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努尔哈赤打江山

第27章 带给了大哥更多希望

加入书架
书名:
跟随努尔哈赤打江山
作者:
小桥水长流
本章字数:
8052
更新时间:
2024-12-28

雅尔哈赤见大哥疑惑,又是轻轻一笑。

他虽然早已知道了那个最终结果,可是,他自是不能告诉他。因为那样以来,历史怕就永远不能称其为历史了。

所以,雅尔哈齐轻轻笑过,便看一眼大哥道:“大哥你想呀,这都三年过去了,明朝廷都一直没有明确让尼堪外兰做建州卫首领,这说明什么?”

努尔哈赤一听,显然意识到了什么,但他还是问道:“说明什么?”

雅尔哈齐便再次一笑道:“说明明朝廷一直在犹豫。”

说过,沉吟一起,又道:“再加上,咱们大张旗鼓追杀尼堪外兰三年,明朝廷一直都默许,他们就是想看看,咱们和尼堪外之间,谁更适合当这个建州卫首领。”

努尔哈赤听了,轻轻点头,然后又道:“即便这样,也不能说明,到时明军就不会出关干预呀?”

雅尔哈齐听了,又是一笑道:“即便到时干预,怕也是尼堪外兰将咱们打败,咱们还想着要反击之时。如果是咱们将尼堪外兰打败,甚至杀死他。明军自是就没有干预的必要了。因为他们就想看到咱们与尼堪外兰之间有一方取胜。当然,如果到时尼堪外兰也想反击,明军怕也会出关干预。”

努尔哈赤听了,脸上果然露出了一丝丝笑容。待微微笑过,又不禁深深看了他这个小弟一眼,好奇问道:“难道小弟这些想法,又都是从书上看来?”

雅尔哈齐道:“看书,会让人懂得很多道理。大哥是没有时间看书,若有时间,懂得的道理,怕是比小弟要多得多!”

努尔哈赤听了,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抬头想了想,便又冲西屋高声喊道:“舒尔哈齐,穆尔哈齐,你们几个都过来一下!”

其实,此时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额亦都和姜洛在西屋什么也没有干,他们只是静静地听着东屋里声音时高时低的谈话。他们本来担心大哥是因为失去大嫂而难过。此时也才明白,大哥在万分痛苦中,其实还想着杀尼堪外兰替祖父和父亲报仇的事。此时,又听大哥声音中带有几分兴奋地喊他们过去,便知道大哥应该彻底没事了,心中都很高兴。

所以,一听喊,都纷纷跳起,朝东屋快步走来。

待进到屋中,见大哥脸上果然有了笑容,又纷纷关心道:“大哥没事了?”

努尔哈赤没说什么,只是冲他们四人摇了摇头。然后又问舒尔哈齐道:“现在库里还有多少银子?”

舒尔哈齐答:“十二万七千二百七十九两。”

努尔哈赤点头。

又扭头问穆尔哈齐:“米粉呢,还有多少?”

穆尔哈齐答:“五万四千九百二十二斤!”

努尔哈赤听了,便再次点头。

点罢头,又冲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道:“明天,你们分别取出一千俩银子,两千斤米粉交给额亦都。然后,你们哥俩在家组织铁匠再多制一些弓箭和马鞍出来!”

舒尔哈齐听了,疑惑道:“这大雪天的,大哥又要去攻城?”

努尔哈赤便摇头道:“不,是去围猎!”

大家听了,都吃一惊。都知道,刚下过一场大雪,许多地方的雪厚都没过了马头。

努尔哈赤见大家吃惊,便又冲舒尔哈齐道:“给所有轻、重甲兵都配甲出动。”

想想,又道:“这次重甲兵都配三匹马!”

雅尔哈齐听了,便又是一笑道:“看来,大哥这次是想去很远的地方围猎了?”

努尔哈赤:“让所有轻、重甲兵往雅鹘关方向骑行五十里。凡能行出五十里的甲兵,都奖银五两。第一名行到五十里的,奖银二十两,中途且能猎获兽禽的,按兽禽大小,再行赏赐!”

