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程的意识再次恢复,她睁开眼,眼前一片模糊。她的脑海里残留着李娜最后的画面——那一刻,李娜孤独、绝望地死去,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她无力反抗。而她,王程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无法改变命运的走向。
她已经穿越成了李娜,那个被社会抛弃的女人,那个为他人无私奉献,最终却因为自已不舍得放手的爱情而走向悲剧的女人。
王程程站在村头,迎着阳光,深深地吸了口气。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涌入心头。这一刻,她意识到,自已不仅仅是为李娜复仇,更是在为她的未来,甚至为整个时代中无数的知青们,争取一个应得的机会。她绝不会再像李娜那样,盲目地牺牲自已,为了别人放弃所有。
李娜的回乡名额——这个曾经被她无条件让给赵建国的机会——已经在这一次的穿越中再次出现在她的手中。而这一次,她不会让步。
她早已记得那个充满挣扎与自责的时刻。当初,李娜决定将回城的机会让给赵建国,完全是出于对那段感情的执着与对赵建国的深情。她甚至没有考虑过自已未来的生活,毫无保留地将自已的希望交给了那个她认为的“爱人”,结果却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
回到村里的小院后,王程程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决定先观察周围的环境。她知道,自已要想改变命运,必须更加小心谨慎。赵建国在回城的第一年就娶了周媛媛,这一切都与李娜的让步息息相关。如今,她掌握了回城名额,决定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
几天后的清晨,王程程收到了村里关于回城名额的通知。那些负责分配回乡名额的干部已经开始安排这次的选择,王程程知道,这一次,她必须争取这个机会。
她站在村委会前,心里微微紧张,但眼神坚定。她知道,只有争取回城名额,她才能脱离这片荒芜的土地,获得重新开始的机会。她不再是那个柔弱的李娜,而是一个全新的自已——一个不再甘于牺牲的女人。
她走上前,向村委会的干部提出了自已的申请。
“我要回城。”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眼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李娜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逐渐昏暗的天色,心中五味杂陈。回到这个城市,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与期待。
“高考。”李娜轻轻念出这两个字,感觉自已的心跳加速。李娜开始了高考的备战,彻底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她早晨五点起床,夜深时分才放下手中的书本。图书馆成了她最常去的地方,周围人们的喧闹和忙碌对她来说并不构成干扰,反而是激励她不懈奋斗的动力。
过去的日子,李娜在乡下时,曾经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那时的她,年少而迷茫,曾为别人放弃了许多。但现在,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女孩,脑海里回响着一个声音:“你值得拥有自已的未来。”
她开始无比珍惜每一刻,扎实地复习课本,系统地做题,每一份习题都不放过。每个晚上,当她坐在桌前,手指翻动着一页页的书本时,心底的信念越来越强烈——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已的命运,才能给自已一个不再沉沦的未来。
她向书本请教,向老师请教,向自已请教。遇到难题时,她并不急躁,而是耐心地分析,每一题都反复推敲。她发现,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背诵,而是一次次的思考与挑战,让她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和缜密。
在高考备战的过程中,李娜逐渐体会到了那种深深的满足感。她每天都能看到自已一点点的进步,那种从内而外的充实感,使她感到无比的喜悦。她知道,自已正在为未来铺设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