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打听好了,去那边做搬运工的话,一趟船最低能赚20文。”
“那可以啊,俺们去帮忙搬几天货,最起码能把孩子们坐船的钱给赚回来。”
在柳家村村民们的眼里,就算村里分了一些钱,家里的钱也是有数的,能省多少一些就省一些。
傍晚的时候,村长和族老他们也商量好了,立马就召集各家各户派个主事人开会去。
“让大家伙来呢,主要是讨论一下过河的事情。
大家手里有多少钱,自己心里都有数,考虑到每家每户的人都比较多,就算包了大船一次也不一定能带齐俺们。
俺也让人去打听了,要是单独缴费的话,那就要分批过河。”
“村长,俺们都听你的,你说咋坐咱就咋坐呗!”
“就是,听说俺们还可以去码头那边打短工,俺们边等边赚钱呗!”
许家那边己经确定了,他们的马匹比较多,所以包了一艘大船,只不过要等三天后才行。
想到船上还能载十几人,许秋就带着自己主子的吩咐,过来通知了村长。
村长和族老们商量了半天,决定把这个机会,让给村里几家条件相对差些的家庭。
像王寡妇和松子娘他们几家,基本上没啥壮劳力的,就被首先记录了下来。
为了安全起见,护卫队的人按照之前分配好的小组,分成几个批次保护村民们坐船。
同时为了避免有些人拿早晚过河的顺序找事,各家各户进行抓阄,按照竹签上标注的顺序登船。
后天下午,第一批的人就可以乘船渡河了,负责第一批的人刚好是柳天宏和柳天齐。
接着是大后天上午,许家船上坐一批,二大爷的大儿子柳长顺负责照看。
村长和柳天福负责第三批的人,柳天明和柳大壮殿后负责第西批负责人照看。
想去码头上赚钱的,明天早上就可以去码头那边等着,赚多少钱都是自己家的。
要是家里人多银钱不够的,村里会帮忙垫付,等安顿好了之后,再还给村里就行了。
过河顺序确认好了后,张夫子、柳昊远和柳天齐立马统计人数,确认好人数后,就把所需银钱总金额告知了村长。
为了明天一早可以去码头上赚钱,晚上的时候,大家伙睡的都比较早。
第二天一早,柳家村这边的壮劳力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就朝着码头那边走去。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他们是什么不好的势力呢!
确认他们只是去码头找活后,这才把心放了下来。
对于很多人家来说,过了河再走几天,就能去范阳县备案了,到时候就能安定下来了,没啥比安全更重要的。
男人们去干活的比较多,柳大壮他们这些中年男子只好接过了护卫队的工作,首当其冲的坐镇在村民们的外围。
中午吃饭的时候,壮劳力们都没有回来,早上走的时候,他们都带着水壶和干粮,这会儿也不用操心他们会饿着。
可是吃晚饭的时候,他们还没回来,这让守在原地的家人们着急了起来。
“这咋还不回来啊?”
“谁知道呢!俺当家的去的时候就带了一壶水和几个野菜饼子,再不回来的话可怎么撑得住啊!”
妇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朝着码头那边的方向不停的张望着。
“娘,爹说赚了钱就给俺买包子吃,这咋还不回来啊?
这会儿卖包子的都回家了吧?俺还能吃到吗?”
“你个小崽子,你爹去码头上扛大包多累啊,你满脑子还想着吃包子,吃什么吃,吃你的饼子吧!”
对比很多流民来说,柳家村的生活还是偏中等的,最起码他们除了粮食外,还有一些鱼干之类的干货。
加上之前晒的野菜干,和白天没事摘的新鲜野菜,他们没有怎么饿肚子。
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村里人都着急的要去寻人的时候,柳家村的汉子们回来了。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柳家村汉子们满面笑容踏着夕阳回来了,有些汉子还专门给家里人带了烧饼或者包子回来。
孩子们等他们靠近后,就冲到汉子们的身边,围着自家爹爹或者阿爷蹦蹦跳跳的。
吃过晚饭后,各家的汉子们专门去了帐篷里,把自己今天赚到的铜板交给了各自的当家人。
开玩笑,外边那么多人虎视眈眈的人在暗处悄咪咪的观察着他们,他们怎么可能傻乎乎的把赚的银钱显露于人前。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加上柳家村的汉子们人比较老实,干活又比较实在,工头对他们很是满意,给的银钱都比别人高。
像柳天宏他们,一天下来竟赚了将近300文钱,不过柳西狗和柳癞子他们就少的多了,一天下来也就八九十文。
等到了第三天要登船的时候,柳家村不少人还有些意犹未尽,要不是非走不可,他们还想再干几天再说。
傻子都知道,坐船需要掏钱,可他们做工是赚钱的,坐船过河哪里有赚钱香啊!
因为娇娇想和安安她们几个多相处一些,加上柳家也确实抽到了第二批离开,第西天上午柳青青他们就坐在了船上。
船刚开的时候还好,可随着船越往深处走,杨荷花和王秦氏竟然晕船了,两人扒着船沿,不停的朝河里吐着。
要不是柳青青悄悄给两人喂了点药,两人估计还要再吐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