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带全村种田致富共抗外寇

第96章 三百多两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带全村种田致富共抗外寇
作者:
菲菲火
本章字数:
4116
更新时间:
2024-11-14

回去的马车上,异常安静,宋青青没想到这田强这么可恶,他怎么敢?

在古代,乞丐虽说地位卑微,但也是活生生的人啊!

她暗自庆幸小桃没有深陷其中太久,或者说至少小桃还有父母,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那女乞丐已经被杀三年了,若不是被钟离碰巧撞见,恐怕会永远被埋没在黑暗之中,无人知晓。

突然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袭来,车厢里的气氛沉闷而压抑。

将钟离送回了镇上,这股压抑的气息一直持续到村里。

当他们回来时,村民们已经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妥当,整齐地堆放在宋青青家里。

就连瓦罐都被洗刷得干干净净,倒扣着沥干水分,就等着人回来,开始制作。

宋青青见这阵仗,暂时把别的情绪抛之脑后,撸起袖子就要开整。

孙氏急忙拦住她:“青青,先吃饭,吃好饭咱们再做。”

她这才恍然想起,都已过了晌午,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呢。

“还是娘最好,您吃了没?”

“我们都吃过了,给你和阿牛留着呢,快坐下吃吧。”

孙孙氏说着,转身去把洗好沥干水的葱、姜、蒜等,切成碎末。。

这次剩下的辣椒都已被晒干,所以她打算全部做成干辣肉酱。

家里烧饭的铁锅虽说挺大了,但是做大锅饭什么的还是需要特制的铁锅。

但还好,分几次做出来也无妨。

芸娘家里收了粮食,不放心,这几日就在自已家住。

宋父帮着烧火,孙氏和宋青青加料不时的翻炒搅拌,阿牛供给柴火,大侠负责......

咦?大侠呢?

辣椒太呛了,它早跑兔棚去逗兔子去了。

一家人忙活到了天黑,才终于把所有的辣肉酱做好,装罐封好。

罐子是二十斤的,最后装了整整十九罐,锅底仅剩的那一点儿,也被单独装进了碗里,打算明儿个给村长送过去。

宋青青累得手臂都抬不起来了,这活儿需要不停地搅拌,防止粘锅,幸亏和孙氏轮流搅着,要不然她都不一定撑下来。之前只做了几斤,没觉得这么累。

晚饭是简单快捷的面疙瘩汤,她仅仅吃了半碗,就再也吃不下了,匆匆洗了把脸,就倒在床上爬不起来了。

孙氏进来给她脱了鞋,也回去休息了。

一夜无话。

*

第二日,天空依旧没有下雨的迹象。

村长的心情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今儿一早宋父送来了辣肉酱,还说已经做好了;忧的是这雨迟迟不下,粮食就没法播种。

这情形,活脱脱像极了“老太太有两个卖雨伞和卖太阳帽女儿”的故事。

这次宋青青没去,她把张掌柜写的信交给了宋父,并嘱咐他,其中的三百八十两换成碎银,其余的都要银票。

另外还要带个背篓,买些米之类的东西放在背篓上,盖住银子。

还有,别忘了买笔墨纸砚,一般的就行,多买些,到时候村学要用。

还有要记好账,最好买笔墨纸砚时,要老板给开个收条,这样方便找宋然报账。

有阿牛在,这银钱也好算,总不能每次都要她过去送货,宋父也是要自已面对的。

这算是宋父头一遭送如此大额的货,此前最多也就是些兔子,不过几两银子的事儿,没承想,不知不觉间竟要上千两银钱了。

一路上颠簸得厉害,宋青青特意在马车上铺上了干草,阿牛也深知这批货物的贵重,尽量将马车赶得平稳些,只可惜这路实在是破败不堪。

好在,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赶到了镇上的张记酒楼。

张掌柜还是没回来,想来是府城生意太忙,离不开人。

小厮江二,看过张掌柜的信,自是不敢怠慢,迅速找人过来称重、搬运。

他随手打开一罐辣肉酱,仔细检查了一番,基本无误,便依照宋父的要求,安排账房准备好银票和银子。

信上张掌柜有交代,一旦货到,即刻运往府城,所以他也没耽搁,当即准备马车装货。

“小哥,这个罐子怕磕碰,我车里垫了厚厚的干草,要不?”

江二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笑着道谢:“那真是太好了,多谢宋老爷的提醒!”

宋父帮着给铺好干草,江二还是不放心,又找来破旧的被褥等物,又垫了一层,毕竟府城路途遥远,可万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又等了一会,账房那边才搬出换好的银两,毕竟这次的金额有些大,酒楼现银也要留出流动资金,还是跑了趟钱庄才换好。

宋父小心翼翼地用准备好的麻布将其包好,放在背篓里,他没敢耽搁,去杂货铺买了几斤大米和小米,放在上面。

想到闺女特意交代的笔墨纸砚,让宋大娘的儿子帮着选了几十支笔和大量的纸等等。

花了二十五两,宋父的购买力再次惊到了宋平安,看来这次他真的要辞职了......

**

此时的宋家村,村长已经在青青家坐着等了。

他让宋然算了下,这要是真卖出去,可是有三百八十两呢。

这按照每家分,每户都能分到二两银子,顶的上一年的收入了。

想想就美得很。

宋青青见村长在她家坐着,一会笑一会不笑的,她都不想在这待了。

孙氏早就回房了,闺女这段时间涨的快,夏装还能凑合穿,可这秋天的衣服看来是要短了,是得改改了。

大侠坐在宋青青脚边,在主人撸毛的手越来越重,终是甩了甩头,跑了出去,还是兔棚里的兔子好玩。

就在她也忍不住想要出去的时候,阿牛赶着车缓缓进了院。

村长“腾”的一声站起来,小跑着就出了堂屋。

语气急切地问:“怎么样?都卖出去了吗?结款了吗?”

宋父跳下车,正在搬背篓,被村长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吓的差点滑了手。

稳稳心神回道:“村长,都卖出去了,这是银钱。”

他把上面的东西取出来,露出里面的麻布,又掀开车帘。

指着车上的笔墨纸砚说:“还有这些,花了二十五两。”

从袖袋里取出二十五两的收条放在背篓里,一并交给他。

村长抱着沉甸甸的背篓,眼泪不争气地地流了下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