大家听了,自是不大明白大哥如此做的目的。穆尔哈齐不禁担心问道:“若让雅鹘关的明军误会咱们去攻关怎么办?!”

努尔哈赤听了,知道这个弟弟想多了,便轻轻一笑道:“雅鹘关距赫图阿拉八十里,行五十里如何能够让明军知道?”

说着,又抬头看看漆黑窗外道:“如此大的雪,怕是没人敢出门去雅鹘关方向,明军自是无从知道!”

大家听了,仍是有些不明白,但又不好再多问。

雅尔哈赤见了,便轻轻一笑道:“大哥这叫大雪大练兵!”

努尔哈赤听了,便高兴点头道:“对,小弟说得对,就叫大雪大练兵!”

大家听了,这才释然,尽管对这个词并不熟悉。

对于赫图阿拉,其实进关路线有一条是抚顺关,另一条便是这鸦鹘关。鸦鹘关也是从赫图阿拉通往关内的主要关口。

努尔哈赤之所以选择雅鹘关而不是抚顺关,就是觉得从赫图阿拉通往鸦鹘关的这条路格外险峻。他要趁着这场大雪,练一练他的八百轻重甲兵的行军能力。

所以,第二天出发前,他都要求雅尔哈齐、额亦都、安费杨古、姜洛等与自已一起穿重甲,行在最前面。其他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和固山额真等依本队而行。

因为听说行出五十里有奖赏,大家自是奋力向前。但由于雪太大,有些地方已经没过人头。所以,不用说骑马,就是步行也是万分艰难。

长话短说,五十里路程,大家一直走了整整三天。饿了就就着雪吃些米粉;困了,就干脆靠在马背上睡上一会儿。马的草料根本无法保证,马匹饿极了,也和人一样吃米粉。

除了极困难地行走。一路上,大家还要捕猎。

因为雪已下过几天,此时,饥饿的动物到处可见。有几头花豹趴在树上,也许是饿坏了,见族人过来,竟是不动。

大家的硬弓担心受潮,早已用生牛皮包了。此时,见到花豹,自是赶紧打开牛皮,取弓搭箭,纷纷朝花豹射去。花豹一见,无奈之下,只能往深雪里跳。

这一跳,自是很难行走。大家又赶紧砍下树棍,直往厚雪里戳。花豹很快毙命。

所以,一路上,共捕获花豹三十只,虎两只,鹿一百八十只。狐狸五十三只。捕获的山鸡和其它小动物更是不计其数。

当然,这是不是就是后来清朝皇家围猎的雏形,很难说,但雅尔哈齐在他的日记中分明这样写道:“十月二十三日,全体轻、重甲兵进发鸦鹘关围猎。八十名甲兵首先行过五十里外。其中就有穿重甲的大哥、额亦都和安费杨古哥哥……此次围猎,共冻伤甲兵三十三人。掉下山谷一人,后救出。大哥共发出赏银七百零二两。”

当然,真正寒冷的冬天到来后,这样的练兵还有过多次。

也正是经过这样艰难的训练,从此之后,努尔哈赤这支铁骑也开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起来。

待等到了腊月,努尔哈赤又做出了另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娶衮代为妻。

这件事,本来也没有什么。但是,努尔哈赤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确实有许多本部的大小寨主,都想把自已的女儿嫁给他,却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而衮代呢,则是刚刚病亡的堂兄威准的妻子。堂兄威准生前是河洛葛善寨的寨主。同样居在赫图阿拉,距离努尔哈赤居住地不到十里。

威准生前,也是自努尔哈赤起兵攻打图伦城之后,极力反对他的堂兄弟之一。只是后来,随着努尔哈赤势力增强,不得不归附努尔哈赤而已。

而对于这位堂嫂衮代,努尔哈赤其实也并不十分熟悉。所以,当努尔哈赤做出这一决定后,许多人都是暗暗吃惊和不解。

当然,对于努尔哈赤一定要续娶兖代,别人或许看不明白,雅尔哈齐心里其实再明白不过。

因为这个兖代,虽然年岁不大,却是富察·莽塞杜诸祜的女儿,是古勒寨王杲家族中活着的亲族中,辈份最长的一位。也是密切联系建州右卫和建州左卫关系的最关健人物。

都知道,努尔哈赤祖上和衮代祖上,本来是一家。只是后来,因为卫印之争,叔侄间打得不可开交。明朝廷这才不得不设立建州左、右两卫。但即便如此,两族首领的仇恨却一直未曾消解。

