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活久见
贼人退走,但警戒却不能撤,俞敬只能命县衙马快速速去淮州府报信,并请淮州府上报后调动官军前来扫荡。
诸事安顿下来之后,官绅们弹冠相庆,又觉得躲过一次匪灾。
但也有人觉得淮州府这两年好像风水不好,总觉得周边有一支巨寇窥视,纷纷商量起将家搬去泰州、扬州,甚至有人想直接搬去南京。
俞敬见不得这些人在这搅乱人心,让这些人全都离开。
县衙重新安静下来后,俞敬亲自来到罗尚德面前拱手道:“大宗师,虽然朝廷规制,错过科试不能乡试,但看在陈凡、沈彪二人拳拳报国之心的份上,能不能请大宗师在【遗才大收】上……”
他的话还没说完,罗尚德伸手打断了俞敬。
“文瑞,遗才大收名额有限,老夫刚刚上任,二十多个名额便几乎全被占下,老夫也不想谎言诓你,这些人里不要说是老夫,有些人就算是首揆也是要给些面子的,希望你能理解老夫的苦衷。”
罗尚德一番话说得十分诚恳,同样一脸惋惜的看着陈凡。
“不过你不要因此懈怠,你年纪还小,三年之后,待得文章愈见老辣,我想,到时乡试、会试你或可一举而下!”
俞敬听到这话更加着急:“大宗师,人生又能有几个三年,你看这些人里能否有模棱之辈?求大宗师替我海陵秀才转圜一二。”
罗尚德为难的皱起眉来。
最终他还是叹了口气,意味深长道:“【遗才大收】的名额都是早早定下的,这些人家也都是要脸面的人家!”
说完他起身道:“去往兴化之后,我便要回到南都,到时便要处理【遗才大收】之事,对了,从兴化走陆路回南京,要走哪个门进城来着?”
罗尚德问完,也不等堂中众人回答,便起身自顾自离开了。
俞敬还想追上去再问,可陈凡却一把将他拉住。
“文瑞,这可事关你的前程,我且要为你去争一争的。”
陈凡微微一笑道:“大宗师已经允了我们参加【遗才大收】。县尊又何必再去叨扰?”
俞敬茫然的看着陈凡。
……
“从兴化县走陆路去南京,陆路约有二百多里,需要先经过淮州,再经过扬州,南下渡江,从石城门(汉西门)入城最为便捷。”
“大宗师出行,必然是坐轿,渡江也有地方上的官船,轿子一天行进三四十里,官船走长江大运河水路约七十多里,也就是说,大宗师约莫在七到十天后回到南京主持【遗才大收】!”
海鲤疑惑地看向陈凡:“你算这个东西干嘛?”
陈凡笑着对沈彪道:“大宗师今天已经在话里给了暗示。”
“他说【遗才大收】的名额是早早定下的,怎么定下的?都是私相授受,见不得光的。”
“且罗大人又特意说明他几日返程,询问我们从哪个门进城,意思就是让我们在他进城那日,在他轿子前闹出点动静来。”
海鲤突然笑了:“罗尚德不敢得罪那些人,便要你将事情闹大,最好闹得全城皆知,闹得他【不得不】把【遗才大收】放到台面上公平竞争!”
“他倒是个片叶不沾身的,以前在湖广时,听说此人为官方正,嫉恶如仇,看来嫉恶如仇或许有之,但为官方正嘛……”
沈彪担心道:“难道真要当街拦大宗师的轿子?那可是……”
陈凡看了他一眼:“怎么?怕了?”
沈彪闻言挺了挺胸:“怕什么?倭寇来了我都不怕!”
陈凡哈哈一笑:“那正好,今日我让大牛哥买了几头肥猪,你正好带人赶回去,过两日全队拿刀杀猪!用时最短的哨有肉吃!”
一听说要杀猪,就连沈彪这种彪悍的书生也皱起了眉头,一脸为难道:“啊,杀猪啊!”
