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我一切顺从本心

第44章 臣是冤枉的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到三国,我一切顺从本心
作者:
夜银河
本章字数:
4680
更新时间:
2024-12-03

当刘辩听闻太尉杨彪满门被灭的噩耗时,脸上满是震惊之色。此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大,关乎朝廷重臣的身家性命与朝局安稳,刘辩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下令司隶校尉主办此案,尚书令全力协助,定要彻查真相,还杨彪一家公道,以安天下人心。

一时间,洛阳城中流言蜚语四起,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蔓延,整个城市都被这起惨案的阴影所笼罩,可谓是满城风雨。

李儒匆匆忙忙地赶来见董卓,神色慌张,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声音也带着几分颤抖:“太师,不好了,太尉杨彪满门被杀。”

董卓听闻,亦惊得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诧异与疑惑。杨彪身为三公之一,地位尊崇无比,在朝中举足轻重,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将其满门屠戮?董卓眉头紧皱,暗想:“到底是谁干的?”

正思索间,董卓忽然察觉到李儒的表情极为不自然,眼神躲躲闪闪,想看自已却又不敢直视。董卓心中起疑,面色一沉,问:“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说?”

李儒被董卓这一问,顿时显得更加局促不安,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太师,外面......外面都传言是您杀了杨彪全家。”

董卓一听,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难以置信地大声吼道:“谁给我造的谣?我杀杨彪干嘛?我与他虽政见或有不合,但也不至于下此毒手,灭人满门啊!”

李儒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道:“洛阳县令在杨府查出了印有咱们西凉军标记的武器和一些配饰。还有目击证人说亲耳听到那群杀手说要回来和太师您复命。”

董卓听闻此言,只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咬牙切齿地说:“上次蔡文姬遇刺就说是我干的,这次杨彪被杀又说是我干的,到底是谁总是这般处心积虑地嫁祸于我?”

李儒眉头紧皱,一脸忧虑地说:“太师,我也感觉似乎有一股暗中力量在针对您,欲置您于死地啊。”

董卓心中烦闷,在屋内来回踱步,片刻后,停下脚步问:“陛下那边有什么反应吗?”

李儒赶忙回答:“陛下已经下令让司隶校尉主查这个案子,尚书令协助。”

董卓沉思片刻,心中权衡利弊,道:“你说我是否应该主动进宫面圣,向陛下解释?”

李儒微微点头,说:“太师说的是,还是早去的好,也好探探陛下的态度,表明您的清白与忠心,以免陛下被谣言误导,对您产生误会。”

董卓深以为然,点头赞同,当下便决定整肃衣冠,进宫面圣,力图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中寻得转机,洗清自已的冤屈,同时也想揪出那隐藏在黑暗之中、妄图谋害自已的幕后黑手。

此时,刘辩正端坐在宫中,神情严肃地听着官员汇报杨彪一案的最新进展,整个宫殿内的气氛都显得颇为凝重。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进来,跪地启奏道:“启奏陛下,太师求见。”

刘辩听闻,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便示意正在汇报的官员先行退下,随后对那太监说:“让太师进来吧。”

不多时,董卓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进殿内,见到刘辩后,赶忙恭敬地跪下行礼:“臣董卓拜见陛下。”那声音里透着一丝急切与紧张。

刘辩见状,赶忙起身,快步走到董卓身前,双手将他扶起,温和地说:“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董卓起身,脸上满是委屈与焦急之色,赶忙说:“陛下,臣真的是冤枉啊!臣虽平日里行事或有刚猛之处,可断不可能做出这等灭绝人伦、人神共愤的事情呀。那杨太尉位高权重,臣一直敬重有加,怎会下此毒手,还灭其满门呢?望陛下明察啊!”

刘辩微微点头,目光诚挚,语气沉稳地说:“爱卿,朕相信你。如今此案尚在调查之中,是非曲直终会水落石出。在这期间,爱卿也莫要太过忧心,朕定会让他们公正彻查,还你一个清白。”

董卓听了刘辩这番话,心中那原本高悬着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稍感安心,忙不迭地再次行礼谢恩:“多谢陛下信任,陛下如此圣明,实乃臣之万幸,也是我大汉之福啊。”

刘辩继续说:“爱卿,朕总感觉有人在背后蓄意整你,接连发生这等事,都往你身上泼脏水,怕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董卓一听这话,顿时眼眶泛红,那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仿佛心中一直积压着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都涌了出来。他声音都有些哽咽了,激动地说:“多谢陛下理解!臣这段日子真是一肚子苦水,不知向谁倾诉。也不知是何人如此狠毒,不管什么事,都一股脑儿地往臣身上推,这让臣如何是好啊,若不是陛下圣明,臣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刘辩赶忙上前,轻轻拍了拍董卓的肩膀,安慰道:“爱卿莫要太过伤怀,朕既信你,便不会被这等谣言所左右。你且放宽心,待司隶校尉他们查明真相,一切自会大白于天下。”

董卓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感激涕零地说:“陛下之恩,臣定当铭记于心,粉身碎骨,在所不辞。臣愿全力配合调查,早日揪出那暗中使坏的小人,还朝廷一个清明,还臣一个公道。”

刘辩微微点头,与董卓又交谈了几句,叮嘱他切莫因这等事乱了分寸,便让他先行回府,等待调查结果。董卓这才心怀着对刘辩的感激,缓缓退出了宫殿。

杨彪所背靠的弘农杨氏,那可是声名远扬、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四世太尉的荣耀加身,家族世代簪缨,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袁家那四世三公的显赫门第。如此举足轻重的家族,又怎会在遭遇这般灭门惨祸后悄无声息呢?

杨氏族人在得知杨彪满门被杀的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悲愤交加地写了折子,加急呈递到了宫中。此刻,那折子就静静地摆在刘辩的面前,仿佛有着千钧之重。刘辩看着折子,眉头紧皱,愁容满面。

他心里清楚得很,弘农杨氏的背景实在太过强大,人脉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的事情若不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恐怕难以平息杨氏的怒火,朝堂之上也定会掀起轩然大波,那些依附于杨氏的势力怕是也不会善罢甘休。

可棘手的是,如今几乎所有的证据都明晃晃地指向了董卓。那从杨府搜出的西凉军标记的兵器、配饰,还有证人亲耳听到的杀手所言,桩桩件件都好似铁证一般。刘辩夹在中间,着实犯了难,不知该如何是好。刘辩坐在御座之上,长吁短叹,只盼着司隶校尉那边能早日查出个确凿真相来,也好让自已从这两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