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将军,你也不要太过于自责了,战争嘛!本来就会死人的,相比于这场战争取得战果,这点伤亡代价完全在接受的范围之内。以前我们与牧野人交战,从来都是败多胜少,即使是胜利了,其伤害人数,也在牧野人的两到三倍,这场战争的伤亡代价,与以往相比,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吴建功摇了摇头,“不行呀,将军,战争结束之后,我仔仔细细的分析了整场贺兰战役,总结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那就是我们灵族人的士兵作战能力,要远低于牧野人的普通士兵作战能力,而且这样的差距很严重。”
对于吴建功的观点,李威点了点头,不容否认,灵族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比牧野人的身体素质相差很多,经过长城守卫军多年的战斗经验总结。得出了敌我战力比为五比一,这一恐怖的差距。
“的确,敌我士兵的实力差距很大。论作战经验,吴将军长期在与敌人战斗的第一线,你一定比我清楚。敌我战力比为5:1,这只是一个纸面数据,这个数据会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对此,我想听听吴将军,对于敌我实力差距的看法。”
吴建功略微做了一下思考,缓缓说到:“我们可以将整场贺兰战役,分解下来,进行分析,我军与牧野人先后与牧野人进行六次战斗。前两次战斗我并没有参加,但也从这场战争活下来的军官口中,知道了具体情况。”
接下来,吴建功就讲过这六场战斗的具体情况。
第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只是牧野人的一次试探性进攻,牧野人作为攻城方,我军作为守城方,由于牧野人的攻城车还没有到达战场。所以这次战斗只是一场试探性的进攻,但即使是一种试探性的进攻,我军的伤亡人数给了300人以上。由于当时战场的情况比较混乱,无法计算出牧野人的伤亡情况。但是根据牧野人两个鹰师的编制,以及后面五场战斗的伤亡,可以粗略的推算出,牧野人在第一次战斗的伤亡不会太大,伤亡人数大概在100人左右。
接下来就是第二场战斗,这场战斗发生在苏逸来到贺兰驿站的第二天早上,也是这六场战斗中最为凶险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贺兰驿站险些失守。
这一战,贺兰驿站三千守军近乎全军覆灭,校尉魏成刚战死沙场,整个驿站一片狼藉,而牧野人的伤亡只有贺兰守军的一半。
第三场战斗,与前两场战斗的情况有所有不同,最为本质的变化就是,守城的军队由原来的贺兰守军变成了吴建功的亲训精兵,士兵人数由原来的3000人增长到了5000人,贺兰守军只是普通的士兵,而吴建功从玉墨关带出来的五千精兵,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经过严格训练的精兵,这些士兵的武器装备,攻击阵形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再看一看法师的对比,贺兰驿战的法师不到三十人,而且绝大数都是修为低下的混子法师与来这里镀金的世家子弟,这两类法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修为低下的混子法师,魔法修为多停留在三级的水平,这样的魔法修为,不会比普通士兵强太多,至于这些世家子弟,甚至都不能指望他们,在第二场战斗的过程中,就发生了世家子弟带兵集体逃跑的事情发生,还好被苏逸给及时制止了,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而吴建功麾下的法师,全部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法师,他们是从整个东线长城精挑细选的法师,甚至为了适应战场的环境,吴建功还特意挑选了一些元素法师,将许多“器”法师排除在外。
两支军队的实力可谓是天差地别,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然而吴建功麾下的精锐部队,在第三场战斗的表现,可并不是很光彩。牧野人的骑兵直接就冲上了城墙,贺兰守军被杀得人仰马翻,仅仅是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最后还是在火系灵阶魔法的掩护下才得以逃脱。
这场战斗,属实谈不上有多么光彩,除去灵阶魔法对牧野人造成的伤亡之外,这场战斗对牧野人造成的伤亡只有个位数,反观我军守城的五百士兵,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只剩下了原来的1/10。
对此,吴建功在内心还是在暗自庆幸,提前将主力部队给撤出了贺兰驿站。
第四场战斗,是一场夜袭战,这场战斗吴建功听取了苏逸的建议,以火攻的方式,偷袭贺兰驿站,将驻扎在贺兰驿站内的牧野人消灭殆尽,也是六次战斗中歼敌的人数最多的一次。牧野人损失了近四千人,而我军只有在攻城时损失了几百人。
