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你说现在村里越来越好了,下面我该做什么?”
大侠狗头晃了晃,继续啃骨头。
这事狗子懂吗?
显然宋青青也没指望它回应,继续自言自语:“刚穿过来,我就只想搞钱,赚多多的钱,然后直接躺平摆烂。”
“可、可现在虽然不是家缠万贯,但只要我不挥霍,手里的银钱足够我们一家富足的过一辈子了。”
“可我每天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后面的话声音越来越小,钟离也听不清了。
他不是故意偷听的,宴席上喝的有点多,头晕的很,只是想回来休息下。
没成想听到宋青青在那讲话,原以为是家里有客人,他下意识地躲在一旁不打扰,谁知她是在自言自语。
可这“穿”是何意?
简直闻所未闻。
眼见着她还在那说,这时候自已要是出现,肯定会被误会偷听,索性转身朝河边走去,去那吹吹风会好些。
大侠抬起狗头朝院门外:“汪”了一声。
宋青青没给它眼神,还在那嘟囔,大侠索性也不管了,埋头接着啃:还是骨头香。
**
青禾和石头今年八月也要参加秀才考试了。
想当年,他俩在童生考试中,那可是堪堪扫着榜尾才通过的。
先生的意思是让他们再沉淀几年,于是乎,童生第二年的秀才考试,他们俩便没有参加,而是选择了三年后的八月初九,在府城参加府试。
如今,村里的大小事务,基本都已走上正轨,就如同那三年前种下的桃树,今年也终于开始结果了。
路边撒的野花种子,开满了两旁,甚是好看。
道路两边的树枝叶繁茂,宛如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人们遮挡着炎炎烈日。
而且因着村里有了公厕,宋家村道路干净整洁,尤其是道路两边的花朵和槐花树盛开时,花香四溢,整个村庄飘着花香。
引得临边村羡慕不已,尤其是镇上的那些富户们,纷纷将宋家村作为出来野餐、踏青的首选之地。
村民生活好了,脸上笑容多了,宋青青最欣慰的是,出来读书的女孩也多了。
村里的几家男童更是顺利通过了童生考试,一时间,宋家村在郎木镇可谓是风头无两,风光无限。
宋青青觉得自已能做的事情不多了,虽然现在如愿以偿的过上了自已想要的摆烂生活,但又觉得每天除了研究吃食,好像没别的事了。
不,过段时日,青禾和石头的考试也挺重要的。
她有问过曾先生,秀才考试要考三天呢,而且是在那一平米左右的小房间里。
北境的八月初虽然不是很热了,但是三日的吃食,不变质,也是有些难的。
大部分考生是带的干粮,因为干粮既可以长期保存,又简单方便,就着水或者泡水就可以了。
可考试本来就精神紧张,吃不好睡不好,身体能好吗?
她可是听说考场也是有些体弱的人,直接昏在里面呢。
干粮?
干面包?
方便面?
对,方便面,她可以想办法做出面饼,酱料的话,可以用辣肉酱,方便简单。
就是没有烤箱,蔬菜干不太好弄。
不过可以改良下,蔬菜先焯水,捞出,切小,然后晾干,装坛。
说干就干。
宋青青开始动手制作方便面饼。
她将碱和水混合,在打了一个鸡蛋,分次加入面粉,揉成面团,然后用力揉,让面更筋道。
随后揉好的面,醒一刻钟左右的时间。
这期间,她准备制作蔬菜干。
她选的是胡萝卜和小青菜。
将这些蔬菜洗净、焯水、切碎后,宋青青把它们平铺在竹帘上,放在阳光下晾晒,直至变成干燥的蔬菜干。
做好这些,面团也醒好了,将其取出来,面板上面扫些面粉,稍微揉一下。
剩下的步骤基本跟做手擀面差不多,只不过,擀的更薄,切的更细。
虽然做不出来后世面饼那样细,但她目前只能这样了,手擀面还是孙氏做的更好。
她把切好的面条放在蒸笼上面蒸熟,随后取出。
稍微晾凉些,取出筷子,把面条缠上去,放在一边备用。
起锅烧油,油热后,把面条下进去,炸至面条变色捞出。
然后轻轻抽出筷子,简易版的面条就做好了。
不过第一次做,应该是蒸的时候缠筷子上,要不然扎好取出来,有些就碎了。
“青青,炸什么好吃的了?”
孙氏刚回来就闻到厨房散发出的油炸味。
宋父怜惜孙氏,不让她下地除草、捉虫,孙氏除了在家做些针线活,便再无其他事可做,整日里闲得发慌。
恰巧学堂那边女童越来越多,芸娘一人忙不过来,孙氏跟着芸娘学习后,手艺虽稍逊一筹,但教导村里的女童还是游刃有余的。
因此,如今孙氏与芸娘一同在学堂授课。
“娘,您回来了,我做方便面呢。”
“方便面?”
“是啊,就是我擀的面条没有您擀的细,炸出来有些差强人意。您等等哈,等旁边那锅水开,您就知道为什么叫“方便”面了。”
孙氏满脸温柔地回应道:“好,娘先去洗手,静候我闺女的大作。”
宋青青笑靥如花,语气轻快地说了声:“好啊,娘您就瞧好吧。”
锅里水烧开后,宋青青把炸好的面放在碗中,加了一点细盐,把水舀进碗里。
然后去外面拿些蔬菜干,洒进碗中,孙氏喜欢吃辣椒,又加了两小勺辣肉酱。
孙氏坐在桌前,看着闺女一顿操作后,很快,一份香喷喷的蔬菜面就做好了。
先不说味道,就是这过程确实很方便,只要有热水就行。
宋青青把面条端到孙氏桌前:“娘,您快尝尝。”
孙氏拿起筷子拌了拌,夹起一根面条放进嘴中,细细咀嚼后咽下,
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嗯,不错。这面条筋道爽滑,配上这肉酱和蔬菜干,味道更是鲜美。而且做法简单,确实很‘方便’。我们青青脑袋瓜就是好使。”
末了,还不吝啬的夸了一句。
宋青青也给自已冲了一碗,尝了下:“娘,您教我怎么擀的更细而且还不容易断,这个碱好像加的有点多,下次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