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些想法。”
苏康的回答令萧红锦一愣,美眸闪动,深深地看了一眼对方。
在她看来,苏康大概从斗音那边听说过直播带货,然后自已在网络上看了一些带货的直播,所以才知道直播带货这个概念。
可直播带货的核心,却很少有人知晓。
这个问题,是萧红锦拿回主动权的一个问题,也是萧红锦与公司许多高层看法不一的问题。
但,既然苏康都说自已有些看法。
那就让他说说看。
直播带货的表象他或许知晓,但核心,如此年轻的苏康,又怎么看得透?
“苏总既然有相关看法,我洗耳恭听。”
萧红锦微微一笑。
从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心中想法。
苏康点点头:“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型的带货方式,目前狗东、阿里等平台都已经在开通线上直播功能,只是尚未被大众得知与认可。”
萧红锦闻言,点了点头。
这也是公司许多人与她理念相冲的地方。
目前开通带货直播的几家,这方面收益几乎微乎其微。
在许多人看来,我的东西已经上架了平台,顾客想买,直接可以从图片中看到该商品的全部信息,并不需要额外再去讲解该功能。
苏康得声音继续响起:“直播带货,有三大核心点。”
“最重要的一点:粉丝。”
“目前只有狗东、阿里等购物平台开通直播带货,但效果不大的原因就在这里。”
“他们都是请人直播,而直播人员并没有固定粉丝。”
“在大众并不熟悉直播带货的时间点,用没有任何粉丝流量的人去带货直播,其实就和导购员没区别,照本念经,吸引不了顾客的购买欲。”
“但慢手、斗音等平台不同。”
“比如我,目前粉丝数量一千万出头,我如果开通带货直播,我的直播间瞬间就能涌入数万,乃至数十万粉丝。”
“也就是说,我天然就自带如此多的顾客。”
“而这些顾客中,但凡有百分之一的人购买,一件商品就能卖出数千、数万份,远比购物平台请一个线上导购作用大的多。”
萧红锦听到苏康所说,目光露出深深地震惊之色。
苏康竟然看到了。
粉丝数量就是带货直播的最核心因素。
自带粉丝流量的主播一旦带货,单单是他的粉丝都会消耗极大数量的商品。
这东西就和明星周边一样。
靠得就是粉丝流量。
之所以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现在并没有人将网红和明星放在一起讨论。
现在普遍观点是:你只不过是个上不了台面的网红,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有粉丝?
你就算有几个粉丝,你的粉丝也是一群不入流的东西。
想靠一群不流入的东西卖货?
异想天开了。
可谁又能想到,过不了几年,头部带货主播已经能够做到请明星来直播间参与带货。
网红和明星,其实没什么太大差别。
网红粉丝的消费力也很高。
可如果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请明星来带货,明星的要价也不是企业能够承受的。
更别提没有明星愿意自降身份来带货。
这个时间点的明星都是高贵的,是不可触摸的,哪像过几年,各种亲民路线,各种接地气。
“狗东、阿里等平台想要做起来,要么捧网红,要么就等到大众潜意识里接受带货直播的好处,如此就可以花低价钱用素人直播带货。”
萧红锦呼出一口气:“苏总的眼光,令我佩服无比。”
她很庆幸现在的购物平台还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们只是做个直播的尝试,等到他们发现这一点,视频平台已经入局,抢到了份额。
简单而言。
购物平台懂卖货,却不懂粉丝。
视频平台懂粉丝,却不懂卖货。
现在的网红路线,是明星路线,或者说是明星下位替代品,纯粹圈钱的工具。
唱跳rap擦边为主。
带货?
带货的概念才出来不久,哪有多少人有那么高的眼光。
风口这玩意,人人都想去。
可有几人去的了?
超前的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直播带货的核心之二:明星效应。”
“虽说网红是明星的下位替代品,可大小也算是个公众人物,他们带货,天然就给商品加了一层滤镜。”
“这层滤镜不仅可以让粉丝们忽略商品的缺陷,还可以让粉丝们忽略商品的非必须性,乃至于降低退货率。”
非必须性说的是这件商品是否我有需求。
通常没人会去买一件没有需求的商品,可网红带货,就会让粉丝们一时冲动,甘愿去买这件非必需品。
甚至于,买回来发现的确用不上。
这个时候,往往肯定要退货。
可一想到是自已喜欢的网红带货,就有一部分粉丝不会去退货,而是留下来。
这就是明星效应。
“以前粉丝们喜欢购买明星同款的衣服,包包,这本身就是一种带货能力。”
“而直播带货,是将这种能力完全释放出来。”
萧红锦点头。
这一点其实和第一点差不多,都是靠网红自身流量起到卖出商品的作用。
“第三:互动性。”
“直播带货是直播属性,观众们可以发送弹幕,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
“比如你的商品有问题,容易引起大批的讨论,导致原本具有购买意向的观众放弃购买。”
“但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当你的商品好时,观众们也会更具有购买倾向。”
“甚至于,可以用一些话术来引导原本不具有购买意向的观众,买下这件商品。”
“当然,这也是带货主播的实力体现。”
“能不能带货,看的就是是否能够引导观众购买商品。”
苏康说完,萧红锦震惊到无以复加。
苏康所说的第一第二点,是萧红锦自已看到的,可第三点,她却始终无法看到。
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她无法说服公司的一个因素。
因为公司的高层并不了解购物。
即便看到这一层,也只会看到带货直播的弊端,却看不到其中的好处。
还是那句话。
购物平台懂卖货,却不懂粉丝。
视频平台懂粉丝,却不懂卖货。
这就导致斗音脱颖而出。
只有等到斗音做起来后,大家才看到其中的好处,纷纷有样学样。
狗东、阿里等平台开始培养大主播。
而视频平台,开始引入购物概念。
这也就导致后续基本上但凡是个直播平台,就有自已的直播带货。
是个购物平台,就有自已的签约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