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一听,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袁术虽然这两次攻城损失了数万士兵,但仍有十多万军队,数量上是自已的两倍有余。如今袁术竟然主动来议和,想必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曹操在袁术后方动手了。李成面色平静,缓缓说道:“我也知道你我两军互相攻伐,犹如左手砍右手,实在是两败俱伤。但是不知袁公是真的要罢兵,还是另有打算?”阎象赶忙道:“请李将军放心,袁公向来说一不二。”李成又问:“那汝南以后归我,袁公可同意?”阎象一听,心中虽有不舍,但也只能回答:“袁公说了,从此汝南归将军,从此两家互不侵犯。”李成点点头,说道:“好。”阎象说道:“既然如此,我即刻回禀袁公。”
阎象回去后,将李成同意议和的消息告诉了袁术。袁术长舒了一口气,当下便率军有序撤退,准备前去阻击曹操。而李成这边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立刻撤军,而是着手修葺破损不堪的城墙,整顿防务。士兵们忙碌地搬运石块、木材,修复城墙的缺口,重新布置防御设施,以备不时之需。整个营地都充满了战后重建的紧张氛围。
李成在边境严阵以待了半月,每日都派人仔细侦查,直至确认袁术是真的退军之后,他才长舒一口气。随后,他留下稳重可靠的李翦镇守边境,自已则率大军返回上蔡县。
李成心中已有打算,他要将上蔡县打造成汝南的中心,使之成为自已势力的核心枢纽。回到上蔡县后,李成身心俱疲,连着几日闭门谢客,好好地休整了一番。
终于,李成重新出来活动了。这日,李伯温前来求见。李成一瞧,见李伯温手上抱着厚厚的一摞公文,顿时感觉头都大了,苦笑着说:“伯温啊,你也知道我这几日刚缓过劲来,有些事情你就自已看着办吧,不用事事都来问我了。”
李伯温却一脸严肃,说道:“属下也不想打扰主公休息,只是此时手里有几件事情非得主公拿主意不可。”李成无奈地摇摇头,问道:“什么事情?”
李伯温说道:“主公,如今我们有军队 10 万之众。可目前汝南的粮食产量远远无法供给如此庞大的军队啊。”李成一听粮食不够了,顿时紧张起来,急忙问道:“那怎么办?”
李伯温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属下有两个建议。其一,我们可以从其他州郡购买粮食,其二,主公应该考虑扩张领土,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来供养军队。”
李成听后,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说:“你去通知李万三,让他动用商会的资金购买粮食,先把缺口补上。”李伯温微微皱眉,道:“主公,如今各路军阀都在扩军备战,粮食紧张,就算去买,恐怕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啊。”李成点头表示赞同,神色凝重地说:“看来咱们只有继续扩张了,否则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李伯温应道:“正是。”
李成接着问:“全郡的振兴计划落实得怎么样了?”李伯温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回答道:“主公放心,已经逐步展开了,现在全郡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呢。”李成满意地点点头,他深知自已立足的根本就是自已的真心实意系统,而这振兴计划能为自已刷好感度,是千万不能耽误的。这是他成就霸业的根基所在,必须牢牢夯实。
李伯温接着说道:“主公,还有一事。”李成问:“何事?”李伯温神色庄重地说:“主公应该上表天子,恳请天子给主公赐爵。只要能获得天子的赐爵,那主公就是名正言顺的诸侯了。”
李成一听,眼睛顿时一亮。作为穿越者,他对三国历史了如指掌。他深知当年汉献帝称刘备一声“皇叔”,刘备便借此站在了正义的制高点上,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尊重。李成心想:“若是我也能获得天子赐爵,那我便与袁术、袁绍这些诸侯平起平坐了。”
不过,李成很快就面露难色,有些担忧地对李伯温说:“伯温啊,天子能赐我爵位吗?我如今虽占据汝南,但在朝廷眼中,我不知是何地位啊。”李伯温却胸有成竹,微微一笑道:“不但能,而且这个爵位还不会低。”
