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没有得到秦镶的回答,但得到了苏润的宽慰:
“璨之,别管什么福,有就行!”
有的人连傻福都没,不是更惨?
闻言,梁玉犹豫片刻,认真回答:
“谢谢,并没有安慰到!”
不过他素来心大,很快就跟苏润一起,凑到人群中,问众人方才在做什么。
其实,张明哲他们待在书房也没什么事。
无非就是被关在院中无聊,无事可做,只能凑在一起谈诗作词,打发时间罢了。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苏润和梁玉也加入进来。
虽然梁玉一首喜欢这种吟诗作对,附庸风雅的活动,但今日却相当低调。
毕竟在场的,才高八斗之人太多,他要是作诗,搞不好会有一堆夫子来点评。
说不准,又变成一场苦修。
所以他只摆了笔墨纸砚,自告奋勇帮众人记录诗词。
至于苏润则是一如既往的偷懒。
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梁玉桌子上,笔墨纸砚;
苏润桌子上,茶水点心。
前者奋笔疾书,后者连吃带喝。
本来苏润没打算出风头,但秦镶还记着苏润那首震惊世人的水调歌头,便连连催促:
“子渊,你也来一首,来一首!”
霍玉堂等人有心攀附,更是极力附和。
苏润推拒半天,脑子里翻江倒海,好不容易才翻出来一首词:
“润今日没什么才思,倒是前些年,无意中听人吟过一首词,一首记到如今,就背给大家听听吧。”
听见这话,众人还有些失望。
但想到能让苏润多年来都念念不忘的词,必是好词。
因此,秦镶当即开口催促:
“子渊,快念来听听!”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苏润张嘴吟道: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经典永流传。
众人听完后,纷纷为词中意境震撼,梁玉连笔都不动了,只顾低声重复: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翰林院学士古策激动的来回踱步,连连夸赞:
“好词、好词啊!”
连张明哲都忍不住赞叹:“举杯奠祭万古明月,此人好大的气魄!”
那可不?这可是大词人苏轼的代表作,能不好吗,苏润心想。
他正想着,眼前却突然一晃,紧跟着双肩也被大力禁锢。
苏润定睛一看,竟然是秦镶冲过来了。
只见秦镶连声追问:
“子渊,这人是谁?你快告诉老夫这人是谁?老夫必得将此人带回国子监!”
大才!大才啊!
他国子监,就缺一个能名动大炎的词人!
苏润见秦镶激动地白须一抖一抖,生怕这小老头出事,赶忙安抚:
“秦夫子,别激动别激动!”
“我小时候见他的时候,他就是个云游天下的老者,现在……说不准早就没了。”
“大炎这么大,你去哪儿找啊!”
一盆冷水当头泼下去,众人惋惜:
“可惜了,此人本该名闻天下的!”
秦镶大受打击,对文学的追求,使他一时间迈不过这个坎:
“唉!子渊幼时便能得见大才,老夫活了一辈子,怎么就遇不上这等奇人呢?”
“子渊说得对,人跟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跟狗都大!”
说着,又有些后悔的看着苏润:
“啧!要是老夫早个十五六年收你当学生就好了,白捡个好学生不说,也许还能遇见他!”
这让苏润听得哭笑不得。
但见秦镶是真的喜欢苏轼的词作,他思索片刻,只好硬着头皮扯谎:
“额、夫子,其实当时那人曾落下本册子,里面都是他的诗词。”
当下,十八只眼睛齐刷刷看向苏润。
怕秦镶问他要原本,苏润急忙解释说册子早就丢了,他就记住了上面的几首诗词。
一个谎话,果然要用无数谎话来圆,苏润内牛满面。
失望是有的。
但秦镶很快抓到重点,老嘴叭叭:
“记住了总比没记住好!来来来,快写下来!”
秦镶铺纸、磨墨,连笔都是润好才递出去的。
苏润喜提新工作:
在秦镶的监视下,绞尽脑汁,连着默了七八首好诗好词出来。
众人拿着写好的诗词,花式夸赞,其乐融融。
但苏润一写完,众人就闹了起来,因为:
秦镶一张纸都不愿意分出去。
“不行!这些都是老夫的!”
“老夫学生写的,当然要全部归老夫!”
梁玉可怜巴巴,抓着秦镶衣袍,小声道:
“夫子,夫子,学生想要那首‘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夫子,你至少让学生再看一眼……”
梁玉顿时化身夫子复读机,围着秦镶来回转。
要是他有尾巴,只怕急的要摇断了。
而张明哲则是选择利诱:
“秦祭酒,本官家中藏有一方好砚,与你换那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好?”
古策同样道:
“秦祭酒,我们还有三、西首诗没看到啊!”
早知道这老东西吃独食,他就不该拉着人讨论前面的诗,以至于后面的连看都没看到一眼!
亏大发了!
“不行!不给,一张都不给!”
秦镶毫不犹豫的拒绝,转身抱着怀里的宝贝,猛地冲出厅堂,头也不回的走了。
见状,众人目光纷纷落到苏润身上。
梁玉率先道:
“子渊,玉要诗词!”
张明哲等人同样把目标转移到苏润身上:
“听闻前些日子,苏润驸马想寻珍珠为瑶光公主做头面。”
“本官家中正好珍藏了十六颗南海大珍珠。”
……
他本不想答应,奈何这些人给的太多了。
这一日,苏润含泪赚了不少宝贝,高兴到晚上睡觉都笑出了声。
翌日,三月初九,会试如期而至。
众考生信心满满入考场,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