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考失利,姑娘我获得系统

第54章 汗水与领悟

加入书架
书名:
校园中考失利,姑娘我获得系统
作者:
黛山的老陆
本章字数:
5418
更新时间:
2025-07-07

从“墨韵斋”回来的那个晚上,蒋梦洁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投身于数学题和物理公式的海洋。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套崭新的专业级水彩颜料,和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速写本,摆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

像是举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系统,我现在拥有的,算是顶级的装备了吧?】

系统冰冷的声音一如既往。

【根据数据库评估,您当前拥有的绘画工具,在同品类中属于专业级别,足以应对绝大多数非商业绘画场景。】

“很好。”

蒋梦洁满意地点点头,我可不是差生文具多,我是有正经用途的。

她拉开椅子,坐下。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洒在画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银辉。

她拧开台灯,暖黄色的光晕,立刻将这一方小小的书桌天地笼罩。

屋内的的灯光与月光,一冷一暖,交织在一起。

她闭上眼睛,深呼吸。

白天在学校里,那些纷繁复杂的公式、定理、推论,渐渐从脑海中隐去。

线条、光影、色彩和构图慢慢的浮现出来。

她的大脑,像是被切换到了另一个频道。

一个感性的,充满创造力的频道。

她再次睁开眼时,拿起了那本中年大叔送的速写本和一支铅笔。

她决定,从最基础的素描静物开始。

就画桌上的那个陶瓷笔筒。

在【绘画入门】技能的加持下,她的手眼协调能力己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她几乎不需要思考。

手腕轻动,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起稿,构图,铺设大的明暗关系,深入刻画细节……

一切都如同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不到半个小时。

一幅和实物简首一模一样的笔筒素描,就出现在了画纸上。

陶瓷的光泽,笔筒的立体感,甚至因为常年使用而在边缘留下的一点微小豁口,都纤毫毕现。

完美。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幅画无可挑剔。

就像一台最高精度的打印机,完美复刻了现实。

蒋梦洁看着这幅画。

她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叮!完成一次高质量素描练习,【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2。】

系统的提示音也验证了这幅画的“质量”。

但很快。

这种满足感就渐渐褪去。

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

“系统,你说,这幅画,算是一幅好作品吗?”

【从技术完成度角度评估,优秀。从艺术价值角度评估,无。】

无。

这个评价,像一根针,轻轻地刺破了蒋梦洁心头那点小小的得意。

她盯着画纸上的笔筒。

它很像。

真的太像了。

像到……没有灵魂。

它只是一个被完美复刻出来的,没有温度的影像。

就像一道数学题,你用最标准、最严谨的步骤,得出了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

过程完美,结果正确。

但它,也仅仅是一个答案而己。

它不会让人感动,不会让人思考,更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情绪上的共鸣。

这一刻,蒋梦洁忽然明白了。

系统给她的,是无懈可击的“技”。

是通往艺术殿堂的钥匙和地图。

但殿堂里到底有什么风景,能看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最终能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这些,系统给不了。

得靠她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去摸索,去领悟。

“我懂了。”

她喃喃自语。

她把那张完美的素描翻了过去。

重新拿出一张新的画纸。

她静静地看着那个笔筒。

她试着,不再把它当成一个由无数光影和线条构成的“物体”。

而是去感受它。

感受它常年累月立在书桌一角的孤单。

感受它身上那些被各种笔磕碰出的细微伤痕。

感受它见过自己无数次在灯下奋笔疾书的夜晚。

它是有记忆的。

它是有故事的。

它不仅仅是一个“笔筒”。

蒋梦洁再次闭上眼睛。

脑海中,那个笔筒的形象,渐渐变得模糊,又渐渐变得清晰。

不再是那个冷冰冰的、完美的几何体。

它仿佛被赋予了某种情绪。

一种安静的、坚韧的、长久陪伴的情绪。

她再次提笔。

这一次,她的笔触不再那么追求极致的精准。

有些线条,甚至带着一丝刻意的、笨拙的颤抖。

她不再拘泥于对光影的完美复刻,而是更大胆地,用更主观的黑白灰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氛围。

这很难。

比刚才那副完美的素描,要难上百倍。

她画得很慢,很吃力。

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活”。

而是一种真正的,“创作”。

需要她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全部倾注于笔端。

这个过程,比解开一道复杂的物理题还要辛苦。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的快乐。

当最后一笔落下。

蒋梦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看着画纸上的第二幅笔筒素描。

它看起来,没有第一幅那么“像”。

甚至在很多细节上,显得有些粗糙和失真。

但是……

它活了。

它不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物体。

蒋梦洁能从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里,读出一种叫做“陪伴”的东西。

【叮!完成一次探索性创作,【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5。宿主对艺术的理解,进入了新的层次。】

看着这条提示,蒋梦洁笑了。

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

自己找对路了。

从那天起,她的“双面人生”变得更加纯粹。

她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技术模仿。

无论是素描静物,还是练习水彩。

她都开始尝试着,在每一幅画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画一个苹果,她会去想,这个苹果是从树上刚摘下来的,还是在水果摊上被人挑选了很久。

画一本书,她会去想,这本书是被主人珍藏着,还是被随意地翻阅过。

画窗外的一片云,她会去想,这片云是刚刚哭过,还是正准备赶赴一场盛大的日落。

她的画,开始有了故事。

有了情绪。

有了……灵魂。

这个过程,充满了挫败感。

很多时候,她脑子里想的,和手上画出来的,完全是两回事。

她会烦躁,会气馁,会一次又一次地把不满意的画稿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书桌旁的垃圾桶,总是很快就被各种废稿填满。

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重来,都像是在为一把钝刀开刃。

过程很痛苦,很磨人。

但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感知力,自己的表达能力,正在一点一点地,变得越来越敏锐,越来越锋利。

她也渐渐领悟到。

绘画,和解数学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快乐。

解开一道难题,那种快乐是瞬间的,是征服一个明确目标后,多巴胺瞬间爆发的

而绘画的快乐,是持续的,是沉浸式的。

是当你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画笔,成功地在画纸上“转译”出来时,那种灵魂得到共鸣和释放的、宁静而深远的喜悦。

【叮!完成一次高强度色彩练习,【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3。】

【叮!完成一次情感表达尝试,【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4。】

【叮!您的画作首次被判定为蕴含“微弱的情感表达”,【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10。】

在一个又一个夜晚的汗水和领悟中,她画技的经验条,也在飞速上涨着。

她离那个为艺术节准备的、脑海中无比壮丽的构想,越来越近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