第五次战斗,是一场伏击战,在经过前几场战斗的消耗和损失,牧野人的兵力损力过半,而我军其余十二个驿站的援兵,先后赶到了贺兰驿站,其兵力也由原来的五千增至一万,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牧野人已经是无力攻城,而贺兰守军却也不敢贸然出击,因此两军陷入了僵持阶段。
而苏逸与司马钟趁机派出了小股部队,到牧野人的大营前引诱牧野人,并成功地将其引诱到了预设的包围圈,
以上所说的,就是第五次战斗的背景。
牧野人被引诱到包围圈之后,我军占据着右侧的山顶,对牧野人实施了伏击,经过一夜的战斗,我军歼灭了近一半的牧野人,后来牧野人想要趁夜突围,我军成功地粉碎了牧野人的计划。歼灭了一千多牧野人,并斩杀了骨裂魔将。
在这场战斗之后,牧野人完全丧失了突围的能力。
第六次战斗,也是整个贺兰战役的最后一战,这一战,是由贺兰守军主动发起进攻,这一次决战,虽然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但是战果并不是很理想,战斗结束后,经过统计,我军战死的士兵,以及因为受重伤无法再打仗的士兵,足有三千多人,而牧野人伤亡只有两千多人。
“在座的各位应该都已经收到贺兰驿站的战报了吧,我觉得这场贺兰战役很具有研究价值,因为这六场战斗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战场情况,包括守城战,伏击战,夜袭战,以及野战。对此,我觉得我们可以以这场战役作为参考,研究一下以后对牧野人的战斗方略。”
李威的话说完之后,众人都陷入了沉思,贺兰战役虽然是长城守卫军打胜了,却也在这场战斗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我觉得以后我们不要与牧野人打野战了!”
“曹参军,这话怎么说?”李威问道。
曹禺解释说:“将军,这次的贺兰战役,我仔细地研究了整个过程,其中,第六次战斗,我认为是这六场战斗中最为不合理的一场战斗。”
听到曹参军的话,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了他。
吴建功的面容显得有些复杂,在这贺兰战役这六场战斗当中,只有后四场是吴建功指挥的,这第六场战斗,是整场贺兰战役最大的败笔,如果没有这第六场战斗,那么整场贺兰战役绝对是一场近乎完美战役,然而,第六场战斗的存在,却使得整场贺兰战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污点。
吴建功能从校尉晋升到中将军副官,无论是吴建功本人,还是中将军李威,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吴建功的晋升,曹禺是第一个反对的,其反对的理由也有很多。
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有三个理由。
第一,就是过分的越级晋升,吴建功从正六品校尉,一步就晋升到了从四品中将军副官,这一下就连续晋升了三个级别,在没有特别耀眼的战功的前提下,这样的晋升明显是不合理的。
第二,就是吴建功魔法修为太低,吴建功晋升中将军副官一职,意味着他是玉墨关的三号人物,地位仅在李威与曹禺之下,然而,吴建功的魔法修为却是玉墨关六位灵阶法师当中修为最低的。
第三,吴建功的年纪太大,已经五十岁了,在这个职位上获得的魔法资源,用在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身上,实在是有一些浪费了,远没有用在玉墨比其他的灵阶法师身上更有价值。
曹禺也是老官油子了,既然抓住了吴建功的“污点。”自然不会操之过急地将其揭露出来,将其狠批评一顿,而是要以理服人,让吴建功心服口服。
“吴将军,这第六次战斗,大概可以这样概括一下,我军足足一万士兵,这其中包括吴将军亲自训练出来的五千精兵,以及整个玉墨关伏秀的法师团队,而且还是我军主动出击,去进攻士气低落,已经受冻受饿了好几天的两千牧野人,我军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并且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有如此大的优势下,结果这场仗打完之后,我军的伤亡却要比牧野人还要高。”
听完曹禺说的话,吴建功的面容显得十分阴沉,这就是在赤裸裸的揭伤疤,而吴建功却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曹禺所说的都是事实。
“所以说,吴将军所提出的精兵计划,通过这场战斗就足以说明了问题,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兵,并不能够与牧野人在正面抗衡。”
曹禺看了一眼吴建功,继续说道:“所以说,我们这个时候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对吴将军训练出来的5000精兵,是不是应该将其拆散,补充到其他部队之中?”
