚,要像战士们走队列一样整齐,不然容易硌脚。”

张太太(己洗心革面在服务社打工)怯生生地递过一双鞋垫:“李姐,你看我这针脚还行吗?”

李玉儿接过一看,鞋垫上歪歪扭扭绣着“平安”二字,针脚虽乱却透着真诚:“不错,再把边缘锁好就成。”

连续半个月,军嫂们几乎住在了仓库里。王秀莲戴着老花镜纳鞋到深夜,手指被顶针磨出了血泡:“卫国他爹当年上战场,我也给他纳过鞋垫,一晃几十年了……”

李玉儿给她贴上创可贴,看着仓库里堆成小山的鞋垫,突然想起顾卫国第一次上前线时,她偷偷在他鞋垫里塞了颗红枣:“娘,您说这鞋垫真能给战士们带来平安吗?”

“傻闺女,”王秀莲拍了拍她的手,“千针万线纳进去的,是咱们的念想,战士们踩着它,心里就有底。”

鞋垫装箱时,李玉儿突发奇想,在每双鞋垫里都塞了张纸条,上面印着“军嫂辣卤”的食谱:“巡逻累了,煮包辣卤面,暖暖身子。”顾卫国负责押运,临走前把一个油纸包塞进她手里:“帮我交给王连长,他儿子考上大学了。”

半个月后,前线传来战报,局势趋于平稳。王连长的家书随军列寄回,字里行间全是鞋垫的“战功”:“李嫂子,您纳的鞋垫救了大急!新兵小王巡逻时踩中碎石,多亏鞋垫厚实没硌伤脚;更绝的是那层隔热棉,零下二十度也没冻脚底板!”

信里还附了张照片:战士们坐在猫耳洞里,把鞋垫举在头顶,上面的“平安”二字在烛光下格外显眼。其中一个鞋垫上多了行歪歪扭扭的字:“谢谢军嫂,我们一定守住阵地!”

李玉儿把前线寄回的鞋垫和照片在服务社办了个小型展览。张太太看着照片里战士们冻裂的手,突然放声大哭:“我以前真傻……”她转身跑回仓库,抱出一堆新纳的鞋垫,上面绣着“保家卫国”西个字。

深夜关店,李玉儿坐在缝纫机前,又纳了双鞋垫,这次绣的是“盼归”。顾卫国打来卫星电话,背景音里有隐约的风雪声:“玉儿,战士们把鞋垫当宝贝,说比发新军装还高兴。”

“那就好,”李玉儿摸了摸鞋垫上的针脚,“你也小心,我给你纳的鞋垫放在枕头底下了,记得每天换。”

“知道了,”顾卫国的声音带着笑意,“等我回来,让你看看我把鞋垫‘穿’成啥样了——说不定能当防弹板用!”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鞋垫上,每一针每一线都闪着温柔的光。李玉儿知道,战报会随着烽烟散去,但军嫂们纳进鞋垫里的牵挂与祝福,会永远陪在战士们脚下,化作穿越风雪的力量。这千针万线的“平安符”,不仅是军嫂的心意,更是军民之间,用最朴素的方式写下的、关于守护与期盼的永恒约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