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兴国将军开局力挺娄晓娥

第27章 功成与去蘑菇研究基地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兴国将军开局力挺娄晓娥
作者:
正在围观
本章字数:
4936
更新时间:
2025-01-01

第二天早上,娄晓娥醒来,好像忘了什么。也许是睡的太好,也许是又过了一个晚上,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

等周兴国上班后,王主任安排人,带着五名木匠师傅们如约而至。这是准备给所有四合院的窗户加固。

一时之间,四合院里热闹了起来。聋老太显得很主动,让工匠师傅把自家窗子,多加固一根大格子。

人越老越怕死,尤其是一个人。

随着木匠师傅快速将所有人的窗户加固,大家的心情都好了不少。当然,不少女同志,看着四合院的年轻男同志,眼神奇怪。

一是希望这些年轻男同志,晚上值班,保四合院平安;一是担心有个别男同志,像许大茂一样,直接入室干坏事。

至于许大茂,直接被派出所刑拘,而不是行拘。

前者重很多,是要坐牢的。

许大茂在红星厂的电影放映员位置,肯定是保不住了。于是,许大茂又给周兴国,一万的破防分。

另外,电影院的领导苏主任,还受到牵连,被记过一次,以及取消评优资格。

苏主任想起许大茂,要是对方在自已面前,恨不得抽死对方。这混蛋王八蛋,你自已死就死,还要害我干嘛。

有一天后,周兴国等娄晓娥情绪稳定一点,开始正式上班。

其后,周兴国在李大奥、张学然的帮助下,大规模进行特殊金属研究工作,又“运气”不错的找到一种特殊材料。

其熔点超过一千八百度,比钢和铁金属高多了。钢和铁的熔点,大约在一千五百度。

别小看这三百多度,其实到了最后,熔点是一度一度的增加,越到后面增加的越难。

另外,对火箭外壳来说,熔点比沸点更重要。

前者是温度到了后,金属会逐渐融化,沸点则是变成金属水,其实意义不是很大。

当然,在铸造时,沸点很重要。毕竟金属只能变成金属水,才能进行铸造。

在找到新金属并通过实验室测试后,林爱夏显得很高兴,来到红星厂附属厂,跟周兴国深聊了一次。

接着让周兴国开始打造火箭外壳。

红星厂附属厂,之前打造新型火炮管,有丰富经验。不过,这个时候又遇到新困难。火箭外壳除了需要极高耐热性,以承受高速飞行时的高温外,还需要十分坚固,或者坚韧。但这组合起来,难度很大。

一句话,就算有了熊熊新给的两台大机床,都不行。因为这涉及到很多很精巧的组装。

听林爱夏提出自已所有要求,周兴国皱了皱眉,想了想才说道:“林教授,这个问题确实挺棘手的。”

林爱夏点了点头。

周兴国建议,这种情况下,只能借助手工打造,手工组装。

(在另外时空,大夏的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都是手工打造出来的。当然像第一颗卫星东方大红,反复失败了几次,最终用的是备选卫星)

林爱夏想了想,也只有如此。但找谁来打,林爱夏又很头痛。这玩意主要是看师傅隔热能力。而每个师傅的技艺水平,是有起伏的。

周兴国主动请命,说让自已试试看,毕竟红星厂附属厂,之前经常打造这个,而自已之前给新型火炮管,也做过打磨工作。

林爱夏想了想,同意了,再次对周兴国表示感谢。

其后,林爱夏马上行动,拿着图纸,告诉周兴国,火箭外壳的大小,以及外形等。并亲自来到红星厂附属厂蹲点。

周兴国也挑选了三位技术过硬的同事,组成了一个临时手工打造团队。接着就是将相关材料准备好。

接下来就是开工。

为了确保所有人都有良好状态,周兴国提了一个要求,打造火箭外壳小组的所有人,不能熬夜,不能加班,早睡早起,确保最佳状态。

另外,让食堂做好后勤服务,不说有肉吃,有鸡蛋吃,得吃饱。

得知周兴国、林爱夏开始打造火箭外壳后,孟先生亲自批了一个条子,送来十斤肉,以及五十个鸡蛋,专门给打造小组。

这真的是尽最大能力,做了最好的后勤保障。

要知道以孟先生的身份,也只能送来十斤肉,不可想象。

现在高先生、孟先生这些大佬,一个月才能吃三次肉,分到五个鸡蛋。

由此可知,对周兴国等人支援力量之巨大。

这个时候,周兴国团队,已经顺利开打。

是的,是开打。

在通过不完全合乎要求的磨具,打造火箭外壳零件后,周兴国等人,开始拿着锤子敲打。

这新型材料熔点和沸点都很高,需要反复烧,再去人工捶打。

这温度能够把人烤熟。针对这种情况,只能拿着长把柄锤子敲打,或者温度稍微低一点敲打。

结果发现,所有人都搞不定。除了周兴国。

这个时候,林爱夏才发现周兴国力气不是一般大。自已拿不动的铁锤,在周兴国手里,好像小孩子的玩具一样。

挥舞的飞快,而且还能每次都捶打超过半个小时。

其他三名力气最大的工友,敲不了两三分钟。以至于到了最后,就周兴国一个人在敲打了。

终于,经过三天,敲打出一块火箭外壳后,周兴国握着一把精密的锉刀,小心翼翼地打磨着一块金属零件。这类似于磨刀石磨体积过大地方。

只是用锉刀比磨刀石的效率高不少。

周兴国的动作娴熟而精准,像机械一样精准。

当然,汗水从他的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滑落。以至于有工友不得不拿毛巾帮周兴国擦汗。实在是,就算冷却了不少时间,这块火箭外壳的温度依旧很高。

(这个场景,可以想象下铁人王进喜那时候的奋斗画面)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周兴国用肉眼看了一下,说道,“林教授,我感觉差不多了,要不要测试看看?。”

“嗯,不错,兴国同志,你真厉害。”林爱夏点了点头。找周兴国来帮忙打造火箭外壳,甚至研制火箭外壳,是自已最成功的选择之一。

李林爱夏自然不知道,周兴国通过系统,永久性增加了三百斤力气。这是整个大夏,最适合打铁的人。

很快检测数据出炉。

周兴国跟林爱夏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好,继续加油!”

其后,周兴国又转身投入到另一块零件的打磨工作中。

此时,红星厂附属厂车的其他攻关成员,也都在忙碌着。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有了第一块铸造成功经验,后面的打造速度还在加快。

一个星期后,周兴国和团队终于完成了所有零件的打磨和组装。当最后一块零件被安装到位时,整个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兴国同志,太棒了!”林爱夏兴奋地说道,“这批零件的精度完全符合要求,甚至比预期还要好!”

周兴国微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枚火箭外壳,几乎算是他一已之力打造出来。

很快,火箭外壳被送到大夏动力研究所,这里将组装火箭的内燃装置。

而这些,基本已经全部研制成功,就等组装。

又五天后,林爱夏打电话给周兴国,说大夏首枚火箭已经成功组装,准备运去蘑菇研究基地试射,希望周兴国一起过去。

周兴国没有迟疑,马上同意。

去蘑菇研究基地工作,他不是很想去,但去那里看看,还是很愿意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