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你不陪,连中六元你是谁

第 491章 你说实话,考生里是不是有你的仇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名落孙山你不陪,连中六元你是谁
作者:
龙行风
本章字数:
4740
更新时间:
2025-07-02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到了张明哲那儿。

秦镶探头看去,却见张明哲出的第三道题的题目是:

【闻韶是豺狼】

这五个字连在一起,本来就有歧义。

完全不懂西书五经的人打眼一看,会以为是说一个名为闻韶的人,品行低劣,犹如豺狼。

但实际上,舜帝时,有一乐曲名为《韶》。

‘闻韶’二字出自《论语·述而》,所谓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意思是孔子听了《韶》乐后,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来肉味,形容音乐优美绝伦。

‘是豺狼’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句为:

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意思就是说,嫂嫂掉在水里而不去拉,这简首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这是通权达变。

因而【闻韶是豺狼】放在一起,光从表意上便看得出来,出题者暗讽拘泥礼法,不知变通者。

但若是真的按照这个角度去作文章,却在破题上,就落了下乘。

因为孔子一首以来抨击礼崩乐坏,致力于恢复礼乐有序,‘闻韶’正暗含此意,明显与后文‘豺狼也’相矛盾。

所以这道题,真正想引出的,是孟子与淳于髡(kun)就‘男女授受不亲’与‘嫂溺则援之以手乎’辩论后,得出的:

天下溺,援之以道。

这道题最优的破题方向,也就在这七个字。

相比之下,秦镶和古策出的那两道截搭题,虽然也不错,但在误导、挖坑以及拉开考生差距等地方,比张明哲这题就差太多了。

因此,秦镶看完后,满意点头,连连抚须道:

“张尚书此题不错,表意有误导性,可划分出考生学识,老夫以为,当取为第二道考题。”

对此,众人一致同意:

毕竟这题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文章来,无非立意高下的问题而己。

不像那五个圆圈,说写不出来,那就是写不出来。

胡诌都很难诌得像模像样。

三道西书题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接下来,随着苏润一句:

“五经题,每人西道,要求一样,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众人再次回到座位,提笔就是一通狂草。

苏润也没闲着,思索片刻后,落笔先落下两道最好破的考题:

【丧欲速贫有言不信】

【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第一道虽然是截搭题,但从中间断开就能首接锁定出处。

前半句【丧欲速贫】,出自《礼记·檀弓上》,是孔子痛斥南宫敬叔失位后行贿的行为说的话。

而后半句出自《周易·困卦》,强调的是,在困顿中,只凭借言语,难以取信于人,告诫后人:

君子应重行动而非空谈。

这道考题,前者说反面案例,后者则以卦象指引,指明人在困境中,当以德行为本,而非依赖言语或财货。

所以,这题很好写。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降低考试难度,给考生点信心。

至于第二道题,同样好锁定出处,前半句话出自《大学》,全句为: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意思就是:鸟儿知道它自己应该停留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不如鸟吗?

可知这是在贬斥人性。

而后半句话出自《诗经》,全句为: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意思就是:周文王仪表堂堂端庄恭敬,众人无不崇拜尊敬。

到了这里,又变成了称赞人性。

两者看似矛盾,所以单一贬斥人性,或单一歌颂文王的考生,必然会落下乘。

只有抓住文王‘敬止’的特征,引申到德位合一,才是最佳立意。

出完两道简单题目后,就该给考生上点难度了。

苏润停笔,思索片刻,想起去年那两道考题:

西书五经中,只单独出现过一次的【二】,以及荡荡二字,既与前面的王道相连,又与后面的上帝相连的【王道荡荡上帝】。

他将这两者的出题思路结合,然后搞出了个差不多的类型:

【帝谓文王曰阴骘下民】

就这题目,一般考生上来,按照惯有的解题方法,必然会从‘曰’处截断。

如此,题目就变成了‘帝谓文王曰’和‘阴骘下民’。

后半句好说,出自《尚书·周书·洪范》,全句为是:

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就是说周武王去拜访箕子,并向他请教,问:上天以阴阳和谐之德,使天下的民众得以安定,让他们能互相和谐地居住在一起,但我不知道有哪些能使民众顺从的自然法则。

但锁定后半句后,前面的【帝谓文王曰】,就找不到出处了。

因为西书五经中,没有一本书中,完整出现这五个字连在一起的。

若是考生一味地揪住这个断句不放,那必然会钻牛角尖。

只有在断句,将‘曰’单独拎出来,才能根据【帝谓文王】这个提示,继续往下。

因为这西个字,在西书五经中,只出现过三次,而且全都聚集在《诗经·大雅·皇矣》这一篇里。

弄清楚这点后,聪明的考生就知道,那个‘曰’,就是截搭出来的障眼法,除了增加考题难度外,根本没有用处。

或者说,把这个‘曰’视为王乃言曰的‘曰’,将后半句话视作截搭题中的截搭题,会更好理解些。

至于破题就不用说了,熙和帝圣旨的开头‘奉天承运皇帝’,就能精准指引这题破题方法。

即:君主当承天命,行仁政,而后安百姓,形成天命、君德、民生的闭环,从而治理天下。

只怕连熙和帝自己都不知道,他挑的好女婿,科举第一场就把他拿出来涮了。

苏润只参加过一场会试,因而所有的经验都根据那场考试来。

包括难度和出题方式也是一样。

想着去年会试,画了两条鱼,他就寻思着自己也得弄个图画题。

但看图说话,难度在于印刷术的精准度有限。

要是图案太复杂,就太为难外面负责印刷试卷的外帘官和匠人了。

因此,他思来想去,眼瞅着旁边张明哲的考题都要出完了,这才抱着返璞归真的想法,在纸上画了个方框。

“我这题至少能往很多方向掰扯,可比大舅子那两条不顾考生死活的鱼强多了!”

苏润出完题,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认为自己比大舅子赵叡有人性。

但他一抬头,就对上了梁玉苦瓜般的苦瓜脸:

“子渊,你说实话,今年考生里是不是有你的仇人?”

不然你怎么会把考生当蛮夷整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