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降临:丁元英的异界之旅

第14章 天道与佛学

加入书架
书名:
救世主降临:丁元英的异界之旅
作者:
云鑫
本章字数:
5552
更新时间:
2024-12-15

本来已经放弃了的私募基金,为了给王庙村扶贫,丁元英又决定重新开启。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心坎,如何能跨过去?

他决定先拐道去五台山拜佛,看能否战胜心魔,让心的负罪感减轻。这也是无奈之举,私募基金是收割机,收割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道德。他知道曾和韩楚风去过五台山,和高僧智玄辩过佛法。《遥远的救世主》书中去五台山是讨心安,而这次和肖亚文去讨财安。所谓财安,就是所得之财,是否顺心顺利顺民,讨个说法,也即是顺应天道。

“先拐去五台山拜访高僧。”丁元英闭着眼睛,他不想看沿途风景。

肖亚文也不问为什么?她是一位好助手,经过1年多的历练,肖亚文已具备了丰富的助手经验。

五台山座落在五台县,由五座山峰围绕而成,五山高耸,山顶平坦,称五台山,是佛教圣地。

丁元英在盘算,如何敲开智玄大师的大门。用钱是肯定不行的,那如何获得智玄大师的认可,写首诗吗?他突然想到自已曾经写过《天道》的诗文,何不把此文献给他,看智玄大师的反应,也不要叫僧人来回走那么多趟,直接诗文说话。

肖亚文在车内后视镜,看到丁元英在写什么东西?她一路平稳把丁总送到五台山。

丁元英直接把写好的诗文递给小僧,小僧一会儿就来到丁元英面前。“施主,智玄大师有请。”

丁元英看到的智玄大师还是那么仙骨风清,他的眼睛透射出佛法智慧。

“施主请喝茶。”智玄大师双手端杯请茶。

丁元英起身躬身合掌:“今日讨扰,有违佛心。”

智玄大师展开丁元英写的诗文:《天道》

天道者,天理天意也!

自盘古开天劈地,女娲舍身取义,天道生天道立。浩浩中华,浩然正气。

纵观五千年日月星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此为天道;大秦一统,六国亡,此为天道;大唐鼎盛,此为天道;宋词柔弱,此为天道;元曲狂野,此为天道;明歌正气,此为天道。泱泱大国,朝起朝落,此为天道。

八年浴血,抗倭感天;三载奋战,救民于水火。共和大成,天佑中华。此为天道也!

今天朝物盛,四门洞开。广积粮,招天下之能人;四海飘帆,五湖尽揽;天下归心,恩泽广宇。此为天道也。

民心所向,扶贫正统。趋世之道,安然亦静。然天地之宏伟,达九州之广袤;孤烟无风直云宵,笑断情缘挂斜阳。

呜呼!天道亦法,法非法,法外是净,法内是土。净土之上,合掌为尊。

天道乎!生死相随。是生是死,生能悟一世之理,死可通三生之尘。拼尽吾身之力,绽放星月之光。

天道亦然,释之心安也!

天道亦天之规律也!

不为人之意转移,也不亦为人之念为变。

所谓天道,生死有命,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此乃命数也!唯诺之有意,不意妄而生厌。戒骄戒躁,戒不为戒无为。生而学之有望,乘风可达九宵。

然也,人之自律。自律者诸事皆稳,自律可生之行健。然生之诸事,首为柴米油盐,次为情。情者为人情、爱情。人情亦人世之道,可深可浅,可明可暗。爱情亦男女之事,亦平凡终日,白头偕老。亦轰轰烈烈,如双蝶齐飞,如仙云断肠,如白蛇压塔。此为天道之亦然,无可意也。

茫茫宇宙,宽广无边。天道看之似见,但却无形。犯天道者,人神共愤!

又曰:举头三尺有神明。

神明者,人之寄托;本无鬼无神无魔也,此乃心智,心存之念,皆有之。

天道者,来去自由,所谓地狱之门,天堂之路,皆由心生也!

呜呼!天道隐于世,又曰:轮回,仁善。

天道,通山通水,通心通肺。如是说也!

高僧智玄看了两遍:“都说文如其人,今日看丁元英也不是写这首古言诗的人。看施主倒像未来之士!观其义天道之理,获取何意?今观施主之意何为?”

