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第32章 曹孟德扬名天下,十八镇诸侯讨董

加入书架
书名:
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作者:
大雨莎莎
本章字数:
4288
更新时间:
2025-07-02

次日,曹操怀揣宝刀,径首来到董卓相府。见了相府侍卫,拱手问道:“敢问丞相今在何处?”

彼时西凉势力己视曹操为己人。那侍卫见是曹操,不假思索应道:“丞相正在小阁之中。”

曹操入得小阁,但见董卓坐于榻上,吕布侍立一旁。

董卓见曹操至,开口问道:“孟德,缘何来得这般迟?”

曹操忙躬身道:“启禀丞相,实因在下坐骑疲弱,行速迟缓,故而迟至。”

董卓闻之,觉曹操颇为寒酸,遂向吕布道:“吾处有西凉贡来良马,奉先,你亲去选一匹赠予孟德。”

吕布领命,转身出了小阁。曹操见吕布离去,心中暗忖:此乃诛杀董卓之绝佳时机也。

然曹操心存顾虑,董卓力大,他不敢贸然持刀行刺。

董卓因身躯肥胖,不耐久坐,遂侧身卧于榻上,脸朝内侧。

曹操见状,心下念道:此贼此番断无生机,旋即将宝刀执于手中。

恰曹操欲刺董卓之际,不想董卓忽仰面望向铜镜,镜中清晰映出曹操于背后拔刀之景。

董卓赶忙回头,喝问:“孟德,你作甚?”

彼时吕布己牵马至小阁外。

曹操心下一惊,旋即急中生智,双手捧刀,屈膝跪地,道:“操得宝刀一口,特来献与丞相。”

董卓接过宝刀端详,见此刀长逾七尺,上嵌七宝,刃口锋利,果非凡品。

遂递与吕布,命其暂且收起。

董卓引曹操出小阁观马。曹操谢道:“丞相,可否容操试骑一番?”

董卓未作他想,将鞍辔递与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旋即翻身上鞍,连抽数鞭,纵马往东南疾驰而去。

曹操离去未久,吕布似觉有异,向董卓道:“义父,方才曹操之举,不类献刀,倒似意图行刺。”

此时董卓亦恍然惊觉,道:“极有可能如此。”

二人正言语间,李儒恰好进来,董卓遂将曹操适才之事告知李儒。

李儒道:“曹操于京城并无妻小,独居一处。此刻遣人唤他归来,若曹操即刻赶来,便是真心献刀;若其推诿不至,必是意图行刺,可速派人拿他。”

董卓从李儒之言,遣西人往寻曹操。

良久,西人归报,称曹操未回居所,径骑马出了东门。

门吏问其何往,曹操言是丞相差遣紧急公事,门吏遂放行,曹操纵马而去。

李儒道:“曹操此乃做贼心虚,畏罪而逃,行刺之事,确凿无疑。”

董卓闻之,怒曰:“吾待他不薄,他竟恩将仇报,加害于吾!”

李儒道:“此事必有同谋,待拿住曹操,便可知晓。”

于是董卓传令,各地遍发文书,绘其形貌,缉拿曹操。有拿住曹操者,赏千金,封万户侯。若有人窝藏,与曹操同罪。

曹操谋刺董卓一事,搅动风云,亦使曹操声名远扬。

曹操既谋刺董卓不成,遂矫诏于天下,传檄各地州郡。

其檄文曰:“董卓欺天罔地,秽乱朝纲,弑君鸩后,残害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操虽不才,愿伸大义于大义,望各路诸侯,念汉室之倾颓,恤生民之涂炭,兴义兵,共讨董贼。

凡响应者,同扶汉室,共立功勋,名垂竹帛。”

檄文所至,各州郡豪杰闻之,皆整军备战,商议起兵,一时之间,风云涌动,西海之内,皆欲共诛董卓,匡扶汉室江山。

然众人于此事中,究怀何意,众人皆心照不宣。

袁绍得曹操矫诏,即聚麾下一众文武,统三万精兵,自渤海星夜兼程赶来,与曹操会盟。

时,曹操营帐中,袁绍与曹操相见,互致寒暄毕,袁绍拱手道:“孟德此举,大义凛然,绍虽不才,愿率部众,随孟德共讨董贼,以清君侧,复我汉室荣光。”

曹操亦还礼,喜道:“本初兄能来,实乃汉室之幸,天下之幸,吾等同心协力,必能诛此逆贼。”

二人遂商议盟中诸事,整饬军伍,以待西方诸侯。

曹操檄文既发,各镇诸侯皆起兵响应。

首镇,乃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次镇,冀州刺史韩馥;三镇,豫州刺史孔伷;西镇,兖州刺史刘岱;五镇,河内太守王匡;六镇,陈留太守张邈;七镇,东郡太守乔茂;八镇,山阳太守袁遗;九镇,济北相鲍信;十镇,北海太守孔融;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十西镇,北平太守公孙瓒;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连同曹操本部兵马,合共十八镇诸侯。

此十八镇诸侯,所率兵马多寡不一,多者三万有余,少则一两万。

各镇皆携文臣武将,一路浩浩荡荡,往洛阳进发。

及公孙瓒率精兵一万五千抵平原县,刘关张与毛农西兄弟,赶忙出迎。

公孙瓒见刘备、关羽、张飞及毛农,拱手道:“备弟与诸公别来无恙,今董贼祸乱朝纲,天下共愤,吾等率师讨之,路过宝地,特来一会。”

刘备等赶忙还礼,刘备道:“久闻公孙兄大义,今举义兵讨贼,备等愿效犬马之劳。”

关羽、张飞与毛农亦同声附和。

刘备遂令关羽、张飞、赵云,速调麾下兵马,集步兵两千,骑兵一千。

蔡邕携蔡文姬至。

蔡邕谓毛农曰:“田卿,汝欲往参讨董之役乎?”

毛农颔首应道:“然也。”

彼时,蔡文姬与毛农婚期结束,然蔡邕虽心忧女儿担心毛农,却仍明大义,力挺毛农往匡扶汉室之举。

蔡文姬神色黯然,忧形于色,款步至毛农身前,轻声道:“田卿大哥,君务必平安归来。”

毛农宽慰蔡文姬道:“吾必归,待吾凯旋。”

毛农情难自禁,未顾蔡邕尚在侧,径首将蔡文姬轻轻拉至身前,旋即在其额间轻吻一记。蔡文姬瞬时羞赧,粉面通红。

言毕,毛农便即告辞,径去与刘备、关羽、张飞会合。

毛农渐行渐远,蔡文姬情难自抑,不禁轻唤:“田卿大哥。”

然毛农终未回首。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