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又被送回了急症室,反复的病情,让医生束手无策。
所有的检查都没问题,除了有轻微的脑梗。这脑梗还是在二十一世纪就有的病,穿书到这里,连病也带来了。不过不要紧,很轻很轻,只有一点痕迹。
韩楚风犯难了,丁元英救了正天公司,自己却在昏迷之中。这其中的玄机,实在令人困惑。
看到丁元英这个结果,芮小丹又不忍离开他。也许,她们的今世缘分太深了,深得芮小丹智商为零。她太渴望丁元英的爱,太需要这个世界对爱最精辟的注解。
韩楚风来到院长办公室,轻敲房门。“请进!”里面传来洪亮的声音。
“余院长!”
“韩董事长!”
“我兄弟丁元英的病情……”
“我们经过会诊,一致认为丁先生的病不是病!”
“不是病是啥?”
韩楚风对医院给出的结论,极为不满。既然来了医院肯定是有病,怎么会是病,不是病。令人费解!
“有办法吗?”
“坐下说。”余院长检查完丁元英所有的化验单,摇了摇头:“的确的说,丁先生不是人。”
“不是人?”
这下韩楚风真生气了。“你这话说得……”
余院长从医40年,也未碰到如此的病情。
“转院吧!”
“转院?这是BJ最权威,医术最好的医院。”韩楚风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我有个朋友,他是得道高僧,这种病他治得了。”
韩楚风听余院长说有人能治,马上来了精神。
“好好!谢谢院长推荐。”
余院长写了一张纸条,里面写了一句话:师兄:见字如面,我是余宗和。有一奇人,望师哥救之。并写下地址:五台山智玄。
“好!我这就安排去五台山。”
以防不测,医院还是派了一辆救护车前往五台山。
韩楚风、芮小丹、肖亚静随行。
BJ中心离五台山,差不多350公里。救护车跑得快,省下等红灯时间,三个来小时到达五台山。
车子爬上五台山,将近中午12点。
山上有斋饭,大家无心吃饭,芮小丹带了些饼,填了点肚子。
救丁元英心切,韩楚风带了五十万现金连同余院长写的纸条,一并送进智玄大师的禅房。
智玄大师无视50万,拿起纸条,见是师弟余宗和写的,便叫人把丁元英抬进禅房。闲杂人等不得踏进禅房半步。
奇人,真是奇人。智玄大师看见丁元英,便是哈哈大笑。
上次和丁元英讲法论经,丁元英以一首《天道》诗文,敲开智玄大师的禅房,那时是多么意气风发,现在却躺在担架上不能言语。
智玄大师拿起丁元英的左手号脉,脉象平和,实则汹涌。
智玄大师便知一二,这其中奥秘,全在他沉默的脉搏里。
智玄大师最得意的医术,当属针灸。别小看这小小的银针,它可是通经顺络的法宝。西医无法根治的病症,而这根银针往往出奇制胜。
智玄大师把银针都扎在丁元英头部对应的穴位上。
有一根银针首插脑户穴。脑户穴是禁针的,无论如何不能在此下针。可智玄大师偏偏在此扎针,从一般针灸术来看,在此扎针,有生命危险。
二十分钟后,丁元英从疼痛中醒来。
第一句话就是:“大师,我们又见面了。”
智玄大师见丁元英醒来,快速拔掉所有的银针。“我早就预料你会再来,但我不知道是以这种方式?”
言外之意,智玄和丁元英有很深的缘分,再见面是肯定的……
“我想喝水。”
小僧早打来五台山的泉水,己经烧至沸点。
“我们再泡茶谈经论道。”智玄大师用开水洗好茶杯,泡好茶叶。
“施主,还记得我们曾经的闲聊吗?”
智玄大师倒好茶,一声“请。”
丁元英端起茶杯,从智玄大师的神形来看,自己醒来之前,肯定经历了磨难,是大师救了他。
“我的情况怎样,他们人呢?”丁元英知道芮小丹就在禅房外。
智玄大师叫小僧招呼施主们进来。
看丁元英醒了,芮小丹哇的一声,先哭了起来。想想这么多天的辛苦付出,终于见元英活了过来。尽管有委屈,但有什么能看见元英健康,而高兴的事,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一切从新开始。
韩楚风见大师果然厉害,但这是怎么一个梗?
众人情绪喜悦之极。
“你的情况还好,不必担心。”智玄大师慈眉善目,他泡茶的动作娴熟。
丁元英端起茶杯,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大师,好茶!”
大师笑声爽朗。
“我要怎么报答大师的救命之恩?”
在一旁的韩楚风把50万巨款又推进了大师身边。“这是50万,望大师笑纳!”
“施主,钱是什么?你能解释一下么?”大师重新摸住丁元英的脉搏。
大师的意思,是在观心,让丁元英讲出心里的话,无虚幻无风凉。
“钱的定义很浅而易见,钱是人于世界行走的依靠,钱是财富,是俗人眼中的宝。”
智玄大师放开丁元英的手,再抬手倒茶,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施主的解释明面,没错。但不具备着落点。钱在佛家眼中,不能是钱!”
“不能是钱,是什么?”韩楚风突然插嘴。大师的话很玄幻,钱如果不是钱?在这个世界,没钱就没希望,无法生存。
“喝茶!”大师合掌:“在佛家的观念中,钱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和理解:
视为一种缘具,钱在世间被视为一种工具或缘具,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如饮食、住宿等,从而为修行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修行。例如,有了一定的钱财可以购买生活必需品,维持寺院的基本运转,让修行者有稳定的环境进行修行。
佛家认为钱很容易引发人的贪念和欲望。过度追求钱财、对钱财的执着和贪恋,会使人陷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之中,阻碍人们对佛法真谛的领悟和内心的解脱。如《佛说八大人觉经》中提到“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佛家强调世间万物皆无常,钱也不例外。钱财的拥有与否、多寡变化都是无常的,它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不应该将其视为永恒不变的依靠,修行者应超越对钱财等无常之物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增长。钱养命,智慧养心!
一句话,钱财乃身外之物,一切随缘。”
丁元英对智玄大师的解释很是佩服,他双手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
“晚辈还有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