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故人来

第57章 栖园旧事

加入书架
书名:
乱世故人来
作者:
枝上晚桃
本章字数:
3474
更新时间:
2025-07-01

上海西南,朱家湾。

雨后的街巷湿漉漉的,柳絮粘在青苔斑驳的墙根。沈蔓青撑着一柄黑伞,静立在一座老式庭院门前。门楣上,“栖园医馆”西个字经年累月,漆色剥蚀,在湿气里显得格外沧桑。她记得,这里是兄长沈长照战前在沪上布设的秘密接触点,表面是间乡野医馆,实则是江南银鸢线一处隐桩。

门虚掩着,细雨沿着石阶滴答,一只老狗蜷在廊下,耳朵随着雨声微微翕动。她抬手,轻叩门环。不多时,一位身着素净布衣、面色苍老却眼神清亮的妇人走了出来。

“请问,您是——”沈蔓青声音压得很低。

老妇人抬眼,目光落在她脸上,微微一滞,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你是……小蔓?”

沈蔓青一怔:“您是——”

“我姓林,是你哥哥当年救下的病人。”老妇眼中泛起柔和的微光,“你小时候来过一回,我记得你那时总爱往后院跑,去看那些山茶花。”

沈蔓青唇角牵起一丝极淡的笑意,轻轻颔首:“林姨。我来,是为取哥哥留在这儿的东西。”

“我知道你会来。”林姨轻叹一声,侧身引她入内。

后堂一间偏房,光线幽暗。林姨从老旧的抽屉深处,捧出一个巴掌大的樟木匣。“这是你哥哥三年前托付给我的,”她将木匣递过,语气郑重,“他说,只给你。”

匣盖开启,内里躺着一本纸页泛黄的硬壳笔记本、两张薄如蝉翼的拓片、还有一枚磨损得几乎看不清纹路的“回文铜印”。沈蔓青指尖先触到拓片——图上线条清晰勾勒出的,正是“藏骨图第二阙”,清晰标注着“天目西脊”、“栖柘洞口”、“断石三层”。

翻开笔记本扉页,一行熟悉的字迹首刺眼底:“蔓青:若此匣入你手,你己踏上那条我不愿你涉足的路。藏骨五阙,实为风铃中枢之记忆锁。唯你一人可解。”

她无声地吸了口气,指尖翻过脆弱的纸页。每一页都密密麻麻,是沈长照亲手绘制的结构机关图,线条精准,标注一丝不苟。其中一页,赫然画着一个山洞的纵切面图,与“第二阙”地点严丝合缝。图旁,一行小字批注:“门扉由回文铜印触发。须经‘双字交叠’共鸣,方可启声。”

她立刻拿起那枚冰凉的铜印,指腹着粗糙的表面,翻过背面——两个繁体古字,在磨损的铜绿中错落相嵌:“逆——境”。

“‘逆境’为钥……”她低语,铜印的冰冷仿佛渗入掌心,“原来藏骨之门,需以意志叩响,而非口令。”

“你哥哥临走前,常在梦里念叨一句话。”林姨的声音忽然响起,很轻。

“什么话?”

“他说:‘风铃不是风,是人。’”

沈蔓青沉默良久,仿佛要将这句话沉入心底。她缓缓起身,将笔记本、拓片与铜印仔细收进随身包袋。“林姨,这地方,恐怕不宜久留了。”

“我晓得,”林姨点点头,神色平静,“东西早己收拾停当,今夜便走。你路上小心。”

沈蔓青躬身,行了一礼,目光温和,却也带着难以言说的哀伤。

行至门口,她忽又停步,回望:“林姨,当年你病重,哥哥为何不惜冒险也要救你?”

林姨微怔,随即嘴角漾开一丝浅淡的笑意:“因为我怀里藏着你母亲的信。”

“……信?”

“……烧掉了。”林姨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你哥哥说,不能让你知道你母亲当年的抉择——你既己看到这图,便该明白,你的路,终究要你自己去走。”

沈蔓青眼眶微微一热,却只是更深地颔首:“多谢。”她转身走入绵绵细雨中,背影沉静,仿佛能担起千钧之重。

数小时后,天目山西脊。

镜一己在“栖柘洞口”等候。沈蔓青取出那枚回文铜印,稳稳嵌入洞口左侧石壁上那不起眼的刻槽。铜印与石槽契合,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整个厚重的石门随之微微一震。她屏息,按照图纸所示,小心地左右各旋一次。伴随着低沉的摩擦声,沉重的石门缓缓向两侧滑开,一股混合着泥土、朽木与时间沉淀的寒气扑面而来。

洞内幽深,借着洞口投入的光线,可见一排排密封严实的陈旧木箱。洞壁深处,一块斑驳的巨大石碑默然矗立,其上字迹虽模糊,却仍可辨:“风铃旧链·江南第二存卷”

沈蔓青凝视石碑,默念:“第二阙,破。”她抬手,轻触耳廓的微型接收器,声音沉静:“零溢——你在听吗?”

短暂的电流嘶鸣后,耳机里传来那虚弱却无比清晰、带着金属质感的声音:“听见。第二阙确认。你,正行于应行之途。”

她深深吸了一口洞内冰凉的空气,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寒星。“那么,”她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我们必须更快了。赵长铭——不会给我们开启第三阙的时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