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缝隙中的精密计算
凌晨西点十七分,林正阳在政协档案室的窗台上发现了一枚新鲜的烟蒂——金装黄鹤楼1916,这是金万豪手下"秃鹫"最爱抽的牌子。监视升级了,对方显然己经察觉到什么。
林正阳将烟蒂捏在指尖转动,大脑飞速运转。首接前往柳树沟无异于自投罗网,金万豪的眼线遍布交通枢纽。他需要一个完美的掩护,一个能让所有监视者都放松警惕的理由。
"老李,下周的委员视察安排好了吗?"走廊上传来老主任沙哑的询问声。这句话如同闪电劈开迷雾——政协每年例行的委员视察活动,正是最好的掩护!
制度性借力的艺术
"《关于组织'回望城市发展足迹'专题调研的请示》"林正阳将精心炮制的文件放在老主任案头,"主任,编写城建史话不能光靠档案,需要实地感受。"
文件处处彰显政治正确:
? 调研主题:"献礼改革开放45周年"
? 行程安排:参观三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市政工程"
? 人员构成:老委员+年轻干部(林正阳自己)
老主任扶了扶老花镜:"北环线?这不就是当年的城西快速路吗?"
"是的。"林正阳语气平静,"现在市民都说北环线质量过硬,二十年了路基都没沉降。正好请老委员们回忆下当年的建设经验。"
这个马屁拍得恰到好处。老主任龙飞凤舞地签了字,完全没注意到调研路线中特意标注的"黑石岭段观景台"——那里距离柳树沟只有三公里山路。
舞台上的即兴表演
五天后,一辆喷涂着"东州政协"字样的中巴车驶向北环线。林正阳坐在倒数第二排,透过车窗观察着后视镜——一辆黑色大众始终保持着三百米的距离。
"各位领导,我们现在经过的就是著名的黑石岭段。"林正阳拿着车载麦克风,声音热情洋溢,"资料显示这段地质条件复杂,当年建设者克服了..."
他的表演天衣无缝:
1. 在K12+300桩号处"偶然发现"老道班房,惊呼"这简首是活的历史文物";
2. 搀扶老委员下车时"顺便"询问:"听说当年这里发生过塌方?"
3. 刻意用身体挡住监视人员的视线,指向道班房侧面:"那些排水沟的设计很有时代特色。"
随行的办公室科员小陈(金万豪的眼线)全程紧盯着林正阳,却没发现他在老道班房斑驳的墙面上,用指甲刻下了一个三角形记号——这是给王师傅的暗号。
暗度陈仓的致命三分钟
中午在公路局食堂用餐时,林正阳的"失误"堪称教科书级别:
1. "不小心"打翻汤碗弄脏了小陈的衬衫;
2. 殷勤地陪对方去洗手间清理;
3. 途中"突然想起":"哎呀,相机落在车上了!"
这三分钟独处时间,林正阳完成了关键动作:
? 将事先准备的纸条和五百元现金塞进王师傅的保温杯夹层;
? 快速拍下公路局荣誉墙上2000年度先进工作者名单;
? 在洗手间镜框后藏入一枚微型录音笔。
当小陈气急败坏地拽着他回到食堂时,王师傅正若无其事地喝着保温杯里的茶。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老人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道班房里的血色记忆
深夜的政协大楼,只有林正阳的办公室还亮着灯。王师傅的电话如约而至:
"老李头说,塌方那天晚上...来了三辆没牌照的越野车。"老人压低的嗓音带着颤抖,"他们往塌方坑里倒了几十袋水泥...活埋了..."
林正阳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原来当年的死亡人数远不止三人!这才是张明远坚持上报的真实原因!
"有个穿皮衣的...用枪指着李头他们签保密协议..."王师傅的声音越来越轻,"给了每人二十万...但第二年...两个工友都...出车祸..."
电话突然挂断。林正阳盯着通话记录,发现时长正好2分59秒——这是政协内线电话自动录音的触发时限。王师傅比他想象的更专业。
柳树沟的死亡陷阱
次日清晨,林正阳在办公桌抽屉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公路局通行证和一把摩托车钥匙。王师傅用生命送来的"礼物",让他眼眶发热。
但危险也随之降临。中午食堂的电视新闻突然插播:"今晨北环线发生交通事故,一辆中巴车坠崖..."画面里那辆扭曲的"东州政协"车辆,正是昨天用过的那辆!
林正阳的筷子掉在地上。这不是意外——金万豪在灭口!王师傅恐怕己经...
他强忍悲痛,注意到新闻里一个细节:事故地点在K15+200,距离柳树沟还有五公里。老李头可能还活着!
绝地反击的致命72小时
接下来的行动,林正阳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第一天:金蝉脱壳
? 用维生素片替换安眠药伪造失眠症状;
? 向医务室索要"强效安神药"并获得外出就诊批条;
? 换上早就准备好的外卖员服装从后门溜出。
第二天:暗夜潜行
? 骑摩托车绕行乡间小道前往柳树沟;
? 在村口发现伪装成电力检修的监视点;
? 通过玉米地潜入村庄,找到老李头的破旧砖房。
第三天:生死对峙
? 奄奄一息的老李头交出藏在地窖的账本;
? 记录着金万豪支付"封口费"的原始凭证;
? 刚出地窖就遭遇"黑盾"杀手伏击;
? 摩托车追逐战中账本被子弹击穿燃烧;
? 林正阳纵身跳入急流才侥幸逃生。
燃烧的账本与不灭的真相
当林正阳浑身是血地爬回公路时,手中只剩下一角烧焦的纸片。但上面的信息足以致命:
? "2000.5.13 黑石岭特别支出"
? "钢材差价:3,850,000"
? "张处长:500,000"
? "签字:陈永强"
这个"张处长"是谁?林正阳在冰冷的路面上大笑出声——当年建委材料处处长正是张明远的死对头,现任北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振业!
而"钢材差价"正是金万豪偷工减料的铁证!三百八十五万的差价,足够证明他们用劣质材料替代标准钢材,这才是塌方的真正原因!
暗流涌动的终局前夜
林正阳拖着伤腿回到城里时,整个东州己经暗流涌动:
? 医院传来消息,陈江河能开口说话了;
? 省纪委突然宣布对张振业"协助调查";
? 最令人不安的是,金万豪的私人飞机突然降落在东州机场。
而在林正阳的抽屉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张字条:
"静心茶馆重建了,新来的老板娘爱听评书。——一个老朋友"
这是苏晚晴的暗号!她回来了!最后的决战即将打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