曹禺说完这一番话,刹那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在场的各位都不是傻子,自然听明白了曹禺话中的意思,想要趁此机会削掉吴建功手中的兵权。
吴建功之所以能够连升三级,与他手中握有的五千精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削掉吴建功手中的兵权,吴建功就会变成被拔掉牙的老虎,在玉墨关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此时此刻,吴建功阴沉着脸,仿佛眼神可以杀人。
沉思了一会儿后,吴建功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曹将军,你可知道,我为了训练5000精兵,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就这样解散的话,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吴将军,你训练的这五千精兵,都是从整个东线长城精挑细选出来的,让他们拆散回到原来军队,说到底也是物归原主,就像是你向别人借了东西,用完之后总是要还的嘛,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妥的。 再者说了,第六次战斗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你训练出来的这五千精兵,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五千精兵,上到法师,下到普通士兵,都是我长城守卫军的精华所在。如果哪一天出了意外,那损失可就大了。”
苏逸在一旁看着两人的唇枪舌战,原本以为这偌大的玉墨关,只有吴建功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真是没有想到,这曹参军也是不甘落后。
细细一听,曹参军说的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回过头来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要是真按曹参军的意思去办,那岂不是吴建功打了胜仗,立下了战功,却反被被削掉了兵权。
吴建功的脸色阴沉,用一种杀人的目光盯着曹参军。冷冷地说道:“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为了胜利,做出一点牺牲也是值得的。”
“这话确实没错,但是,总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吧!吴将军手上的这五千精兵,可是整个玉墨关的主力,要是为了消灭一支残军,而损失了主力,那么这样的牺牲恐怕就不值得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营帐中压抑的气氛。
“看来曹参军对第六次战斗做了一番研究呀,对此,我来谈一谈我的看法吧!”说完,李威的目光看向了吴建功和曹禺。
曹禺先是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面容的表情就恢复了常态。
吴建功阴沉的脸则是舒缓了许多,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
“对于曹参军所提出的观点,避免与牧野人打野战,对此,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吴将军所率领的精锐部队都已经打成这个样子了,更何况是其他的普通军队?”
说话间,李威又将目光看向了吴建功。
“吴将军,关于这第六次战斗,我认为你在战报中所描述的还是欠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并没有将伤亡人数描述清楚?”
李威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众人都纷纷陷入了疑惑,大家都已经看过战报了,第六次战斗的伤亡情况,战报上写的非常清楚。阵亡,重伤,轻伤都有具体的数字。
尤其是吴建功,更为疑惑,自已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自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吴建功刚要开口询问时,李威就挥手,将其打断了。
“吴将军,你并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我认为第六次战斗的伤亡情况,应该做一个分开汇报,因为我军参与这次战斗的军队有两支,一支是你训练出来的精兵,而另一支则是各大驿站的守军,我认为你应该将这两支军队的伤亡情况,分别做一下汇报。”
听完李威的话,吴建功恍然大悟,深领其意地点了点头。
而曹禺则是眉头紧锁,刚刚说话时的自信一扫而空,对此,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今天,坐在一旁的苏逸算是学到知识了。
这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军队中,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苏逸以前的世界,语言表达永远都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李威和曹禺,在这吃饭的功夫,就把一场政治博弈演绎得淋漓尽致。
曹禺想要借助吴建功第六次战斗的失误,削掉吴建功手中的兵权,本来这是一场庆功宴,却硬是把功劳最大的吴建功搞成了受害者。
而李威的反击也是极有意思,刚刚李威的一番话,从表面上来看,是肯定了曹禺的看法,批评了吴建功不把战报写得更仔细一些。
可以仔细分析李威的这一番话,就不难看出问题所在。
李威虽然肯定了曹禺的看法,却只是肯定了曹禺所说的“我军不能与牧野人野战”这一观点,对于削掉吴建功的兵权,是只字未提。
而让吴建功将第六次战斗中,将五千精兵与五千驿站守军的伤亡情况,分开作一个汇报,这在无形之中给了吴建功一个台阶。
吴建功只需要少报一些五千精兵的伤亡,再多报一些五千驿站守军的伤亡,让两军的伤亡情况出现明显的差距,就可以证明五千精兵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