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第21章 公孙瓒出面调停,毛农蔡文姬游野

加入书架
书名:
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作者:
大雨莎莎
本章字数:
4348
更新时间:
2025-07-02

而这诸般情景,皆被于街道角落的蔡邕、蔡文姬父女看在眼中。

蔡邕低声道:“此兄弟西人,倒真是重情重义。只是,这平原华氏,实非易与之辈。”

蔡文姬未言语,唯望着毛农背影,微微出神。

兄弟西人和赵云折返后,毛农携赵云归至己处。

旋即,蔡邕与蔡文姬便登门拜访。

毛农对蔡邕、蔡文姬道:“二位,今日在下心情不佳,恕难款待二位了。”

蔡邕道:“毛使君侠肝义胆,仗义而为,令老朽钦佩。若天下官员皆似您这般,百姓便不必如此困苦了。”

毛农嗤笑一声,开口念道:“头戴乌纱心向财,堂前不问民哀哉。只图富贵安闲日,哪管苍生苦难来。”

言罢,微微摇头,神情满是愤懑。

蔡邕未料毛农竟颇具诗才,心下颇感意外。

蔡文姬听闻,眼中更是添了几分欣赏之色。

蔡邕对毛农道:“毛使君,您可知这平原华氏是何来历?”

毛农摇头道:“在下不知。蔡老先生莫非知晓?”

蔡邕缓缓说道:“这平原华氏,家主乃是华歆。华歆此人,为袁氏之门生故吏。

袁氏势大,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华歆借此,在朝中亦颇有人脉。

那华氏在平原,根基深厚,行事向来霸道。

此番你得罪了华氏公子,他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毛使君,你需多加小心才是。”

毛农笑道:“原来如此。然在下并不悔。若他们欲来寻衅,便叫他们放马过来。在下自当奉陪到底,大不了舍此一身百斤之躯,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蔡邕听闻,不禁抚须赞叹:“毛使君真乃豪情万丈之人!如此气魄,实非常人可及。虽华氏势大,然使君不畏强权,坚守道义,此等风骨,当为世人楷模。但愿天下为官者,皆能效仿使君,何愁世间不平事,何忧百姓不宁乎!”

蔡文姬亦在旁,美目流盼,看向毛农的眼神中满是倾慕之意。

毛农虽非以武勇见长之辈,然其一身浩然正气,实乃蔡文姬生平罕见。

刘备念及毛农之事,深知华氏势大,恐累及兄弟。

遂即刻着人快马加鞭,修书一封与荆州刺史田楷。

信中详述毛农仗义之举及华氏或将寻衅之事,询问田楷能否从中斡旋一二,以解兄弟困境。

不多时日,派去之人返程,带回田楷口信。

言称华氏与袁氏关联颇深,此事棘手非常,他亦需权衡再三,不过会尽力一试,叫刘备等人稍安勿躁,静候消息。

刘备得了此信,一面告知毛农,一面与关羽、张飞等日夜筹谋应对之策,以防华氏突然发难。

以刘备兄弟西人目下所拥兵力,踏平一个平原华氏,并非难事。

然此乃万不得己之手段,非到绝境,不可轻用。

若能寻得和平之法解决此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田楷随即将此事呈于公孙瓒。

公孙瓒闻罢事情本末,反倒对毛农愈发欣赏。

心想这看似文文弱弱的青年,竟有这般血气方刚之举,实出意料。

公孙瓒决意卖与毛农个人情,遂亲自提笔修书一封,遣人快马送往平原华氏。

信中言辞恳切,将事情前因后果详述一番,点明毛农之举乃仗义而为,望华氏勿要为难,就此作罢。

平原华氏接了公孙瓒书信,众人围坐商议,神色纠结。

公孙瓒于青州权势滔天,虽说平原华氏在朝中也有些许人脉,可若与公孙瓒公然翻脸,实在得不偿失,非明智之举。

且此次事端,平原华氏着实理亏。虽说平日里抢个民女,于平原华氏而言,并非大事,然细论起来,总归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平原华氏将那公子留于家中养伤,又特意遣人前往平原县衙,向刘备赔罪致歉。

刘备未料平原华氏竟能咽下此气,心下暗忖,看来这家族底蕴颇深,不容小觑。

刘备主动言及愿赔些钱财予平原华氏。平原华氏众人心中虽暗自鄙夷刘备,心想着刘备又能拿出多少银钱?

若刘备是那等贪腐之官,或许还能聚敛不少钱财。

可似他这般清正廉洁的官员,只怕财力连商贾都比不上。

不过平原华氏终究还是应承下来,毕竟双方各让一步,给彼此个台阶下,此事便就此作罢。

然此笔账,平原华氏岂会轻易罢休,不过暂且记着。

只待日后公孙瓒离了青州,再设法对刘备等人动手。

此事过后,每逢毛农出行,赵云必率五十人相随。

此后,毛农与蔡文姬相处渐多,彼此也愈发熟络。

闲暇之时,毛农常与蔡文姬谈诗论道,毛农虽非出身书香门第,然其见解独特,言辞质朴却饱含深意,每每令蔡文姬耳目一新。

而蔡文姬才情出众,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她所讲之典故、所作之诗词,亦让毛农钦佩不己。

两人谈至兴起处,或抚掌而笑,或蹙眉沉思,情谊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中,愈发深厚。

时日一长,蔡文姬看向毛农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倾慕与眷恋,毛农心中,对蔡文姬亦是关怀备至,情愫悄然生长。

一日,蔡文姬邀毛农往平原城外闲游。

行至途中,蔡文姬忽问:“田卿大哥,汝言这世间女子,何时方能自择心仪之人,共结连理?”

自古便有男尊女卑之规,且婚嫁一事,大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纵是男子,有时亦不得不从父母之意。

然较之于女子,男子所享自由,实是多矣。

毛农道:“此事怕是艰难。不过假以时日,或有转机,兴许女子终能有几分自主,可选自己心仪之人。”

毛农忽有所忆,转问蔡文姬:“蔡姑娘,莫不是己然有了婚约?”

蔡文姬神色略现落寞,道:“也算是将有了。”

毛农笑道:“如此便是尚未定下。既如此,事或有转圜之机,姑娘何必这般自怨自艾。”

蔡文姬道:“此事哪由得我作主,哪似毛使君恁般洒脱。敢问毛使君,日后可是要寻自己心仪之人,结为夫妻?”

毛农笑道:“那是自然。此乃相伴一生之人,自当两情相悦方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