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蹲在向阳坡村史馆的玻璃柜前,看着那张泛黄的粮票借条——1978年,向阳坡生产队向知青点借了1000斤粮票,署名“队长王大山”。此刻,当年的老队长坐在轮椅上,眼神浑浊地盯着玻璃柜,嘴里反复念叨:“粮票……饿……”
“辰哥,”江若彤递来诊断书,“医生说王大爷的阿尔茨海默症到了中期,只有强烈的情感刺激可能唤醒记忆。”她指着借条上的字迹,“我奶奶临终前说,她当年是知青点的图书管理员,和王大爷……”
林辰突然起身:“小王!给我准备100万现金,我要还原1978年的向阳坡!”
【叮!触发“时代记忆救赎”计划,打赏金额100万,返现倍数500倍(文化保护专项)!】
【到账金额50亿(辰星文化基金专项拨款)!】
三天后,向阳坡村变了样。土坯墙刷成了红砖色,村口支起“向阳坡供销社”的木招牌,货架上摆着搪瓷缸、蜂窝煤和限量版粮票饼干。林辰穿着粗布褂子,推着二八自行车,车筐里放着油印的《工农兵画报》——全是从全国旧货市场“砸钱”收来的真古董。
“王大爷,您看这是啥?”林辰把一张1978年的粮票塞进老人手里。王大山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手指颤抖着粮票上的麦穗图案。这时,假扮成知青的演员们抬着“知青食堂”的木牌走过,喊着:“开饭喽!玉米糊糊管够!”
【叮!场景还原触发“记忆闪回”,老队长瞳孔收缩频率提升400%!】
突然,一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攥着本磨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江若彤找到的当年知青点“图书管理员”李奶奶(江若彤的亲奶奶)的老同事。“老王头,”老太太声音哽咽,“还记得你偷塞给我的粮票吗?”
王大山猛地抬头,看着老太太胸前的“为人民服务”徽章,突然号啕大哭:“小李!你回来了……当年那1000斤粮票,我还没还上……”
【叮!阿尔茨海默患者恢复记忆,触发“情感奇迹”社会效应,辰星文化基金获文化部重点扶持!】
林辰看着抱头痛哭的两位老人,想起系统(金融AI助手)曾提示“情感共鸣是最高效的财富转化”。他掏出手机,给“全国知青记忆库”转了1亿:“把这些老物件都数字化,别让下一代忘了苦日子。”
【叮!文化传承捐款触发“历史守护”商业效应,辰星集团获“共和国记忆”特别勋章!】
傍晚,江若彤在奶奶的旧书里找到张夹着粮票的照片——1978年的向阳坡,年轻的王大山和李奶奶站在知青图书馆前,身后是排队借书的村民。“辰哥,”她红着眼圈说,“我奶奶临终前说,那1000斤粮票是王大爷偷偷省下的口粮,救了整个村子的命。”
林辰摸着照片上褪色的字迹,突然明白父亲日记里“财富终会过时,人心永远鲜活”的意思。他发动那辆旧电动车,后座载着江若彤,往县城医院开去——陈默教授的胃癌新药临床试验成功,今天出院。
“辰哥,”江若彤突然指着路边,“你看!”
林辰刹车,只见赵天宇穿着工装,正给路边的留守儿童发作业本,旁边的苏倩倩举着血压仪给老人测量。两人看到林辰,尴尬地笑了笑,继续忙活。林辰没说话,拧动车把,电动车“叮铃”响了一声,惊飞了路边啄食的麻雀。
【叮!触发“仇人自新”隐藏剧情,社会价值观正向引导指数提升25%!】
回到县城,林辰收到助理小王的消息:【辰哥,“粮票记忆”纪录片播放量破亿,有影视公司想花1亿买版权。】他回复:“版权免费,但有个条件——让王大爷和李奶奶当顾问,片酬全捐给知青养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