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月揶揄武昭,“看来摄政王大人坐不住了哈,”啧啧两声,“人家在家,”
瞧一眼西周压低声音,“帮你看家带娃,你左手如意右手白玦的,啧啧啧……”
武昭……
眯眼看着唐新月,似笑非笑。
唐新月……
“呵呵,”转身就跑,“我去厨房教她们烤蛋糕。”
衣领被人大力薅住,唐新月生无可恋,“哎呀,主子,”故意拖长音调,“人家就是开个玩笑嘛。”
武昭……
“好好说话,”将人扯到书案旁坐好,“帮我想想办法,拖一拖。”
唐新月……
盯着武昭看了半晌,而后灵光一闪,“王妃不是在清点王府库房?”
“对啊,”武昭以拳击掌,“礼王府家底儿丰厚,摄政王须得亲自盯着入库才是。”
奋笔疾书开始书写回信,想了想又道,“还有老国公、如意和张侧妃等人这一次也要回去。”
“他不得将这些人安置妥当?”
唐新月……
抿唇不语,想起什么问,“最近怎么没有看到白玦?”
“哦,”武昭边写回信边道,“我派他去寻马匹。”
没忍住抱怨,“我那皇叔父实在狡猾的紧,汴京城最好的马都在他手上牢牢攥着。”
嗤笑一声,“也是没想到,我的脚步竟是被马匹拖慢进度。”
“呵,咱天昭可不缺好马,”唐新月道,“若摄政王真的要来,可以让他带些马儿来。”
武昭点头,“好,我将此事也告知与他。”
“顺便,”又想了想,“以防万一,让他再多带些火器过来。”
唐新月……
揶揄道,“嗯,主子此时,灵感爆棚。”
武昭……
白她一眼,“你自己的东西可收拾妥当了?”
“还有,你娘亲跟着一起回吗?”
唐新月有些遗憾,“娘亲说了,她打算将汴京城附近村子的村民全部带去天昭。”
“那些人都做过拍花子不是什么好东西,正好送去西漠挖矿、修路和建桥。”
武昭……
浅笑道,“没错,物尽其用。”
提起天昭又感叹,“不知他们防灾工事修建的如何。”
“何必担心,”唐新月大喇喇的,“天昭速度不容小觑。”
二人相视而笑,武昭的回信也写好。
将密信交给王留,武昭又问,“你今日为何不同阿七出门?”
“唉,”唐新月道,“汴京城气氛太过紧张,我看今日街上禁军变多了。”
“还是隔几日再出门,左右我们还能在汴京留些时日。”
武昭点头,看向窗外,“己入秋了啊。”
距离六六说的极寒,还有整整一年。
唐新月也看着窗外,“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总觉得这天气热的不正常。”
“就是,怎么说呢,己经入秋了可天气还是燥热得很。”
武昭笑笑,“不必多想,做好眼前事。”
“嗯。”
此时,徽钦帝终于得到多日来第一个好消息。
北魏和晋国以及沿海那几个异邦小国,对水泥表现出极大兴趣。
他也能确定天昭没有将水泥卖给这几国的打算,接下来便是价格拉扯。
徽钦帝将此事交给他极信任的吏部尚书,同时为对抗明年天灾他决定增加赋税。
无论天灾之说是否危言耸听,增加赋税势在必行。
趁着底层贱民还未得到消息他应当早做筹备,若天灾之事属实他还要供养禁军呢。
至于武昭,徽钦帝实在忌惮。
暗卫己查过,汴京的火器传言是从武昭归来时传开的。
武昭归来后,皇宫左掖门便遭遇了第一次爆炸。
徽钦帝是真的忌惮,若他将武昭惹毛了……
想起几日前的三处爆炸,后脊背首发寒。
于是,徽钦帝连写几封密信送往天昭各处探子,让他们去查武昭同建元帝的关系。
因着如今皇宫管控严格,武昭这几日都没有再得到宫里的消息。
不过,她还是听说了徽钦帝下旨增加赋税之事。
武昭得知消息后一脸无可奈何,看向雪茶,“传令下去,加大天灾宣扬力度。”
“我要雍国每一个城池都知晓天灾之事。”
“是。”
雪茶小脸严肃,领命离开。
雪茶刚走南星就皱着小眉头气哼哼前来,“主子,白玦这些日子闹着要见您。”
武昭……
“他还真是不消停,”顿了顿,“告诉袁姑姑让她多给白玦安排些活计。”
神情戏谑,“做不好,不给饭吃。”
“是。”
南星说话音调都提高不少,笑容更是轻松许多。
武昭看着好笑,正准备逗小姑娘几句空青便匆匆而来。
“主子,”空青一脸纠结,“太子又来了,王妃请您往前院去一趟。”
武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