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在宋父几人面前停住,那为首的中年男子利落的翻身下马。
他身着一袭深紫色的常服,衣服上似乎是用金银线绣的暗纹,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头上只插着一支玉簪,就算是不懂货的宋青青也能看出这玉不是凡品。
更不论腰间悬挂的如意玉佩了。
这人难道是?
中年男子缓步走近,身后十几人立在原处未动。
宋父微微上前,用身子半遮住闺女,语气不善地问:“你是哪位?来此作甚?”
袁墨愣了一下,随即释然,看来是位好父亲。
他莞尔而笑,抬手用了个江湖礼:“敢问此处是宋青青的家吗?我是周辰的伯父。”
父女俩一怔,周辰之前曾经讲过他的身世,被他称作伯父的只可能是那位大将军--袁墨。
而后面的钟离再听到这个声音时,默默的侧了下身,躲在阿牛的身后。
在场估计只有阿牛是不知情的,不过他是车夫,所以很懂马。
来的这些人骑得马是战马,能骑战马的能是普通人?
一时之间,均无人开口说话。
倒是屋里的孙氏,左等右等,眼见着菜都要凉了,人还没来,出来寻人,瞧见院门口聚集不少陌生人。
惊讶地开口问道:“他爹,他们是来问路的吗?”
“娘,没事,您先回屋,”宋青青率先回神给孙氏解释一句,转头问袁墨:“袁先生,可有吃午食?”
“还未曾,”袁墨对这姑娘的反应很意外,这应变能力不像是一般的村姑。
起先他还觉得那小子在村子待久了,眼光变差了,现在看来,不是。
“先生若是不嫌弃,可去家里用午食。”
“那就叨扰了,”袁墨抱拳,他自是没意见,在将军府,经常听阿辰讲她家的饭食好吃,正好也尝尝。
宋父听青青叫他袁先生,就已确认,就是那位大将军,可他不是应该在边城吗?怎么来这儿了?
见人要在此用饭,忙上前一步,引着人进了堂屋坐下。
宋青青和阿牛钟离三人去厨房,钟离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愿意出来。
孙氏把每样菜拨出一些到盘子里,然后让阿牛端到堂屋去。
宋父面对袁墨也有些紧张,借口出去沏茶,也出了堂屋。
堂屋只剩下袁墨一人,他也不尴尬,正好可以环视下这家。
房子看着很新,而且还有一个类似榻的长椅放正堂,挺有意思。
宋父也不好在厨房一直不露面,总不能让闺女出去应酬,只好硬着头皮端着茶汤去堂屋。
袁墨很客气:“不用紧张,我只是来看看那孩子曾经生活的地方,你就把我当成一位走亲戚的外乡人就成。”
宋父默默舒了一口气,回了一个字:“好。”
宋青青和孙氏又加了几个菜,让阿牛上去后,就留在厨房。
“为何不一起用?你们平时怎样用餐,现在还是怎样,要是觉得拘束,我可以先回去,晚些时候再来。”
袁墨很喜欢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可惜他一辈子没有成亲,家里也只有晓芙。要是因为他,扰的他们不自在,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呃,不妨事的,我这就叫他们过来。”
钟离不知何缘故,死活不愿意过来,孙氏娘俩和阿牛过来了。
“袁先生,外面的那些人也进来吧,厨房那边地方很大,可以坐得下。”
宋青青坐下后,跟袁墨提议。
“刚刚我们又做了几样菜,玉米饼不够,就煮了一大锅汤面,赶那么久的路,进来吃口热乎的吧。”孙氏也附和。
袁墨笑笑:这家人是心善的。
“实在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阿牛有眼色地起身,出去,外面的人找地方拴好马,鱼贯进了厨房。
他们在门口早就闻到了厨房飘出来的辣香味,馋的不行,但是碍于军规,只能在外面啃饼子,没想到还能进来吃。
阿牛在厨房也没回堂屋,那场合他肯定吃不饱,还是在厨房抢着吃香。
没错就是抢,这帮人起初还端着,虽然吃的大口,但还算正常。
但随着碗里、盆里的饭菜越来越少,就开始没了顾忌,吃的越来越快,到最后都快抢起来了。
阿牛抱怨:“得,这顿饭看来是吃不饱了......”
钟离却好像心不在焉的,手里的饼子只吃了一口,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离,想什么呢?你还不快吃,没见着锅里汤都快没了吗?”
阿牛忍不住好奇催促。
钟离这才回神:“啊,我不太饿,你们吃吧,我先回房了。”
说完放下筷子,拿着手里未吃完的玉米饼回了东厢房。
“不饿?明明在地里时候就饿的肚子咕咕叫了,这会子又不饿了?算了,你不吃,我吃。”
阿牛碎碎念,自从这人不结巴后,话也多了起来。
堂屋里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的,优雅、安静。
袁墨除了在军中用餐又快又急,但毕竟是从小是在大家出身的,言谈举止都要得体,所以食不言寝不语。
宋家人不说话,完全是因为袁墨不说话,他们也不好意思说话。
一时堂屋只剩咀嚼声和偶尔筷子碰到盘子的声音。
辣味菜袁墨在将军府时候,府里的厨子也有做过,但却没有宋家人做的那么好吃。
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珍馐美味,却让人忍不住多吃了一碗饭,让他体会到了久违“家”的感觉。
与堂屋的守礼用餐不同,厨房里传来一阵喧闹声。
“没了?这么快就没了?”
“俺才吃了个半饱哩!”
“齐老四,数你吃的最多。”
“我没有......”
堂屋内的袁墨自也是听的清楚,一时也有些没脸,心下暗骂:这帮没眼力见的,平时又没亏待过他们,搞得跟饿了多日似的。
他咽下嘴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筷,有些不好意思:“实在抱歉,他们许是一路奔波有些饿了。”
宋父忙放下碗筷,摆手回道:“不妨事的,不妨事的。”
“怪我准备的太少了。”孙氏也附和。
袁墨听二人说完,脸上又红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