智玄大师没看出丁元英写天道与佛道有何关联?

丁元英笑道:“大师不知天道何意,还是不知晚辈写的天道何如?”

大师苦笑:“皆不知!只知有未来之道,施主来自时光之巅。”并合掌:“阿弥陀佛!”

“大师,今日俗人是要在五台山圣地讨财安。”

“佛教之地讨财安,有失体统。以施主文笔,决非慕财之人。”

“晚辈出愿闻其详?”

“以天道观之,施主以静制动,以心道通天道,然与佛法无缘。”

寺庙禅房内,丁元英与智玄大师相对而坐,桌上茶香袅袅。

丁元英恭敬而诚恳:大师,此次前来,实是心中有诸多困惑。我欲为那贫困的王庙村寻得脱贫之道,然世道艰难,我竟被逼得要重新启动私募基金这等与因果纠缠之事,心中不安,特来向大师讨个财安。恭财神入王庙村,谋得扶贫之道。

智玄大师双手合十,眼神慈悲:施主,私募基金,此乃逐利之举,其间充满着世间的贪嗔痴念。你既知此中有诸多因果牵缠,又为何要涉险?

丁元英深吸一口气:大师,我之哲学理念,讲究尊重客观规律,于这世间规则之中寻得破局之法。王庙村贫困已久,村民苦不堪言,我欲以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借助商业这一强大的社会力量,打破他们的贫困枷锁。可这启动私募基金,就像是在刀刃上起舞,稍有不慎,便会坠入因果的深渊。

智玄大师轻轻拨动佛珠:施主,在佛看来,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以哲学之法去撬动这扶贫之事,可你是否想过,若私募基金中的贪念与嗔恨之念卷入这扶贫大业,那王庙村的村民又将陷入何种境地?这就如同种下恶因,怎能期待善果?

丁元英沉思片刻:大师,我明白佛所讲因果不虚。但我想,我以一颗清醒的头脑去操控这一切,以理性和公正为原则,虽行走于利益的边缘,但目的是为了给予那些村民一个自力更生的机会。哲学教会我以人的智慧去洞察世事,利用规律,就像治水,虽在汹涌的利益洪流中,却能引导它灌溉那片干涸的土地。

智玄大师微微一笑:施主,你虽有救世之心,然这世间事,不是仅靠人的智慧便可周全。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眼中的规律与手段,在更高的佛法视野下,不过是暂时的表象。你启动私募基金,必然会搅动这世间的名利场,那些被你牵动的人,他们的嗔恨与嫉妒,可能会化作业力,反扑于你和王庙村。

丁元英眉头微皱:大师,那依您之见,我该如何平衡这哲学所倡导的积极入世与佛学所警示的因果业报?我不想放弃王庙村的扶贫大业,可也不愿陷入无尽的业障之中。

智玄大师缓缓开口:施主,佛法讲求的是慈悲与智慧。你若真心扶贫,需以慈悲为怀,让这一善念贯穿始终。在行事过程中,莫要被利益蒙蔽双眼,时刻觉察自已的起心动念。你的哲学虽重规律与理性,但莫忘人性中的善与美。以善念驾驭你的智慧手段,在这扶贫之事中,让每一个行为都种下善因,方得善果。虽你身处商业利益的旋涡,但心中要有一片净土,如同这五台山的宁静,不为世俗所染。

丁元英若有所思:大师的教诲,如醍醐灌顶。我虽在哲学的世界里钻研许久,却也深知佛学蕴含的智慧深不可测。我当以慈悲之心为引导,在这扶贫之事上谨慎前行,平衡好这世间的利益与善念。

智玄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若能如此,善莫大焉。愿施主在这扶贫途中,既能达济苍生,又能保全自身的清净与善念。但观施主有未来之气,扶贫大业之成,即为施主踏入佛门之日。

丁元英惊得一身冷汗,智玄知我因果,实乃世道高僧。想想自已是穿越而来的二十一世纪之人,在二十世纪的天道中孤独苦行,想想也是份苦差。今遇良人芮小丹,实乃丁元英之大幸。

丁元英吩咐肖亚文到拜佛堂奉二万香油钱,而后匆匆而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