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喜欢的事,沈时微话多了起来,“ 普通的种子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一旦感染,产量就会大幅下降,经过改良,种子带有特殊的抗体,能有效抵御常见的病虫害,这样就不需要过多地使用农药了。”
“你看还有这边这块试验田,”沈时微领着姜望舒走到另一块地前,指着那一片绿意盎然的作物,“这块主要研究的是抗干旱特性。即使在相对干旱的环境,也能正常生长,对一些缺水地区有很大的帮助。”
姜望舒听得眼冒蚊香圈,虽然没怎么听懂,但是亲眼看见这一片又一片的试验田,对他日后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脸上也不自觉的带了几分笑意。
沈时微说着说着,突然顿住,眸色幽深了许多,似乎有着一些笑意。
“你喜欢听这些?”
谁会喜欢和土地打交道,不过此刻她心情大好,也不介意夸夸他。
往前走了两步,蹲下身看着面前一棵颗竹状生长的小苗苗。
真诚的夸赞道 ,“你很厉害,能做出这样的研究,很了不起。”
听见她这样说,沈时微忽然勾唇笑了笑,并且冒出一股受宠若惊的感觉。
实在是她每次见到自己都没个好脸色。
这里也没什么好转的,只是在地头略微站了站,他们就回去了,还没进家门,便看见院子里有着三两个妇女同沈母说话,她买菜回来,坐在小板凳上摘菜,同聊得热火朝天。
大家的话题多集中在了姜望舒身上。一个女人扯着嗓子说道:“时微妈,你儿媳妇你看见了吗?”
沈母头也不抬地回道:“没有,我买菜去了。”
另一个女人撇了撇嘴,酸溜溜地说:“哎呦,长的别提多俊了,你说说,人家那样的家庭,怎么能看上你儿子?”
这话里似乎不怀好意,沈母顿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小年轻的事,我怎么知道?”
沈时微道:“妈,我回来了,还没做饭吗?”
沈母听见儿子说话,抬起头目光立刻落在姜望舒身上。
她连忙擦了擦手站起来,脸上堆着笑容,“这是望舒吧,这么漂亮,累了吧,快坐下歇会。”
姜望舒笑了笑,礼貌地说:“还好,也不累,婶子在和大家说话呢。”
这几个大娘上门就是来看新娘子的,见姜望舒有点羞涩,更是笑成了一团。
沈母点了点头,指着他们介绍了一遍,姜望舒也没记住,笑着打招呼。
随后话题一转:“甚至这些菜有我能帮忙的吗?要不我帮忙摘豆角吧,做饭也快。”
“哪能让你第一次上门就动手?你过来和单跟大家聊聊天。”沈母还没说话,几个看热闹的大娘连忙道。
姜望舒是很想跟他们说话,不认得,聊不了两句,就会把话题引到沈时微身上,后发出一阵哄笑,总之 看她害羞好像是什么很有意思的行为。
沈时微嘛,算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长大,姜望舒是个新鲜人,大家对她很好奇。
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各种问题。
要是得到答复,像是窥看到了秘密一样心满意足
姜望舒没有生气,她注意到沈时微把西瓜放到厨房,没有一个人说酸话,似乎大家都认为他摘个西瓜挺正常的。
这让姜望舒微微松了一口气,毕竟他黑五类的身份始终是挂在头顶上的一把剑。
挨批斗都是常见的,沈时微一家能这样平平静静的过日子才是少见……
似乎也看出来了,未来儿媳妇的不耐烦,沈母开始出口感人,“行了,到饭点了,你们也抓紧回家做饭吧,望舒待了这么久,估计也累了,要不上屋里躺会?一会我叫你吃饭。”
说着,就热情地拉着姜望舒的手进屋,“望舒啊,中午有想吃的菜吗?婶子给你做。”
姜望舒连忙说道:“没事的,婶子,我不挑食,做什么都行。”
沈母对姜望舒的第一印象非常满意,觉得她不仅长得漂亮、秀气,而且看起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沈时微不知道他妈的感想,姜望舒可和文质彬彬几个字沾不上边。
眼看沈家开始赶人了,一个婶子总算要走了。出了门,又有人回头看了一眼。
“秀秀妈,我看沈家这个新媳妇不像是个会干活的。”
“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嘛,姜团长家的闺女,从小娇生惯养的,不会干活也正常。”另一个人附和道。
“真没想到沈家还有这样的好运气,沈时微看起来不怎么样,结果找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原来还以为他会和王愿成一对呢。”
说到这里,她们的声音压得更低了,生怕被别人听到。
大家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大山娘,你离他们家最近,你总该知道点内情吧?”
大山娘是个中年妇女,在农村大家多数以孩子的名字来称呼。
比如大山娘、大山爹,这种称呼在老一辈人当比较常见。
自从知青来到这里后,不少年轻人也学着城里人开始喊“爸”“妈”。
“爹”和“娘”这两个词就渐渐不怎么用了,不过也还有人坚持这样喊。
“我哪里知道啊,我就知道王愿那丫头,没事就往沈家跑,她爸妈也不管管,估计是有点那个心思。可惜了……”大山娘摇了摇头道。
说着,不知是谁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有点感慨:“其实我原来也想过,只是没敢说。谁能想到他转眼就要做姜团长的女婿了。看来,他家这回是真要转运、发达了。”
听到这话,大家表情各不相同,有羡慕,有嫉妒,也有一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