“嗯,不杀猪,你们怎么会杀人呢?本团总花了重金给你们练胆,可不要辜负本团总呐!”
……
十日后,石城门内。
官道两旁的行人相较于别的城门并不多,入城的大多都是从江北运来的大宗竹木。
各种杉木、楠木、毛竹从江上卸下后便沿着城墙堆放,六合的煤炭、薪柴成车成车的往城内的炭栈运去。
除了竹木和柴炭的生意之外,石城门内的几个坊,大多都是做些定制马鞍、缰绳、轿子的店铺,皮箱、皮具、铁器打制、染坊也都有些。
除此之外,此处还是虎贲右卫的驻地,西常平仓的所在。
一般官员宁可绕路也不愿跟这些丘八、泥腿子一起进出,他们大多会选择绕行不远处的玄武门。
陈凡带着沈彪,已经在此等待了三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陈凡也开始怀疑起来,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也许那日罗尚德只不过就是随口一问罢了。
他晃了晃脑袋,将桌上的一口豆花灌入口中,正准备松开衣领凉快凉快,谁知这时,一群劳力中出现了四五个身穿锦缎的富家子弟打远处走来。
看着跟苦哈哈们格格不入的打扮,陈凡顿时来了兴趣。
细看之下,陈凡竟然还看到一个面熟之人-盐运司淮安分司副判郑汝静之子郑睿,也就是自己的学生,郑奕的堂弟。
这郑睿上次在泰州,因为回答出【高明之家,鬼瞰其户】这题,为淮安临川书院赚得一分,故而陈凡对其相貌记忆尤新。
不多时,郑睿一行摇着扇子慢慢靠近了陈凡这处小摊。
“洪波兄,你是从哪得知大宗师会从此门入城的?你是不是记错了?”郑睿恰好从陈凡身边经过,并没有注意到他,而是跟身边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正在说话。
陈凡听到对方的对话内容,眼睛微微眯起,看来得知罗尚德从此门入城的消息,并不是只有他们知道啊。
那个“洪波兄”道:“【遗才大收】最是紧要,我爹早就买通了学道衙门的书吏,那书吏整日里便伺候在大宗师身前,五日前便听说大宗师要从兴化走陆路回南京,今日便应该从这进城,如何得错?”
郑睿皱眉道:“咱们几家事先便已经说好此事了,怎生又生出变故了?”
洪波兄叹了口气:“听闻这次人有些多,大宗师也没办法,各家都是有脸有面的,总不好直接拒了,所以我才叫上你们赶过来,第一时间见到大宗师,不然等到城里……”
说到这,他看向郑睿两人:“你们礼单都可曾带了。”
郑睿摸了摸袖子,紧张地确认了一番后,这才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突然不远处的城门传来鸣锣开道的声音。
只见最前面有清道旗两面,黑字白边,上书“提督学政”、“肃静回避”。
后面青旗三面,这象征着罗尚德四品文官的品衔。
接下来是素色银衔牌四面:
钦命提督南直隶学政
赐进士出身
澄清士习
振扬文教
看到这仪仗,郑睿兴奋道:“来了来了!咱们赶紧过去。”
可谁曾想,他的话还没说完,却见身边的卖早点的小摊上,两名读书人跟飞也似的越过他们,直扑大宗师仪仗。
其中领头那人来到仪仗之前,压根不管不顾,将一众旗手撞的七倒八歪。
只见那人一把抓住大宗师的轿杆,大力之下,轿夫们措手不及,轿子“咚”的摔在地上,轿夫们摔了个七倒八歪。
所有人目瞪口呆看着这一场面,而那手扶轿杆之人高声喊道:“海陵生员陈凡、沈彪及赴省试,未获取录科,路号于大宗师,请~大宗师~收~遗~才!”
郑睿三人看到这一幕,嘴巴长得大大的,半晌也合不拢。
我靠,真是活久见,竟有这么不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