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棠跟何雨水是同学,不过比何雨水大一点。没想到,这位没准备高考,直接来上班了。
当然,读书后也是为了上班。有机会来到红星厂这样单位上班,确实没必要一定读书。
尤其是广播站这种部门,确实不错。轻松,收入不错,还受人尊敬。
来采访何雨柱的记者叫董春花,于海棠跟在后面,做跟班。显然,是董春花的徒弟。
董春花问何雨柱,当时为什么要想着将荒地用来种菜。
何雨柱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说道:“董干事,其实也没啥大道理。主要是刚经历过困难年代,那时候大家都吃不饱饭,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而我是个厨子,自然最关心这些。”
想了想,何雨柱又说道,“现在虽说日子好点了,可粮食和蔬菜还是不太足够。我就想着,厂里那块荒地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种上菜,也能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算是物尽其用吧。”
他的声音朴实无华,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董春花一边认真地记录着,一边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赞许。
她接着说道:“何主任,您这想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大智慧啊。这不仅解决了厂里蔬菜供应的问题,还体现了您的节约意识和对工友们的关怀。”
“何主任,您的这些经历太宝贵了。这不仅是一段种菜的故事,更是一段艰苦奋斗、为集体着想的佳话。”
这是在拔高何雨柱。
做新闻,做采访,肯定要拔高的,要由小见大。
这样一来,让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显得很憨厚。
傻柱的大名,在红星厂也是很街知巷闻的。主打一个憨和傻。
董春花这才发现,原来何雨柱其实并不像外在表现的那样,其实很出名。大家都被他的“傻”欺骗了。
一旁在做记录的于海棠在,忍不住开口问道:“柱子……何主任,为什么要我们广播站去联系《四九城日报》呀。”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青涩,眼神中满是求知欲,以及很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情愫。
于海棠跟何雨柱挺熟的,毕竟跟何雨水是同学,关系也不错。
何雨柱娶不到媳妇,又被秦淮茹拿捏时,何雨水还特意问过于海棠,能不能做自已嫂子。
于海棠断然拒绝,实在是看不上何雨柱。
一是何雨柱年纪比自已大的有点多,另外是何雨柱样子一般,而且她还知道何雨柱是舔狗。
肯定不愿意。
没想到,现在何雨柱竟然这么厉害,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听何雨水说,何雨柱结婚后,跟秦京茹关系很好,蜜里加糖。而且还经常一起修理老贾家。
另外,何雨柱家里的东西真不好,天天有好吃的。
看来,男人结婚了真的会有很大变化。
一时之间,对何雨柱这种变化,有些好奇。
董春花回到广播站,开始认真写稿,其后联系了《四九城日报》一位叫王春云的记者,
王春云一听,这个报道很有意思,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
作为记者,王春云的政治敏感性很强的。何雨柱那些话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大夏虽然熬过了特别困难年代,但粮食问题依旧很严重。
这个时候的大夏,绝对是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才心中不慌。但现在没粮呀。
于是当天下午就来到红星轧钢厂,采访董春花,其后又采访何雨柱。还特意去到荒地,进行拍照。
这叫有图有真相。
新闻很讲究真实。
王春云来到菜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绿油油的各种蔬菜整齐排列,努力展现着春天和奋斗的故事。
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春云详细采访了何雨柱,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他为什么要开垦荒地的原因。
何雨柱讲述了自已如何在杨厂长等领导的支持下,一步步克服困难,最终让荒地成为菜地,长出这么多蔬果。
“没有厂领导的支持,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何雨柱感慨地说,“他们给我鼓励,也给我实现梦想的力量。”
要是杨厂长听到,肯定会疑问,我这么说过吗,我不知道呀。
不过既然何雨柱这么说了,那自已肯定说了。
送上门的好处,不要白不要,这个小何,还真是个人才,而且一心向着领导。
董春云在第二天,刊发了相关新闻,提到何雨柱这个食堂主任,怎么一心为全厂职工解决温饱问题做出的各种努力。
其中也提到,何雨柱是在杨厂长等厂领导的领导下,才会如此。
一句话,红星厂从上到下,都在不断因地制宜,在尽可能地人定胜天,更好地为全厂职工谋幸福。
这篇新闻又在当天十二点,通过广播站,向全厂广播。
很快,红星厂全体职工都知道这么一篇新闻,《从荒地到菜仓——红星厂战荒记》。
这时候,文盲比较多,许多人不会看报纸,但会听广播,红星厂全厂职工,在中午时都听到这个广播稿子。
尤其是现在正是中午吃饭时间,吃的还是荒地种出来的茄子、青瓜、苦瓜等。
不少红星厂的职工,一边吃饭,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广播里的每一个字。
其后忍不住鼓起掌来。“食堂的何主任。真的是一心为厂,一心为民。”
而在广播站内,第一次进行广播的于海棠,发挥出极高水平。竟然没有读错多少字,也没什么结结巴巴的,读的还算流畅。
开门红。
当天下午,杨厂长拿着报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厂办王主任:“何雨柱这个同志,思想觉悟高,能力又强,不错不错。”
其后召开相关会议,对何雨柱进行表彰,并提升何雨柱为红星厂食堂副主任,这是升了半级。
之前何雨柱是东区食堂主任,但红星厂有四个食堂。现在是将何雨柱升为红星厂食堂副主任。有所耀升。
这对何雨柱来说,算是取得一定进步。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得到杨厂长肯定。两人之间关系出现明显进步。
接下来就是融入杨厂长圈子,遏制李怀德,打压刘海中。
想到这里,何雨柱觉得还是让秦京茹出手,不如直接把刘海中干掉。
对付这类敌人,最好是提前出手,提前弄死。对这种带来严重危害的敌人,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收获满满的何雨柱,回到家里,继续抱着秦京茹忙碌时,对秦京茹说道,“媳妇,你觉得刘海中这个人怎么样?”
秦京茹一时没听明白何雨柱的意思,赶紧问了起来。何雨柱才说,之前贾张氏打棒梗,搞出那么大的祸事。说明棍棒教育要不得。
“我们四合院里,棍棒教育最严重的就是易中海,想要扭转这种风气,得从他着手。”
“柱子,怎么着手,找机会批评他,骂他?”
“嗯,就这样,最好把他教孩子失败的事情,跟棍棒教育联系起来,气死他。”
“好的,柱子。”秦京茹坐到何雨柱身上,又问道,“柱子,你怎么突然要针对二大爷,怎么不针对贾张氏跟棒梗了。”
何雨柱马上严正言辞地说道,“京茹,你错了,我不是只针对贾张氏和棒梗,也不只是针对刘海中,而是针对所有丑陋现象。”
“柱子,你真棒,真是个大好人。”秦京茹显得很崇拜地看着何雨柱,只觉得身下的何雨柱,像个圣人。
这个时候的刘海中,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全身一冷,是不是刚才衣服穿少了,着凉了。
但不对呀,现在是五月份,温度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