李成一听,心中燃起希望,急忙问:“怎么说?”李伯温缓缓分析道:“如今朝廷由李傕、郭汜二人掌权,这二人最忌惮的便是袁氏兄弟。主公如今占据汝南,等同于断了袁术一臂,这对李傕、郭汜来说,岂不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他们二人一定会支持主公的。”
李成听后,觉得李伯温所言极是,当下便让李伯温起草一份奏折,言辞恳切地表明自已对汉室的忠心,以及占据汝南的缘由,而后送往长安,呈给天子。李伯温领命而去,他深知这份奏折意义重大,字斟句酌,力求完美,期望能为李成求得一个满意的爵位。
李成接下来几日每日都在查看地图,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深知,汝南之地狭小,资源匮乏,若想在这乱世中长久立足,扩张是必经之路。只是,周边局势复杂,各个方向都有利弊,究竟朝哪里进军,李成一时之间犹豫不决,犹如置身于茫茫迷雾之中,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一天下午,孙寡妇来到书房,她手中托着一个精致的托盘,迈着轻盈的小碎步走到李成面前,微微欠身,轻声问道:“老爷是否翻牌子?”她的声音柔和,在静谧的书房中回荡。此时托盘里放着两个牌子,一个写着何依莲,另一个写着刘若曦。李成的目光在牌子上停留了一下,突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糜子妍的名字。虽然已经和糜氏定下了婚约,可至今他还未曾见过这位未来的妻子。最近为了扩张之事,李成已经愁得焦头烂额,此刻他心烦意乱,摆了摆手道:“今天谁的牌子都不翻了。”孙寡妇微微点头,应了一声:“是,老爷。”然后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只留下李成一人独自坐在书房中,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地图,似乎想从那纵横交错的山川河流中找到答案。
第二天,李成决定出去散散心顺便看看糜子妍,于是动身前往糜府。当他的身影出现在糜府门前时,糜氏一众人赶忙出来迎接。糜远满脸恭敬,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见过主公。”李成微笑着说道:“我今日路过此处,特来讨杯水喝,糜家主不会介意吧?”糜远连忙说道:“主公哪里话,您能来,我等求之不得。”说着,便将李成恭恭敬敬地请进府里。
不一会儿,香茶泡好,热气腾腾的茶香在大厅中弥漫开来。众人围坐品茶,气氛轻松愉悦。糜远此时更是小心翼翼地侍奉着这位汝南新的主人,他心中清楚,李成如今的地位举足轻重,与糜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过了片刻,糜远开口道:“快去把子妍叫出来见见主公。”
不多时,糜子妍从内堂缓缓走来。她身姿婀娜,似弱柳扶风,每一步都轻盈优雅,仿佛是从画卷中走出的仙子。身着一件月白色的罗裙,裙身绣着淡雅的兰花图案,那兰花栩栩如生,随着她的走动仿佛在轻轻摇曳,散发出一种清幽的韵味。
她的面容堪称绝美,肌肤胜雪,白里透红,恰似那刚刚绽放的桃花,娇艳欲3滴又不失清纯。小巧的鼻子微微,显得俏皮可爱。
李成在看到糜子妍的那一刻,只觉得心跳仿佛漏了一拍,目光完全被她吸引住,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消失不见,眼中只有这位如同仙子般的女子。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努力让自已恢复镇定。
糜子妍莲步轻移,走到李成面前,微微屈膝,行了一礼,道:“见过大人。”李成赶忙说道:“不必多礼。”随后,众人继续品茶交谈,糜子妍在旁边小心侍奉,她的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尽显教养。
李成回去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立刻找来孙寡妇,神色认真地吩咐道:“你去和糜府商议迎娶糜子妍的日子,此事要尽快办妥。”孙寡妇看着李成那从未有过的急切模样,不敢耽误,于是领命而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