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灶砌好后,叶凡带着大柱和三柱一同上山砍柴。
直到中午时分,两大一小才各自背着一捆柴回到村子。
远远地,他们就瞧见一大群村里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传得老远。
叶凡满心疑惑,不知那边在干什么,便带着大柱和三柱走上前去。
走近后,便看见刘大炮正给村民们分发着粗粮饼子。
叶凡好奇问道:“大炮兄弟,你这是在干啥呢?家里有啥喜事?”
刘大炮转身看见叶凡,连忙凑到跟前。
“叶凡哥,大喜事啊!我家狗剩要成亲了,我正发粗粮饼子,让大伙一起乐呵乐呵。你也拿几个饼子回家,沾沾喜气。”
说着将几个饼子递到叶凡手中。
叶凡心里 “咯噔” 一下,暗自思忖:这刘狗剩要娶的媳妇,不会是小李村的李秀秀吧?
他面上不动声色,笑着祝贺:“恭喜恭喜!对了,狗剩要娶谁家的姑娘?”
刘大炮忙道:“是小李村的,名叫李秀秀,家里条件一般,不过人长的漂亮,我家狗剩非她不娶。
没办法,儿子喜欢,当爹的就得拼了命操办。这亲事好不容易定下,彩礼在这三里五村都是独一份儿,虽说肉疼,但只要娃开心,就值了。”
说罢,刘大炮露出一副心疼的模样,一看这彩礼钱就不是小数目。
叶凡心中一沉,果然是李秀秀。
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初在山上,刘狗剩对李秀秀百般讨好的场景。
刘大炮左右看了看,凑近叶凡耳边低声说:“彩礼钱整整花了五两银子,可把我们两口子心疼坏了。
不过也值了,日子定在六月初一,到时候你记得来家里热闹热闹。”
“好的,知道了,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叶凡打了个招呼,便和大柱、三柱背起柴火回家。
一进门,三柱把柴火往火灶边一扔,就急匆匆地窜进屋子,要第一时间向张文兰和大嫂报告这个 “惊天大消息”。
此时,张文兰刚和马香莲摆好饭菜,就见三柱一溜烟跑进来,大喊:
“娘,坏事了!咱村的刘狗剩要和小李村的李秀秀成亲了,二哥这下没媳妇啦!”
张文兰心中一惊,忙问:“三柱,到底咋回事?”
叶凡和大柱这时候也走进了屋子里。
大柱把刚才刘大炮在村里发粗粮喜饼的事儿说了一遍。
张文兰看着那粗粮饼子,神色平静地说:“这样也好,李秀秀嫁给狗剩,二柱知道后也能彻底死心,不再胡思乱想。”
马香莲在一旁连连点头:“娘说得对,这李秀秀不是啥好人,二柱和她成亲,肯定没有好结果。
等我娘明天来了,我让她给二柱介绍个比李秀秀更好的姑娘。”
张文兰笑着点头:“这敢情好,二柱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找个媳妇了。”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下午。
张文兰拿出提前买好的猪板油,在大铁锅里熬了起来。那喷香的味道,馋得站在一旁的冬雪和三柱直流口水。
“娘,为啥要熬这么多猪油,省着点吃,这些油都够咱家吃好几年了。”冬雪一边擦着口水,一边好奇询问。
张文兰笑着解释:“上次不是说要给你们炸薯条嘛,明天就忙起来了,今天就炸些,让你们尝尝味道。”
“那可太好了。”
冬雪和三柱一听要炸薯条,顿时兴奋不已。
在张文兰的安排下,大柱负责清洗土豆,马香莲把土豆切成长条,三柱负责看火,叶凡负责炸制。
随着大火熊熊燃起,锅里的猪油很快便翻滚起来,泛起层层金黄的油花。
叶凡站在锅边,小心翼翼的将土豆条顺着锅沿倒进铁锅里。
刹那间,热油跳跃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叶凡发出一阵惨叫,身上被溅出的猪油烫了两个包。
一炷香后,薯条终于炸好,众人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张文兰有些皱眉。
“娘,你咋不吃呀?这薯条挺好吃的。” 三柱一边往嘴里塞薯条,一边嘟囔着。
“可惜没有番茄酱,要是能蘸着番茄酱吃,那就完美了。”
“番茄酱?那是什么酱?比咱之前做的黄豆酱好吃吗?” 三柱瞪大眼睛好奇地问。
张文兰轻轻点了点三柱的脑袋:“傻孩子,番茄酱和黄豆酱味道可不一样。
番茄酱酸酸甜甜,颜色红得鲜亮,蘸着薯条吃,口感丰富,和咸香的黄豆酱是两种风味。”
“是吗?哪里有番茄酱?我也想尝尝。”
张文兰苦笑:“反正咱这里没有,娘也不知道其他州府有没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三柱听后,重重地点头,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去很多地方,给娘找到番茄酱。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二哥叶壮早早来到叶凡家门口。没过多久,张福赶着牛车也到了。
叶凡仔细地把三家酒楼的位置告诉张福,又叮嘱了叶壮几句,随后两人便坐着牛车出发。
不到一炷香,老叶家的人以及报名来盖房子的村民,也都各自拿着工具陆续赶来。
叶凡拿出一张提前画好的房屋设计图,展开给众人看。
只见图纸上房屋布局清晰明了,主屋宽敞明亮,东西两侧各有几间厢房,前后两个院子,还规划了鸡圈、鸭圈,甚至专门画出了猪圈和马棚。
村民们看了,双眼放光,羡慕不已。
没等动工,邻居王嫂子一家人就过来帮忙,紧接着,张里正也主动赶来。
张里正看着图纸,赞不绝口:“叶凡啊,你这设计别出心裁,考虑得周到又细致,这房子要是盖好,就算在青云镇,都排得上号了。”
叶凡笑着回应:“里正叔,您过奖了,家里人口多,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就想把房子盖得宽敞些、功能齐全点,大家住着舒服。”
正说着话,马香莲的爹娘也赶到了。
当两人看见那密密麻麻几十号人后,顿时傻眼了。
马大海结结巴巴的询问:“亲家,这……这是咋回事?不就盖个茅草屋吗?咋来这么多人?”
女儿只说家里要盖房,没说盖啥房,他们一直以为是盖茅草屋。
可看到这场面,他们知道自已想错了,看这架势,起码也是盖土坯房吧?
正想着,就见好几辆牛车来到跟前,车上拉着满满的青砖和瓦片。
看到这一幕,马大海和崔氏两口子彻底惊呆了。亲家要盖青砖大瓦房?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