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

第44章范增已死

加入书架
书名:
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
作者:
风吹樱花落
本章字数:
4184
更新时间:
2024-10-15

刘邦目视张良,他一脸的呆滞,就仿佛没有听清张良的话语。

“子房,…汝适才怎讲?”

“…范增已死矣,大王请细细观察。”

刘邦赶忙看向对面,他目光越过项羽便看向了薄纱后的身影。

看了许久,刘邦也没看出端倪来。

他眉头扭成了麻花状,甚至怀疑张良是在逗自已开心。

“子房,既看出范增已死,…汝乃如何看出之?”

“大王,吾等来此多久尔?”

“…大概两个时辰不止矣!”

“既两个时辰,敢问大王,…何人可端坐两个时辰纹丝不动乎?”

经过张良这么一提醒,刘邦又赶忙看向对面。

足足看了半刻钟,他才放声大笑起来。

“子房心细也,…那范增一动不动,岂非假人乎?”

刘邦话罢,他又忍不住大笑起来。

直到他笑得直不起腰来,他才艰难的咳嗽几下停住了笑。

“项羽莽夫有才,他竟使用假人欺骗本王矣!可笑,…可笑至极也。”

“大王,…范增既已身死,大王需撕毁协定,并趁项羽离去尾随击之!”

刘邦惊呆了,他没想到张良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停战协议虽然刚刚签下,可此事天下人都已经知道了。

“不可,…若本王单方面撕毁停战协议,岂不令天下人于背后议论之!”

刘邦不同意撕毁停战协议,张良和陈平便开始劝慰起来。

张良认为,此时项羽内部矛盾重重,范增也已经死去,当下正是消灭项羽的最佳时机。

若此时放任项羽离去,待他补充了粮草并消灭了钟离昧,那将错失大好的良机。

陈平很是认同张良的说法,他认为,欲成大事者不必在意这些纸面协议。

若能趁机消灭项羽,才是当下最迫切的事情。

刘邦没有说话,他显得很是难以抉择。

单方面撕毁停战协议的事,他其实并不在意。

对于能否消灭项羽,他有点不自信。

他虽然拥有二十万兵马,可项羽岂是二十万兵马就能轻易消灭的。

想到这,他摇了摇头。

“此事不妥,…待日后再做决定矣!”

刘邦虽然不愿追击项羽,可张良和陈平则态度坚决。

为了说服刘邦,两人可是没少下功夫。

张良认为,项羽起初兵力三十余万,去除韩信消灭的‘四万楚军’,和楚国各地方驻守的兵马,如今项羽最多不超过二十六万兵力。

再去掉钟离昧手里的五万将士,楚军如今应该只有二十万兵马。

而项庄又率领十万大军前往了彭城,如此算来,那对面的楚军兵力大致也就十万人。

若项羽只有十万兵力,再加上楚军的粮道已被钟离昧截断了。

如此看来,楚军真可谓是‘外强中干’。

“大王,…莫要错失良机!”

陈平也附和道:“需趁他病,要他命矣!”

听两人这么说,最终,刘邦点了点头。

他同意项羽撤军后尾随追击,并寻找机会消灭项羽。

—————

楚军大营,项羽刚回到中军大帐,他便接到一个‘天大的噩耗’。

项庄攻打彭城多日未果,他便率军投降了钟离昧。

对于投降钟离昧这件事,项羽还能‘忍痛接受’。

最过分的是,钟离昧竟然推举项庄为楚国的大王。

如今,楚地九郡一分为二,并同时拥有‘两个楚王’。

这件事对项羽伤害太大了,他暴怒许久后,便令人把项庄的妻儿给斩杀了。

眼看粮草告急,又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项羽选择了撤军。

在离开广武前线之前,项羽做了一个令人‘很是费解的事情’。

这个让众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是,他令楚军去抢夺百姓的粮食。

在项羽的命令下,十万楚军如同蝗虫过境般。

他们所过之处,百姓皆‘如遭大难’。

楚军不杀人放火,不奸淫抢钱,他们只抢粮食、牲畜。

另外,只给百姓留下三天的粮食,其它的余粮、牲畜则被劫掠一空。

楚军离去后,百姓纷纷怨声载道。

所有人都辱骂楚军的同时,并对刘邦的汉军怀揣着‘期盼和等待’。

楚军所有将领对项羽的做法很是不理解,他们虽然心存抱怨,却不敢在项羽面前提出来。

项羽深知他们的心思,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以军中粮草不足为借口,来堵住众人的质疑。

收集完了大量粮草,项羽随即便带领大军离开了广武前线。

撤退的路上,楚军又开始了抢掠行为。

——————

楚军抢劫百姓粮食的事被刘邦得知,他着实‘气的不轻’。

他一边痛骂项羽穷凶极恶的行为,又暗自为百姓的‘人心所向’而感到欣喜。

张良为了汉军能出师有名,他随即为项羽罗列出‘十一大罪状’。

一. :违背“先入关者为王之”的约定。

二. :谋杀了楚怀王熊心(义帝)。

三. :未经诸侯同意,擅自率领诸侯军队入关。

四. :焚烧秦朝的宫殿。

五. :挖掘秦始皇陵墓。

六. :杀害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

七. :活埋二十万秦军降卒。

八. :分封将领到好的地方,却驱逐原来的诸侯王。

九. :使臣子们争相反叛。

十. :自身行为不公正、不公平。

十一.抢夺百姓粮食,令百姓怨声载道。

看了张良为项羽陈列的十一条罪状,刘邦连声称赞起来。

“子房真乃大才也!”

眼看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刘邦也认为消灭项羽的时机已成熟。

他向天下颁布了项羽十一条罪状,接着撕毁停战协议,便带领二十万汉军越过了鸿沟。

当二十万汉军来到楚军大营时,这里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这时,陈平提议寻找范增的尸体,以此来确定范增是否真的死去。

对于开棺验尸这件事,张良认为不妥,陈平则一再要求。

陈平认为来都来了,若不开棺验尸,又怎能打消内心的最后一丝疑虑。

刘邦认为陈平说得有道理,虽然猜测范增一定死了,可毕竟没有亲眼所见。

若不打开棺材确认一下,心里总感觉有点不安。

张良虽不愿做这种‘有伤风化’的事,可他熬不过刘邦的坚持。

刘邦对范增可谓是恨之入骨,他嘴上说开棺确认一下,实则恨不得把范增的尸体挫骨扬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