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
张靖峰一早起来就去门口查看快递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张泽确实靠谱。快递订的东西己经发到了多半,楼道内对门贴上了引人瞩目的封条。张靖峰看楼道里的几户邻居显然也在做准备,门口堆叠了西袋大米和其他快递。
张靖峰把快递拿进家里给张泽回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里面净是些嘈杂的人声:“泽,你那边怎么那么乱。这几天情况不稳定就别出去了吧。”
“我当然明白这个玩意的危险,关键是我也身不由己啊。我们学校附近也有感染者,现在我们都在学校体育馆集会呢,说是什么要封校把我们隔离在宿舍里。我连手机都被收了,可能是因为好多同学都拍到了感染者,怕我们乱发消息引起混乱。我好不容易谋(张泽的口头禅,指偷)出来,己经快没电了。话说你要的这个头盔我帮你配好配件和耳机了,用的都是最好的应该马上就能送到了。”
“行吧,我这边东西基本齐了。我收拾好物资准备出城的时候联系你。到时候咱俩再碰头,你那边也小心点。”
张泽叹了口气回答道:“唉,行吧我这边尽快脱身吧,还得赶紧把手机藏起来。唉,藏在厕所排风扇里会不会被发现呢?”张泽嘀咕几句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张靖峰与张泽约定好计划后不由得又回忆起来二人的过往,张靖峰由于留级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张泽念一所高中。两人在同一个社团认识,聊得很是投机。
后来张泽考上了京城的矿质大学两人便分道扬镳,没想到后来张靖峰也来到京城创业。两人偶然间在一所餐馆相遇,一见如故。
之后张靖峰在网络上组织的生存狂中张泽自然在列,张靖峰发展的组织目的是预防现在这种情况的混乱。几十人的组织人员不算多还分布各地,但是各有所长知识储备都是各个领域少有的。这几十人常常在社交媒体交流经验发送资料,并且互相约定要在混乱突发时一起前往约定的集合地点共同努力在混乱中求生。这个交流组织主要由阿坤来管理大小问题,张靖峰偶尔上线回答一些各方面的问题。
按照计划,如果出现末日级别的混乱灾难组织成员可以自行前往集合点抱团求存。一个全部由生存狂所建立的据点肯定比普通人的组织要强很多,但是考虑到可能会有官方避难所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前往集合点。还有很多人距离集合点甚至上千公里,所以说在前往集合点的路上找到安全的地带很可能就原地自己建立据点了。诸如此类,可能最终能到达集合点的人并不多。
接下来张靖峰迫不及待的拆起了快递,这些装备可都是生存的资本。张靖峰把一些物资分类装在了马盖战术包里,神秘农场的包则专门用来装载食物和水等补给品。将防弹衣的GA5级插片进去,再用尼龙绳将找张泽定制的护大腿的防刺板系上。当然这些防刺板也都是有张泽专门定制的防弹插板的。防弹衣还有胸口枪套,三联弹夹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口袋装钳子和止血带之类的物品。
专门定制的手臂盾刚好有一个卡槽放个小巧却致命的页锤。战壕斧则可以挂在腰封上,腰封上还挂了两个精致的指刺以及手电筒等物品。折叠矛手感沉甸甸的张靖峰十分喜欢,冰锥头散发着寒芒。工兵铲则可以折叠挂在马盖战术包里。装备都穿上之后很是沉重,但张靖峰的体力允许他慢跑一阵。突然打进来一个电话,接听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快递不知道怎么处理小型汽油发电机。和快递说好将小型发电机放在皮卡车的翻斗里,之后其他快递也陆陆续续到达了。忙碌了一个上午张靖峰才休息下来。没一会又来电话了,铃声响起张靖峰一看是阿坤打来的心情激动赶紧接了。
“江南,你那边咋样?我这边情况越来越恶化己经开始大街上出现咬人的状况了。”虽然两人都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但是还是习惯用网名称呼。
“我这边也不好,我给困在小区里了。我找机会离开吧,你那边赶紧能撤就撤,赶紧按计划走。”
“行吧,如果之后通信没断我会继续打电话联系你的。话说,你脑子快有没有理出什么头绪。”
张靖峰叹气回答道:“感染者倒是没研究出什么成果。不过我认为爆发很可能会提前,这种封锁小区里如果有感染者几乎就是一网打尽。”
“我明白了,我现在还得想办法搞一些装备。”
“你不会真打算去搞警枪吧?太危险了。”张靖峰之前听过阿坤讲述他的计划,这个计划十分冒险。
“我明白,我会小心点的。你放心,你也小心别中招了。”
“当然当然。”张靖峰答应下来挂断了电话,时间也不算早了。
张靖峰撑着疲惫的身体做了一些体能训练,很快大汗淋漓。坐在沙发上思考着:我得尽快撤出市内,等到第一批染病的人发作了一定会混乱不堪,到时候想撤都难。不过早些就撤也是不可行的,除非一个月前还有机会。现在随便载着一车武器上街,只有可能会被拦下来盘问。这样反倒会对计划不利,只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既对出城的人应顾不暇,又不会因为感染者太多被困在市内。想到这又是一阵头疼,说着简单但是这几乎不可能办到。张靖峰己经失去了最早撤离的机会,现在想走可不是那么容易。
张靖峰现在倒不是很慌乱,毕竟他也比大多数人更早得到信息,准备的也更加齐全。装备都在手,心中自然有安全感。现今只能熬着等待时机了,张靖峰又叹了口气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