所以,努尔哈赤祖上所属左卫,便经常排斥右卫族人。不得已,衮代祖上才率领族人沿着苏克素护河西迁,迁至古勒山,马尔墩岭一带。从此之后,也才正式以马尔墩岭为界岭,形成建州左、右两卫。

也正是为消解两族仇恨,努尔哈赤这才决定继娶堂嫂衮代。

娶亲是在正月。为表示对这位堂嫂的足够重视。娶亲这天,努尔哈赤亲自带着一女二子三个子女,以及八百轻、重甲兵和大小所有寨主直迎出五里外。

到达五里外之后,又是杀牛宰羊,摆下美酒,烧起大堆的篝火。

待衮代和送亲族人到来时,努尔哈赤又是骑红马,站在最前面。一个女儿和禇英、代善两个儿子又分别骑白马紧随其后。再后面,又是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和三岁的小弟巴雅喇。

额亦都、安费扬古和姜洛又是带八百轻、重甲兵列队在后。

场面真是要多壮观有多壮观,要多威风有多威风。

待将衮代迎进临时搭建的毡房休息,各大小寨主更是纷纷走进毡房,向衮代和送亲的族人敬酒。场面又是再热闹不过。

最后敬酒的又是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和三岁的小弟巴雅喇。

等轮到雅尔哈赤敬酒时,他以为这位堂嫂除了令大哥看重背景,怕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可待走近了拿眼细看,雅尔哈赤又是不禁大吃一惊。

就见这位堂嫂尽管已有二十八九岁年纪,却面容娇好,眉清目秀。看去也是二十二三岁的样子。尤其那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在隐隐透着一股端庄的同时,更透着一股女人身上少有的心机。

所以,雅尔哈齐在心中惊过的同时,也隐隐有了一种莫名感觉。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待回到住地。努尔哈赤更在训练场上大摆宴席,直招待了三天三夜。许多友好的部族首领和明朝边关的首领都一一邀请。就连李成梁和李松都派手下前来恭贺。

当然,努尔哈赤唯独没有邀请的便是抚顺城的张千户和严百户。

一场婚事办下,最受感动的又莫过于衮代。当然,努尔哈赤的目的怕又不只是为了让衮代感动。

因为很多人很快就发现,正因为努尔哈赤将衮代续娶为妻,建州左、右卫族人之间的交往也果然密切起来。建州右卫各寨主也更是心甘情愿地归附于努尔哈赤。

继娶之前,努尔哈赤最担心的,还是怕衮代对他的三个孩子不好。可让他万没想到的是,衮代不但把三个孩子视同亲生,更是对他百般体贴。

努尔哈赤见了,心中自是万分高兴。

不但如此,随后,她还把由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分别管理的库银和家财接过来,亲自帮助努尔哈赤管理。努尔哈赤不说什么,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也自是不多说什么。如此以来,努尔哈赤则更方便地随时都可掌握家底了。

除了打仗,雅尔哈齐就是看书。他几乎不管理大哥的任何事务。但努尔哈赤又再清楚不过,他的许多疑难,其实都是他这位小弟帮他解决的。对这位小弟也是处处维护。从不责难。

而衮代也很快看出,努尔哈赤对他这位雅尔合齐弟弟格外疼爱。别人的话,努尔哈赤可以不听,但他这位小弟的话,努尔哈赤往往都能够听得进去。所以,也处处对雅尔哈齐关照和体贴起来。

所以,后来雅尔哈齐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大哥续娶堂哥威准妻衮代,仪式隆重,堂嫂貌美惊人。随金一百两……”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大哥续娶堂嫂怕是他的最明智之举。对于建州之地,怕是再没有这样的婚姻更适合大哥了……”

尽管他清楚,未来不一定美满。但衮代的到来,确实给大哥带了更多希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