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青山望着破败的将军府,心中五味杂陈。他径首走向书房,小心翼翼地从暗格中取出虎符。那虎符曾象征着他无上的荣耀与权力,可如今,在他眼中却成了枷锁。
他回到内院,妻子正带着女儿们在院中做女红。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馨又美好。宁青山走上前去,轻声对妻子说道:“夫人,我想交出虎符,从此咱们一家人就过这平凡日子,守着彼此,也挺好。”妻子抬起头,眼中满是温柔与理解,轻轻点了点头。
然而,就在宁青山准备次日进宫交虎符时,一封加急密信打破了这份宁静。信中称边疆战事吃紧,急需他这位名将挂帅出征。宁青山看着信,陷入了两难。一边是渴望己久的平凡生活,一边是保家卫国的重任。
这时,女儿宁令走了过来,坚定地说:“爹爹,这虎符咱们不要了,这仗女儿去打,您年迈了,上回摔断腿在牢里又没养好,这回去等于送命。”说完,她便向皇上主动请缨领兵出征。
此次大战实力悬殊,宁令身中数箭,危在旦夕。探子来报请求皇上派兵支援,可剩下的大军都在驻守皇城附近,所剩无几,若支援怕遭偷袭,皇上没有答应。
宁老将军听闻此讯,不顾家人劝阻,一人贸然领了一支宁家军前去支援。在赶往战场的途中,他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救下女儿,守护住这家国安宁。终于,宁老将军带着宁家军赶到战场,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他挥舞着大刀,眼神坚定,誓要扭转这危局。宁老将军犹如战神下凡,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他拼尽全力朝着宁令所在的方向杀去,终于在一片血泊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女儿。宁令微微睁开眼,看到父亲,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爹爹,您不该来的……”宁老将军抱紧她,声音哽咽:“傻孩子,爹爹怎能眼睁睁看你送死。”
此时,敌军的支援部队赶到,将宁家军重重包围。宁老将军知道局势危急,他将宁令托付给身边的亲信,让他们护送她先撤。自己则带领剩余的宁家军,背水一战。他们以命相搏,杀红了眼。就在宁老将军体力不支时,突然天边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皇上终于改变主意,调来了援军。在援军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击退了敌军,保住了这一场关键的胜利。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敌军不甘心失败,竟使了阴招。他们买通了宁家军中的叛徒,在宁老将军班师回朝的途中设下埋伏。叛徒里应外合,宁家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宁老将军虽英勇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腿伤复发,未能逃过追赶,惨死刀枪之下,头颅还被敌军割下当做战利品。噩耗传至京城,宁府上下悲痛欲绝。宁令不顾自己尚未痊愈的身体,执意要为父报仇。她重新整顿宁家军,发誓要让敌军血债血偿。皇上得知此事,深感愧疚,不仅严惩了叛徒,还全力支持宁令再次出征。宁令带着满腔的悲愤与仇恨,踏上了复仇之路。她在战场上宛如杀神,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对父亲的思念与对敌人的怒火。这一次,她定要让敌军付出惨痛的代价,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宁令安顿好了爹的身体,准备出战,必要给爹爹留个全尸。她深知此次复仇之路艰难无比,但为了父亲,她毫无畏惧。再次回到战场,宁令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部署,制定着作战计划。她利用地形优势,设下重重陷阱,引诱敌军深入。战斗打响,宁家军士气高昂,他们跟随宁令冲锋陷阵,杀得敌军节节败退。敌军见状,派出了他们的王牌将领,此人武艺高强,宁令与之交手,竟一时难以取胜。但宁令心中有恨,她越战越勇,瞅准时机,一剑刺中了敌将的要害。敌将倒地,敌军顿时大乱。宁令乘胜追击,带领宁家军一路追杀,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经过数日的激战,他们终于将敌军彻底击溃。宁令站在战场之上,望着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她找回了父亲的头颅,与身体合葬在一起。从此,宁令成为了军中传奇,而她也带着宁家军的荣耀,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宁夫人无法接受宁老将军死了的消息,疯了,整日痴痴傻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