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带全村种田致富共抗外寇

第62章 老江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带全村种田致富共抗外寇
作者:
菲菲火
本章字数:
4048
更新时间:
2024-11-14

别说 村长嫉妒,就连宋青青也是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躺椅上的人听到声音,挣开眯缝眼,也没起来,又悠悠地吸了一口旱烟,不慌不忙地回:“少来,有话说话,有......”

意识到旁边还有女娃在,改了口:“有事说事!”

宋青青嘴角挂着微笑,甜甜地开口:“江爷爷好,听村长伯伯说您手艺精湛,我想来打些家具,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村长对这称呼不乐意了,自已虽然比老江年轻几岁,但在军营里都是“老”字辈的,不想回村后,辈分低一级。

老江听到她的称呼,脸上瞬间乐开了花。

“哈哈,好好好!有时间,有时间,来屋里瞧瞧,我这有打好的,看看合不合用!”

说着,一边走一边还对着黑脸的村长挤眉弄眼。

宋青青有些愕然,没明白哪句话说的入了人家的眼?

只要宋青青牵着狗绳,大侠一般比较乖,不会乱叫,因为这女主人是真打啊!!!

家具是专门放在后面一个大棚里的。

入目是地上的木屑,旁边放着斧头、锯子、刨子、凿子、锤子等等工具。

再往里走,才是打好的家具,上面都用麻布仔细的盖好。

老江上前挨个打开麻布,掀一半才想起来,不知道小姑娘要什么家具?

刚刚光顾着高兴,忘记问了。

“还没问你要什么家具?桌椅板凳还是箱笼、柜子?”

“我家里盖了新屋,您说的这些,都要,另外,还要打四张床,还有木盆......”

她一口气列出来老些物件,惊了老江有点懵:这丫头是打算换个家啊?

“都要重新打?你家里原来的家具都不能用了?”

“都太破旧了,没法用了。”

“这可要不少银子......”

“我付得起银子的,您放心。”

“劳您介绍下,这是什么木材?”

老江头也不多说,心里想着,左右人家付钱就行,自已瞎操什么心。

把剩下的麻布掀开,一一介绍。

她知道后世紫檀木、黄花梨、红木家具贵得离谱,古代虽说这些家具没有一木难求,但普通百姓也是用不起的。

因此,老江这里的木质大多是桦木、杨木、榆木等柴木,价钱相对低一些。

山上这些木材很多,主要贵的是加工费。

锯木、刨料、气干、木雕、开榫、组装、打磨、上漆等等,一般人做不来。

凝神听完老江的介绍,这可真不便宜啊,一套八仙桌加上四个长板凳就要八百文,最简单的大床也要一两银子。

怪不得拔步床是大家闺秀才能陪嫁的起的。

想想手里的五百多两银子,嗯,够了。

老江看她沉着脸不说话,补了一句:“别觉得价格高,我打的家具,用个一二十年没问题。”

村长怕他乱加价,赶忙附耳小声说:“她是画农具图纸的青青丫头,你别乱要价。”

老江听完一震,惊呼出声:“你就是青青丫头啊,为啥不早说。”

“工钱就算了,你就给个木材钱就行。”

原本他都不打算收银子的,只是这些大多是儿子做的,毕竟还有孙子要养活,也怕儿媳心生不满,所以少收一些,剩下的自已补贴给儿子就好。。

青青方才正在心里盘算需要多少桌椅,大概需要多少银钱,没料到却被老江误会嫌贵,被他这一番话给拉了回来。

赶忙解释:“不用的,我是在想买多少东西,这做家具也不是轻松的活计。”

“对了,我自已想了一套家具,您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从荷包里取出冬日里画的沙发图纸,递给老江。

村长也凑上来,心想:这丫头又琢磨出什么新花样了?真不知道她这脑袋瓜是怎么长的?

这图纸里的款式,老江也是头一回见到,不禁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是自已去的地方太少,见识浅薄了?

“这个是沙发,其实,它跟塌相似,我做了一些改良,把靠背椅的扶手去掉,然后连接在一起,上面再放厚厚的软垫,要是有弹簧就好了,不对即使有弹簧,也没海绵啊......”

“弹簧?”

“这东西都是用在军事和机械上面的,你这丫头是从何处得知的?”

宋青青看二人面色严肃的盯着自已,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怵,她哪里知道古代就已经有弹簧了呀?

慌忙解释:“我,我之前去镇上,捡到一张纸,上面就有这弹簧的画。”

看到二人将信将疑的神情,她面色一正,继续补充道:“村长伯伯,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子,我真没说谎。”

二人眼神交汇,村长点了点头:这丫头也就是最近一年才出门,以前在村里都很少见到她,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做过任何有害的事情。

想来也许真是碰巧?

宋青青看二人脸色缓下,悄悄舒了一口气:暂时算是糊弄过去了。

穿越者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一不留神触到军事机密,搞不好就被当奸细抓去,小命不保啊。

接下来她学乖了,不敢说太多,只说:自已是瞎琢磨的,就是觉得这样坐起来冬天更暖和,至于具体该如何操作,还得劳烦老江费心。

另外,又定了放在堂屋的一套八仙桌、三套写字的桌案、三套衣柜、一张大床两张小床;另外还有四个脸盆、坐墩等等。

除了沙发,其他的都是老江家的款式,她可不想搞太多另类了。

八仙桌、木盆、衣柜都有现成,其他的都需要另行打造。

七七八八算下来,按照市价竟然有三十多两银子。

一个只愿收取木材钱,一个执意按照市价付钱,二人一番你来我往,最终以三十两成交。

宋青青付了定金五两,约定等房子建好后,一齐送来。

牵着快在棚里一角睡着的大侠,几人出了棚子。

老江还不忘夸赞:“那农具真是不错,那个铁锨、小锄头还有叉子,翻地、除草、叉草,既省力又方便.....”

村长也随声附和:“没错,你这丫头脑壳真是好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